量小非相关作文

【篇一:有容乃大】

依稀记得第一次面对大海时的激动心情,我的心随着汹涌澎湃的浪潮跌宕起伏,好奇兴奋之余,静下心来感受大海的宽广,不禁想起林则徐题于书室用来自勉的八个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的,大海之所以宽广,皆因它有宽阔的胸怀来容纳众多细小川流。大海如此,人亦然。有容乃大,一个心胸宽广、以宽待人的人,才称得上是一个大写的人。

正如材料所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中的“度”字被人改成了“毒”。一字之差,折射的却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及其价值取向,其效果作用也差之千里。“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在教唆人们,要做成大事,必须心狠手辣,绝不能心慈手软。而“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句话却是在教导人们,凡事要有度量,不能心胸狭窄,否则就不是君子,自然也称不上是一个大写的人。

纵观古今,凡成大事者,非唯有蛇蝎心肠,亦必有宽阔度量。古有王安石“宰相肚里能撑船”,今有曼德拉淡忘种族仇恨。有容乃大,正是因为有宽容宽厚宽仁之心,王安石得以平步青云,纵横官场。正是因为无比深邃的无私包容,曼德拉成功实现从囚徒到总统的过渡,一举成为南非人民心目中的“我家爷爷”。当别人问曼德拉为什么不复仇时,他说:“我没有复仇的想法,没有宽恕就没有南非的未来”。事实也正是如此,他以无比超越的智慧,为南非人民选择了宽恕与和解之路。通过非暴力运动,南非黑人获得自由和解放,南非也因此成为了非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王安石和曼德拉这两个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大写的人,思想却是共通的,他们的宽容思想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宽待人、和为贵”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由此可见,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有容乃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也许有人会说,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不“毒”就无法生存,无法成就大事业,个人的成功必定建立在他人的失败上!诚然,这种看法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合理性。达尔文提出自然界存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人类社会也一样,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的动力。但竞争并不是非得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想尽一切办法损害对方的利益,这样的竞争只会恶性循环,两败俱伤!有容乃大,如果能在竞争中相互包容,取长补短,那么收获的不仅是事业上的大成功,还有朋友之间的友谊,何乐而不为?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运而生,它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述。国家要民主,社会要和谐、公民要友善,宽容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作为中国梦的逐梦者的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免会遇到坎坷。但请相信,只要我们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再大的艰难险阻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就在前方。因为,有容乃大!

有容乃大,常怀宽容之心,以宽待人,让宽容照亮我们的未来之路。

【篇二:论度量】

古语有云:“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但我认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度量,是计量单位,量的是人之品格,度量的是人之心性;度量,是哲学语言,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超过界限,将引起质变。由此观之,度量是良人之品质,是善人之美德。

成物者,必有度。你或许见过一条小溪因旱涝而干涸或泛滥,但你绝不曾见磅礴的大海枯竭或泛滥。你尝试过把一勺盐加入一杯水中,的确很咸,但你手鞠一掌盐撒入湖中,湖水的味道依然未变。一条溪与一片海的差别,一杯水与一条湖的距离,就是双方度量的不同引起的。正是因为有了度量,一滴水能融入一条溪,一条溪能融汇入一条河,一条河能冲入一片海。

为人者,必有度。若无度量,如何能待人接物,谈笑风生?若无度量,怎能高洁自身立于天地之间?若无度量,岂非因鸡毛蒜皮而悲悲切切?我仿佛看到历史洪荒中裹挟的终于沁凉的背影,我凝望着公瑾那悲愤交加的目光,我聆听着他声嘶力竭的怒吼——“既生瑜,何生亮”,最后,我漠然地看着他倒于马下的身体,他的身体是凉的,我的心也凉了。我为他的胆小怯懦而心寒,为他的小肚鸡肠,嫉贤妒能而心寒。如果周瑜能将孔明的成就当成追赶的目标,如果周瑜能将心胸放宽广,能有度量,那今天史册上记载的周瑜,必定不是小肚鸡肠,为人叹息,而是智勇双全,为人敬仰。

成大事者,必有度量。有度量的人,会接纳他人不足,会宽容他人过失;有度量的人,会虚心求教,会有所成就。度量,是蔺相如为人谦让的与世无争,是廉颇负荆请罪的知错就改,是刘备三顾茅庐的虚心求贤……

天空能容忍暴雨的洗刷,是因为每每在雨后都能收获一道彩虹。

我们若想收获成功,便要忍常人不能忍,经常人经不住的苦,要有度量,有坚韧,才能踏上成功的便,采摘胜利的过失,享受人生的喜悦。

君子之操守,需持度。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篇三:毒与度】

《三国演义》中有两个角色让我印象深刻——英雄刘备和枭雄曹操。刘备心怀天下,礼贤下士,更难得的是有一份常人难有的胸襟。曹操狡猾老练。同样,他也有一个特点,就是为人心狠手辣、敏感多疑。

他们都是我心中的真君子、大丈夫。

也许就有人疑惑:刘备倒算得上真君子,可曹操呢?我想说,所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对后面这一句,曹操还是做的非常到位的。可他的原话“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又推翻了我的理论。

那么问题来了。

毒与度,究竟谁才是属于大丈夫的品质?然而没有人想过,它们本质上并不冲突,一个想要成功的人(主要针对男性)。他必须要拥有相对的胸襟,毕竟胸襟狭隘之人是成不了大事的。然而,他同样需要一定的手腕,必要时可以狠下心来。因为过于优柔寡断,妇人之仁者,又有几个成功的典型呢?

因此我倒觉得,毒与度在衡量君子的标准上是平等的。只是世人更偏爱度一点。世人眼中的君子,就该阳春白雪,宽厚敦善,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这样的人当然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相对于“君子”,我觉得叫“圣人”似乎更加贴切一些。

然而“无毒不丈夫”这句话,还是有些偏激的。

大丈夫并非时时刻刻都要以狠毒之心对人,他需要的是一颗在危急时刻,必须牺牲什么的时候能够有一颗果断决定的心。手段雷厉风行,无人敢欺。只是如今不知从何时开始,这句话成了坏人做坏事的理由,人们听到耳朵里就变了味儿,导致对它的看法也变了,这对它是有些不公平的。

话说回来,刘备度量有余,狠辣不足,而曹操狠辣有余,肚量不足。这是他们的缺点,但恰恰就是因为他们的缺点,才成就了他们各自的个性,也成就了这么精彩的《三国演义》。他们还是我心目中的真君子、大丈夫。因为曹刘二人在自己能做到的方面已经做的很好了,毕竟没有谁能至善至美。君子抑或丈夫,皆是如此。

兼济天下,海纳百川的是君子。

铁手铜腕,铁石心肠之人亦是大丈夫。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