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童年琐忆】
天上飘着毛毛细雨,伴着几声啼哭我来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我的成长开始了。
学走路,学说话
我一天天长大了,也开始学习走路,走路对于我这个小孩来说无比的艰难,一步一倒,无数次的跌倒才算换来成功。
说话也是一大难题,妈妈细心地教着我念:“ma妈,ba爸,”我也坚难地尝试着:“妈,爸。”
幼儿园
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妈妈刚给我送到幼儿园时,我还不怎么适应,妈妈刚一走我就哇哇大哭起来,老师没办法只好把我送回家。经过与小伙伴几天的相处,我就慢慢地与她们玩得融洽起来,上学也不哭了。本以为上学很快乐,但是却不如我所想象了。有一天我去幼儿园遇到了麻烦,我的裙子被一位小朋友不小心弄脏了,给我的裙子添了几分色彩。
小学
怀着对小学的憧憬,我踏上了小学的大门,本以为像幼时充满乐趣,可是我又想错了。刚一到班级,老师开始忙碌地为我们安排坐位。我的同位是一个男孩子,非常顽皮。因为刚开学,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文具袋,在我出去玩的那一小会儿,他把我笔袋里的笔全折断了。
童年当然也少不了学自行车。星期天,妈妈就带我去学自行车,我刚上去就摔了个狗啃泥,太不幸运了。开始,妈妈还在后面扶着我,可是还没一会儿她就松手了,我又摔了一跤,这一次胳膊破了,我哭了。可是妈妈却一点儿也不心疼我,还让我继续练习,我骑着骑着又摔倒了,哎,腿上也挂了花。一次又一次摔倒,还没学会,妈妈只好放弃让我回家,我一瘸一拐地回家了……
童年就像调味瓶,有甜,有酸,有苦,有辣,交织在一起,才形成了童年。
【篇二:童年琐忆】
我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有哭,有笑,有伤心,有难过。
我小时候是我爷爷奶奶带我的,在我记事的时候,爷爷奶奶就经常说我:“你不知道,你小时候有多劳人!每天夜里都哭,我和你爷爷就是抱着你东屋跑跑、西屋跑跑,你还是哭!”
我的爷爷奶奶非常地疼我,但奶奶带我不久就患了一场大病。三次手术后,病魔还是夺走了奶奶的生命。那一次,我哭得可能是我有生以来哭得最厉害的一次。当时我有鼻炎,感觉就要晕过去了,被我爸一把拽起来了,我才没有晕在地上。再不久,我的爷爷也去世了。爷爷在没有去世之前,在床上躺了八个月,现在想想就害怕。
小学时,我从四年级就开始住校。在校吃的简直可以说不是人吃的饭,白色的猪肉漂在菜汤上边想想就恶心。刚刚去住校时,我吃的饭就是我弟给我带去的,那时我弟天天回家,家里开饭店,我爸爸每天都给我做菜,有时我还会给老师朋友一点菜。爸爸有时给我做的牛肉和辣椒,在学校里可以称得上是美味佳肴,好吃极了!但是在家里,就是当一种小菜而已。
小时候,我身体不怎么好,老是生病。有一个星期,我每天都回家挂水打针,每天早上晚上都是在家吃的,连中午也是带菜去学校吃的。
有一天晚上在学校宿舍,有同学说夜里有地震,于是我们都把书包背在身上,一夜都没睡。可一夜过去了,什么事也没有,害得我们白担心。第二天早上,我们困死了,梦游一样去上课。
我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
【篇三:童年琐忆】
童年就像一本老相册,翻开来看时,各种滋味尽在其中。
——题记
等待的童年
从我记事起,陪伴着我的就只有我外婆,外婆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总要做一些事,所以外婆做起了她的拿手绝活:菜煎饼。外婆说:“你爸妈都很忙,等他们一有空就会回来看你的。”
所以,每天我都会坐在门口等,等啊等,等啊等……可看见的都只是别人的爸爸妈妈和他们的孩子,甜蜜地走在一起,心里很是羡慕。但仍自我安慰着:他们就快要回来了。可换来的只是“他们很忙,很忙”,那时,我的童年是枯燥的等待。
快乐的童年
等待中也不乏乐趣。外婆卖煎饼的地方是一条美食街,在街上你不仅可以看到许多的美食摊,也常有几个捣蛋鬼,在人群中来回穿梭。
外婆出摊时总要带上我,一是怕我在家捣蛋,二是为了我的温饱。所以,那条街上几乎每个摊主都认识我,因此,我也吃到了不少美食。也是因为如此,我才和那些来回穿梭的孩童有了深厚的友谊。我们一起捉弄大人,一起捉迷藏,在商店里东蹿蹿,西躲躲,常惹得店主们面如土色。但过后,他们依旧对我很好,给我最爱吃的花生糖。
我还常常和伙伴们一起趁大人们不在,做起了生意,经常把五元当五角找了出去,为此我们经常遭到大人们的拷打,但是眼泪一擦干过后又恢复了原形。那时,我的童年是快乐的。
痛苦的童年
在我上三年级时,爸妈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但他们的一句“过几天就走”常常让我失落到极点。可是,就在我要升四年级的关键时候,爸妈突然让我转学,说大城市里的教育更好,在这农村小学校里没有前程。
于是,第二天,我就随爸妈去了他们工作的城市。从此,我告别了我的童年玩伴,我知道,我再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样了。那时,我的童年是痛苦的。
逝去的童年
你可以想象吗?在一个你完全陌生的环境,你的同班同学、老师都只是刚见一次的过路人,我第一次尝到了身在异乡的感觉,很糟糕。
但是有弊必有利,老爸老妈陪我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这让那时的我有了一点慰籍,让我有信心,去熟悉他们,去亲近他们。果然,
通过我的不懈努力,终于在班里交了些许朋友,虽然只是几个,但我坚信“铁杵磨成针”,我相信滴水必能穿石。渐渐地,操场上更多的是我与同学、老师欢乐的身影。
童年转瞬即逝,别让你的童年遗憾!童年不就是充满童趣的吗?
【篇四:琐忆】
寒秋的凉意如水泻下,流过我的发髻,那抹血色的残阳映衬着阴冷的卷云,天空像已步入古稀的老人,摇曳着风烛。这次第,让我拾起了记忆的碎片,拼合成一个清晰的形象,他就是我的父亲。
记忆中,他既是位慈父,亦是位严父,他虽是个男人,却也有着一颗细腻的心。
小的时候,他曾代替妈妈给我扎辫子,那在镜子面前笨手笨脚,急得满头大汗的样子我仍是记忆犹新。那几日妈妈因严重的贫血躺在了床上,他承担下了原本属于妈妈的家务,一边接送我上学,一边无微不至的照顾妈妈。妈妈见爸爸这么辛苦,脸上的笑容也渐渐不见了。细心的爸爸看出了妈妈的心事,在客厅拿着手机一个劲的给妈妈发短信,也真神奇,妈妈竟然捧着手机笑了起来。虽不知他们究竟聊了些什么,但我知道,那字里行间,载满了爱。
“不要紧张,慢慢来,细心一点,当做小测验就好了,你是最棒的!”那是父亲在中考前对我的耐心叮咛。
“别哭了,考得不好没关系,好在我们考上了是不是,爸相信你到了高中会追上去的。”这是父亲在我与中考失之交臂时的鼓励与安慰。我想,父亲的心是阳光,温暖怡人。
但在酒场饭桌上,我却听到了父亲对我这样的评价:“我闺女虽说是考上重点高中了,但我不是很满意,当然名次不重要,关键是不偏科,我要求各科全优。”
蓦地,我很困惑。
窗下的池塘,红莲相倚,白鸟不甚言语,怕也遇上了伤心事。父亲的说法竟如此矛盾,我的双目似被蒙上了素纱,父亲的心好熟悉,又好陌生。
那日听见的,一切都那么新鲜。“你在饭桌上总对她提高要求……我也是想激一激她,让她加油……可你平常又……孩子需要鼓励!”我心里一颤,父母的对话我好像全听懂了,又好像不懂,只觉得那父爱很甜很暖。
从小到大,我给父亲画过的所有画,写过的所有的信,父亲都一直珍藏着,包括那张写着“爸爸,我爱你!”“女儿,爸也爱你!”的,已经被他翻皱了的小纸条……
有人说,母亲的心最难懂,像一支古老的歌谣;我想说,父亲的心更深邃,他的爱融入了那些不解的文字,伴着那些零散的记忆碎片,流淌在晓暮寒朝,轻托着我步入成长的台阶,青春的殿堂。
【篇五:童年琐忆】
回忆起童年来,是美好的,有趣的。童年的趣事就好比是我们走在湿润的泥土里留下的脚印,是那么清晰,深深刻在我的心底。
有一天,放学的时候,有许许多多的同学围在那里。我好奇地走了过去,一看原来是关在笼子里的鸭子。猛一看也没什么区别,可是仔细一看,跟普通的鸭子似乎不同,它们身上的羽毛美丽极了。就像盛开的花朵。
于是,我就问阿姨多少钱一只,阿姨说一只鸭子5块钱。于是,我就缠着妈妈给我买一只玩,可是妈妈说:“像这样的鸭子,身上染着色素活不了多长的时间。”我半信半疑,可还是想要,记不清楚我苦苦哀求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最后是怎么得到的,但这也不是最重要的,总之我得到了我想要的鸭子才是最重要的。
我很开心,精心挑选着许多只鸭子中最可爱的一只。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专挑眼睛。最后挑起一只捧在手里,看它那双眼睛就像黑色的豆子一样的看着我,还不时的冲着我:嘎嘎、嘎嘎、嘎嘎,叫不停,它摇摇摆摆的样子可爱极了,它特别的调皮,该怎么叫它呢?总不能一直叫它小鸭子吧,看它那摇头摆尾的样子就叫它“小淘气”。
回到家,我把小淘气放在了妈妈的鞋盒里面,还把他放在桌子上面,生怕它会从里面钻出来。可最终它还是从盒子里面钻出来了,跳在了椅子上面,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心想:它一定是害怕了,所以才不敢跳下来。我看出了它的心思,就到厨房里面拿了一片菜叶喂它吃,它吃叶子憨厚的样子可爱极了,我真是越来越喜欢它了,它成为了我生活中的好伙伴。
晚上,爸爸回到家看到我养的小淘气在妈妈的鞋盒里觉得不行,就和我重新为小调皮搭建一个小房子,它似乎能听懂我和爸爸的对话,在一旁嘎嘎、嘎嘎叫,仿佛在说:“好!好!”
妈妈为它做食物,爸爸为它盖新屋,它似乎像是我们家里的“小客人”。不一会,爸爸为。它盖好了,它煽动着翅膀高兴地围着它的新房子转来转去,不亦乐乎。
妈妈做好了饭,大声叫着我们开饭了。吃过饭之后开始放音乐做运动。没想到小调皮还有这般的天赋,音乐一响,小调皮就摆动它的臀部扭起来,我看着还蛮不错地,一直玩到熟睡……
在后来的每一天里,我放学之后都会在我家的后花园捉蚯蚓、蜗牛喂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调皮长大了。于是,妈妈就把小调皮送给乡下外婆家养。虽然心有不舍,但还是决定把它送走。送走的它的那一天我并没有去,因为我怕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也不想让小调皮为我担心,所以我强制泪水……
童年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不一样的。我想我的童年是独一无二的吧!至少我很快乐。
【篇六:军训琐忆】
第一次来到离家一小时的地方上学,在这里我不到一丝安全感,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总会觉得缺了点什么,但幸好我找到了一群可以一起打闹、说笑的朋友,让我踏实了许多。
今天是来到这个学校的第二天,也是军训的开始。早上,顶着熊猫服和起床气走到操场举行开营仪式。军训的第一课——站军姿。
操场上,总教官站在台上发言,告诉我们军训的意义,台下我们顶着毒辣的太阳,站着军姿,一刻也不敢松懈。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流。滴落在地上,与地上的水融为一体,不见踪影。膝盖阵阵酸痛,却没有人敢屈膝放松。像一根紧绷的弦。终于,在队伍前列一名较瘦小的男同学倒下了,他被教官扶着,往后面的阴凉区走去。我看见他脸上毫无血色,嘴唇发白,没有丝毫活力。接着又有几个被扶着下去休息,但他们都在离队休息不到10分钟回到了队伍,我在他们身上看见了坚持,这让我更有坚定和永不放弃的理由。让我更加觉得我们是一个团体,一个永远不分离的困体。
一天下来,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总教官的一句话:“最好的偷懒方式就是一次做好。”我不禁感叹道人生亦是如此,一次性做好便是最方便最快捷的偷懒方式,这也会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
【篇七:童年琐忆】
童年是多姿多彩的,童年的事如天空的繁星、地上的尘土、天上的云朵一般多,数也数不清。我的童年特别的有活力,大家想知道我童年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如果想知道的话,就和我一起打开童年的这本“书”吧!
童年有酸。我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我们之间无话不谈,是彼此最好的知己。她学习成绩特别的优秀,上小学以来已经得过十次《学习之星》了,几乎每一次都有她的名字。在一次语文课上,我终于敢举手回答问题了。当我站起来的那一刻,我的心砰砰直跳,脸红得就像树上的柿子,回答起来也有些结巴。而我的好朋友也回答了问题,她的语句却是那么的清晰,当她回答结束后老师还特别表扬了她。那一刻,我的内心真的是止不住地泛酸。
童年有甜。有一次在画画比赛中,我靠自己的实力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当我在全校同学的面前高高举起那如金子般闪亮的奖牌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心里真的是既激动又兴奋。
童年也有苦。我每天都要很早起床去挤公交,可每一次不是挤不进去就是被别人挤出来。有一次,自己好不容易挤进公交车,可最后还是迟到了。当我气喘吁吁地跑到教室门口时,同学们都眼睁睁地看着我,我的脸噌的一下就红了。老师看了我一眼,叹了口气说:“进来吧,下次不要再迟到了。”虽然老师当时没有批评我,可我的眼眶还是红了起来。
看吧,我的童年是如此的多姿多彩,那同学们,你们的童年又是什么样的呢?
座右铭: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篇八:身边琐忆】
每时每刻,我都发现,身边有太多太多的东西牵绊着我。
每天日出,我听着晨钟的声音,已忘记昨日惨淡的心。只记得爷爷蹲坐在青石板上,手持一支烟,叫我把火点上,然后吧嗒吧嗒的抽起来,他眯着眼睛,一种享受的清澈流过,让人舒畅、满足。有时,爷爷呛着了,急忙叫我帮他捶背。我望着他的背影,听他讲故事。这时,我的身边流动着详和,温馨的亲情。
我总爱往邻家阿婆家去。阿婆最疼我了,她把我当做她的亲孙女,总叫我到她院子里玩。一次,我一如既往地走进阿婆家去,看见阿婆坐在藤椅上,像往常一样对着我笑,亲切之感油然而生。然而,我发现了她脸上的苍白,和一丝的痛苦……如今,我还是常常徘徊在阿婆的院子里,望着那张藤椅,椅上的人没了,上面蹲着一只蟋蟀,它像在哀悼……我思念阿婆,思念着与她共度的日子。于是,我的身边多了一种情感,叫思念。
我的童年是在老屋里面度过的,里面藏着无数的琐忆,有痛苦,也有快乐。外公外婆在老屋中留下了永恒的笑,而爸爸妈妈在那里埋下了痛苦和惆怅。日子长了,老屋摇摇欲坠,有人劝爸爸把老屋拆了,但爸爸拒绝了,爸若有所思地说:“留住它吧,等我老了,也住老屋。”当时我还不懂事,模仿着爸爸道:“留住老屋,我老了也住老屋。”爸爸走上前去,摸了摸门环,我分明看见了他在流泪。现在,我独自站在老屋门前,却不愿触及那尘封的往事。回忆是令人怀念的,但它也是心灵的破坏者。伤痛不会因时间而褪去,一旦再受伤,人可能会承受不住。我望着那扇门,以前的事一闪而过。毕竟太多太多的印迹,都承载着古老的气息。不舍与伤感环绕在我身边。我留住了老屋,老屋留住了我的感情。
身边的人,身边的物,带给我太多感受。尝过辛酸甜苦的人,带着琐忆和印记,将会自强不息。我会珍惜着身边一切美好的东西,无时无刻。我没忘记,有太多的东西陪伴着我,我不孤单!
【篇九:雪天琐忆】
一个冬天的早晨,我睡意朦胧中打开门,院子里落满了白雪,雪地上隐约几串麻雀的脚印。麻雀落寞的叫声中,我忽然看见我的童年依稀向我走来。
从记事的那天,从别人看我的眼神,对我说话的语气中,我知道我是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孩子。那时候,唯一的玩伴是荣花,荣花的娘我喊她大娘。荣花娘对我说:“二丫啊,你刚生下来时,你娘看你是个丫头,气得扔在一边不管,差点淘了你啊!”这个“淘”字是本地方言,我不知道怎么写,意思就是送给别人家的意思。为这句话,不知偷偷哭过几次呢!
娘每天都很忙,天不亮起床摊煎饼,天亮了下地干活。晌午回来也一刻不得安闲,家里喂着大白猪,鸡和兔子,娘下地回来便忙着伺候这些动物,我几乎见不到她一天之内也说不了几句话。总觉得娘冷冷的,常常偷偷打量她不苟言笑的严肃的脸……再想起荣花娘的话,眼泪就在眼眶中打转。
父亲也很忙,我早晨醒来的时候早已经不见他的身影,也总是在夜色轻轻合上白天的眼睛将西天最后那一丝亮光遮住的时候,我才听见父亲回家的脚步声,父亲一双大脚落地时的跫然足音,驱走我对夜的恐惧。
寂静了一天的家因为父亲的归来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娘的脸上也露出难得的笑容。小时候的我特别怕黑,阳光开始变得昏暗的时刻开始就有一种孤单一种恐惧紧紧地攫住我,于是一直全神贯注于期待父亲归家的脚步声上。以致后来父亲到胡同口的时候我便能听见,飞速跑出去迎接他。也因此,父亲热别疼爱我。晚饭后的父亲总是要出去串几个门,我的双眼一刻也不离开他,他走出屋门的那刻我便紧紧跟着,半步不离开。后来父亲出门前总是和蔼地叮嘱我:“别跟着,我就是出去上个厕所。”我把脸紧紧贴着门玻璃,看父亲从厕所出来,走向大门口的时候,我便剑一般冲出门,紧紧抓住他的手。实在摆脱不掉的时候父亲就伸出中指和无名指,我的小手紧紧攥着这两根手指,一直走过我孤单的童年。
不上学的时候,荣花来找我玩,娘一边晒被子一边跟荣花说话:“看,俺家的屋顶漏水,被子都湿了。”荣花笑着说:“俺知道,这是尿的。”我羞得无地自容,拉着荣花快走。一个上小学了还尿床的孩子,每天都是被嘲笑被欺负的对象,那种被集体孤立的恐惧占据了我整个的童年。即便在家里,我也是姐姐和弟弟孤立嘲笑的对象,那时候唯一能紧紧抓住的温暖就是父亲的那两根手指。
姐姐和弟弟常常去姥姥家住下,我因为有那个毛病,自然没有去的权利。他们俩回来常常跟我炫耀,说舅舅带他们去赵庄看电影了,看的《少林寺》。说《少林寺》多好,赵庄多好,于是我就在脑海里努力想象赵庄的样子,想象《少林寺》是什么东西什么样子。那时候,姥姥家和赵庄成为我遥不可及的天堂。
十岁那年的春节,父母忙着去给人家的家堂桌磕头,姐姐和弟弟忙着和伙伴们玩。落单的我独自去了村前的河边,桥上只有我一个人,桥下是不曾结冰的流水。忽然我哇哇地哭了,那一刻我认定我不是父母的亲生孩子,总有一天我的亲生父母会来接我,没准我还有个哥哥,对着欺负我的人一阵挥拳头。95年高考前的那个春天,平生第一次有人为我挥拳头,从此我在心里恋上他,如兄如父,可惜他不懂。
姐姐个子很高,力气也大,慢慢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男孩子能干的农活姐姐全都能干。父亲白天很忙,我家的农活基本都是父母和姐姐披星戴月地赶的。我身体瘦弱,常常被锁在家里,每这样的夜晚,我把头埋进被子里,屏住呼吸等他们回来,他们开大门铁锁的声音居然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了。每年秋天播种小麦之前,父亲总是要在家忙几天,先是把猪圈里的土粪挖出来晾干,在用手推车运到地里。每次父亲手推车运土粪的时候,我努力地将车头的棉绳扛在肩上,企图向别家的女人给丈夫拉车的样子帮父亲一把,父亲在我身后吃力地拱起身子,穿着粗气鼓励我:“真有劲,绳子都给你拉弯了。”于是我以为身子弯着是帮到父亲了,尽管让那棉绳在我和父亲之间荡悠悠。
因为太瘦弱的缘故吧,我特别怕冷,却最喜欢冬天。冬天特别冷的时候,父亲的工地就放假了。父亲终日在家,把炉火烧得很旺,映得他的脸通红。周日,我们三个懒懒得躺在被窝里,父亲把我的棉袄放在炉火上面,他左手抓着两根袖子,右手擎着棉袄领子,很快地,我的小棉袄变得暖暖地,父亲给我套在身上,然后烤我的棉裤、棉鞋。我的小脸因为这温暖的幸福变得红通通的,朝父亲咯咯笑着。最爱下雪的日子,我把娘筛麦粒的筛子用短木棍支起来,学鲁迅笔下的闰土捉麻雀,父亲于是指着我批评他俩:“看二丫,课文学得多好。”
父亲本是小学教师,因为爷爷是地主少爷,文革时期便被撤了,这是父亲到死都不能释怀的遗憾吧!于是我在父亲面前大声地读课文,活用课文里的小方法小窍门居然有了超过他俩的优势,于是我更加拼命读课文。
父亲勤劳能干有能力有魄力,在我小学五年级的那年,他成为公司第一批包工头,我人生的春天来了。那时候,柴房和北屋门正对着,父亲坐在屋子里,看见蜂窝煤炉子上的水壶汩汩冒热气,对我们三个喊:“水开了,谁去把水壶提来把水灌暖瓶里?”他俩头也不抬,每次都是我颠颠地跑去。此后,父亲每次收工回来,我都立马给他泡一壶热茶,并且总爱用他的茶碗喝水,这习惯,一直到我初为人母。
姐姐因为对家里贡献最大,因此常和娘顶嘴,每次娘都气得说不出话,其实娘本来就内向不善言语,每此时我都悄悄地给娘馏好馒头,炒点热菜,希望能安慰她。从此父亲收工回来,娘跟父亲谈的话题几乎都是我了,今天二丫又干嘛干嘛了,曾经不讨喜的我居然一夜成为父母的宠儿,这温暖常让我感动到泪水涟涟。因为父母的偏爱,他俩再也不敢欺负我,于是孱弱的我再去打针时,不是在弟弟的背上就是在姐姐的小推车上,他们一路呵护到我读完高中。
写到这里,再也控制不住泪水与辛酸,且让我平复一下,以后再写我一度温暖的家。
【篇十:童年琐忆】
我是在三年级时去妈妈那的,在这之前,我的童年丰富多彩。
小时候,是奶奶带我的。我有一个姐姐,不过她呀不喜欢带我去玩。我还有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经常来找我玩。在几个好友中,我年级是最大的,鬼点子也最多,他们总喜欢听我的主意。
我们夏天时会去我家后面的池塘捉小鱼,因为池水不太深,我们常去玩。奶奶知道后便禁止去池塘边,并把我们都教训了一遍。不过我的性子是坐不住的,没有什么好玩的,我们便在村子中转。
晚上,我和他们喜欢去捉知了的幼虫,我们这里的土话管它叫“解猴儿”、“解龟儿”,它们只在晚上出来。到了晚上,我们一个人拿一个手电筒去了。我们在林子里晃悠,我们一只手拿长棍子一只手打手电照着。突然,我一下子看见了一只,跑过去用手抓住它,手电一照,吓了一跳!因为那是一个虫子。在夏天晚上,它们在交配,从远处看很像知了的幼虫。我问过奶奶,她说这叫‘放屁虫’,因为有种异味所以得了这个名子。晚上,我们觉得很是刺激,很好玩,不过我们不会玩到太晚。
秋天的时候,姐姐会带我们去村边不远处的山上玩,不过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只算小山丘而已。记得有一次,姐姐爬得很高,但奶奶却不让我爬山。所以,我只能气乎乎地坐在一旁。奶奶看着我笑了,就说让我爬但不可以爬得太高。然后,我去追姐姐了,不过我最高只爬到半山腰便不爬了。中午时,我们在山腰的位置简单地吃了午饭,最后又玩了一会儿便回家了。
记得有一年的冬天,很早便下雪了,而且下得很大。早上起来时感觉很冷,打开门,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闯入我的视野中。因为起得很早,没有多少人起来,所以雪地上没一点灰尘,世界安静得除了偶尔有一两只小鸟飞过之外没有别的了。我激动地跑回屋子,戴上帽子和围巾便要去找他们几个人玩。但出来时看到门前非常干净的雪,不知从哪儿走。因为怕一不小心就踩坏了这一片静谧的气氛。我去找他们玩时在路上正好碰到了,我们便打算打雪杖。我们找到了一片干净的雪地便玩了起来,最后我们身上都湿了一些,却很高兴……
风吹过了,感觉有些微凉。树木的枝叶开始恢复生机了,其中最突出的便是迎春花了。我们家前就有一棵,不过只有几朵开的,还有花苞在风中摇摆。春天我比较喜欢发呆。这一点和我邻居家的雪球很像。它全身是白色的毛发,才两个月大,因为它非常的胖,看起来圆圆的非常可爱,从远处看向一个雪球,所以叫它雪球,这个名字就是这样来的了。我非常喜欢猫,它好像也很喜欢我。我们都很懒。小猫咪雪球常常来我家,下午我和它最喜欢在门口前看着迎春花发呆。太阳晒在我们身上,偶尔还有凉风吹过。这便是我在春天最享受的事情之一。
每个人的童年经历都不一样,有伤感也有快乐,与其记住一个伤感的童年,不如留下一段快乐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