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静听历史的回响】
就是现在以前发生过的事。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因为从了解历史的过程中以史为鉴,从中学习并完善自我。人类社会之后所以能够不断地向前进步,这与人类从历史中学习是密不可分的。
康熙皇帝一生除鳌拜,平三番,收复台湾,一生功勋卓著。堪称千古一帝。从他除鳌拜一事中我深有感触,他的事迹颠覆了我的思想。
康熙皇帝为了除鳌拜,不得不装聋作哑。在大庭之上眼看着苏克哈萨被鳌拜打死而忍气吞声,这得要多大的心机与自制力才能做到啊!类比到我自身,之前我总是认为自己对的时候就必须坚持下去,认为对错是绝对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却从没有考虑过,对与错其实是相对的。就苏克哈萨被杀一事而受启发,在当时看来,鳌拜这样做无疑是错的,可是在当时的环境中,在当时甚至连皇帝都不敢站出来伸张正义的情形下,他的行为就是对的。这彻底改变了,我以前的看法。我想既然对与错是相对的,那么我们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所有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清形势,做顺应形势的事。
从小小年纪的康熙战鳌拜最后除了她之后,我非常佩服康熙的聪慧与睿智。他能这样做,完全是因为他能掂量出孰轻孰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累p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我们之所以学不好,或是在某件事上一直不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摆正自己,当下最重要的事情的位置,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康熙在孝庄太后的教导下,从小坐姿端正,任何情况下都能庄重而不伤风化,这是行为上的,同样吭气身上独特的气质,也促使他养成了诸多好习惯,从简单的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到他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方式也是如此,这对他之后的成功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对我们而言,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然好的习惯,对我们的人生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辟如数学学习中,每当我做完一个题,我会重新旅游同思路会重新总结,我是如何做出来的,由于这个习惯,我的数学成绩也因此名列前茅,一次成功的人生,需要良好的习惯。
这就是静听历史的回响,以史为鉴。
【篇二:静听芬芳】
流年无痕,呢语有声。
那些花儿一样的流年,伴随着细微的声音,即使隔着悠悠红尘的距离,也总能把心灵深处的一丝薄凉温暖。或许秋这个季节,更适合怀想。指间弥漫的一缕墨香,悄然中婉约着一杯暗香盈袖。静立在烟火的尽头,在每个温暖而甜蜜的日子里,我能听见那淡淡盛开,静静芬芳的声音。
我喜欢秋天微风拂过水面的声响,但我更喜欢秋天雨打芭蕉的诗意。秋天,在我心中始终是个多情的季节,转眼又见秋雨。撑一把小伞,或漫步,或驻足。静下心来,静听秋雨的诉说。
静听秋雨是一种浪漫,也是一种寂寞。秋雨它轻柔如落花,它温婉如诗意。沉醉中,它轻轻地来着。凉风中,沐浴着秋雨的洗礼,聆听秋雨的呢喃,踩着一地的秋雨落花,心中盛满了盈盈素语诗意。
深秋寂静的午后,雨花点点坠入人的心扉。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个懒腰,以个四十五度小清新的慵懒姿态仰望天空,天晕染了一片乌蒙。或许秋天了,或许心境淡然,总觉得空气中弥漫着些许凄婉的气息。
走近窗外的栏杆,瑟瑟秋风中夹杂着雨丝,拂乱了我的发梢,也拂平了我微微皱起的眉梢。从窗外眺望远处的风景,前有松树挺立于地,绿草盈立于风雨间,虽没有白杨沙沙作响,却有秋风习习叶化蝶。我倚窗听雨,仿佛能听见万物傲立风雨间的坚韧与不屈,任思绪飞扬,任心海泛滥,于是,我仍掉了手中的伞毅然走了出去……
走在街道上,落英缤纷如雨,轻轻坠入眼帘,粘贴在脸上,像一枚枚沁凉的吻。或许是因为无聊,或许是缘于失落,一个人漫无目的在街上徘徊。是的,街道虽热闹,但我仍选择去静听那秋风,静享那秋雨。
在这喧闹的尘世,我们又有几人会选择用一种思辨的思绪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声音,随着声音去寻觅那片适合安放自己灵魂的处女地?或许是一座安静的宅院,或许是一个繁华的都市,或许是一条迷津的小路。一个人只要守住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任你经历世事沧桑,风云万变,终究掀不起滔天大浪。那些沉静在骨子里的美好情怀,千百年后,也不会有多少更改。空中仍残留着夏花般的气息,秋叶般的静美。这个秋,就让岁月温暖心中的孤寂,在冷暖交织的时光中,静守流年,观山听水,学会善待。
秋日暖阳,掂起脚尖,轻盈地亲吻眼眸,温暖了秋风的凉意,安静了秋雨的思绪。于是,我便在这份秋的安宁之间,静听那芬芳的声音,我那寂静的欢喜,不知你是否有听见?
【篇三:静听回声】
悄然步入回忆冥想的殿堂,静静地挖掘着停驻在思海中的断章,无形的手抚了抚我的脑壳,试着唤起一抹七彩的情景。可为何,我想到的却是一幅幅黑白的剪影,唯独剩下的是那一缕缕的绿。
小时候,坐在爷爷的肩头,伸出细嫩的小手去拽拉它身上的叶子,它痛得皱了皱眉。从此,我决定不再欺负它,也许这就是我对那颗老树最初的记忆。
长大一点,我和伙伴两个人把牛皮筋系在老树上,叫来好多人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我们打羽毛球时,把球打到了树上,可我怎么爬也上不了树,于是就用羽毛拍狠狠地拍打树丫。
再大一点,我就搬起小凳子坐在老树跟前,拿着画笔细细描画它的轮廓,用彩笔在心上记录下老树给我讲的故事,从此,我们成了忘年之交。
再后来,外公每次来,都会借由老树计量我的身高,那一条条的印记扎在老树那厚厚的外壳上。老树说:它痛并快乐着,小姑娘在一天天长大。我拍拍老树:哥们,我不会忘记你的。——从什么时候起,它竟也成了我成长最好的见证……
没有一辈子的朋友,天下也无不散之宴席。记得1998年,我们搬了新家。搬家前,我最后一次抚摸了老树,忽而发现原来不仅它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见证了它的年迈。我告诉它:我会记得回来看它。老树笑着说:不用,回来看也总是要走的,那就安安心心地别离吧。我也笑了,最后一次点了点那些我成长的刻印,默默地说:哥们,要记得我,就算得了老年痴呆也要记得我呵。老树说:知了,知了。树上掉落一片旧叶,滑过了我的脸颊。我最后一次朝老树微笑,转身后,就任由泪水倾泄,但愿留给老树的是我最坚强的背影。
离开后,我时常回去看看老树,时而回忆起在老家的点滴。儿时的伙伴大多都分开了,而内心总有一种臆想,想着老树不会离开。
然而,爷爷走了,我哭着跑去找老树,可哪儿还有老树的身影,留下的是一个停车场,一辆辆灰黑色的汽车是在讥讽我的无措吗?我静静地站在老树曾生根发芽的地方,任由泪水无尽地滑落。刹那,我仿佛与老树合为了一体,我代替它,我延续它的梦想。以前我一直不懂,不懂为何它轻意地离去,如今渐渐地想通了,原来只是为了以另一种方式植根于世界,只要被记住,那就不曾死亡。
承载着童年的笑声与泪水,又一次传承于他处,天道无言,人心有情,那么就让我用记忆用笔来证明你仍存在。
【篇四:静听回声】
仍旧记得老屋的模样,在记忆深处沉默着。
我在老屋里度过了整个童年,它的每一处角落里都有我的身影,我的每一个回忆里都有那间老屋。说是老屋,其实也没有多老,又或是院中的花草将它衬得年轻了吧——我最爱的便是在院中玩耍。院子不大,角角落落都摆着一盆盆的花草,只留下让人走路的空儿。那可都是奶奶的宝贝,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给它们浇水,看看它们是否安好,若是有一片叶子黄了或是一枝花断了,她会心疼上好一阵子。 小时候调皮,有时候嬉戏玩闹间将枝干不小心折断了,也不敢说,偷偷用胶带绑上去,自以为无人察觉,心中还暗自得意。现在想想也觉得好笑,哪是没有察觉,奶奶只是不想责备最心爱的孙女儿,所以假装不知道罢了。
花草中间有一个秋千,是当初我磨了好久爸爸才肯给我买的。雕花的座椅,阳光下金灿灿地闪着光,不过那秋千的材质是铁艺的,硬邦邦的,坐上去直硌得慌,于是爸爸就用旧床单和海绵自己缝制了坐垫和靠背。红蓝两色配在金色的秋千上着实不太美观,不过好在它很实用也很舒服,我终是勉强接受了。于是从此以后的每一个夏夜,我最喜欢的就是坐在秋千上乘凉。皎洁的月光从头顶洒下来,铺满整个庭院,秋千、我、每一盆花花草草都象披上了一层轻纱,柔和得如同婴儿的摇篮,我听着草丛间蟋蟀的“摇篮曲”,渐渐地进入了梦乡。朦胧间听见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呼唤,我耍赖地闭着眼睛。爷爷笑骂了一句。把我背进房,替我掖好被子,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
穿过满是花草的院子,正面便是客厅,拐角有个楼梯直上二楼。老屋有点漏雨,本来白石灰刷的墙被雨水浸花开来,楼梯旁端端正正地摆着一个摔了一个缺口的紫砂壶,不用说,那也是我的“杰作”。那是爷爷最喜欢的一个紫砂壶,虽然破了,可他仍舍不得扔掉。
再往后就到了后门口——多令人怀念的暖黄色路灯!每当我晚上睡着时,爷爷总抱着我到后门口散步,灯光将人影拉得很长,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路灯和灯下爷孙俩。我伏在爷爷的肩头渐渐睡着了,但至今仍清楚地记得爷爷那温暖的怀抱和带着家乡口音的不成调的摇篮曲。
那载满了我童年无数欢笑与回忆的老屋在后来被推倒了,我们在原址上建了一座更大更新的房子。几年前的冬天突如其来的一场寒流冻死了大部分的花,爷爷缺了口的紫砂壶也在装修时弄丢了,只有那个漆已经掉光了的秋千仍稳稳当当地摆在院中,默默地诉说着我童年的故事。
【篇五:静听国歌奏鸣时】
音乐是世界上最动听的生意,音乐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静听舒缓音乐,可以使人消除疲劳,解除烦恼;静听感人音乐,也会使人振奋,给人力量。
我们学校每周一晨跑后,都要举行奏国歌升旗仪式。每当这首中华民族的义勇军进行曲演奏时,我相信每个有良知的学生都会激动不已,甚至跟着一起动起来,都会在心里默念歌词,轻轻跟着哼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听着这振奋人心的曲调,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不当亡国奴,许多中华儿女拿起各种各样的武器,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有抗联红衣女侠,经受了各种酷刑,仍能坚守民族信仰的赵一曼;转战白山黑水,最后弹尽粮绝,誓死不降的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还有不怕牺牲,把敌人引导我军埋伏圈的小英雄王二小;爱国华侨陈嘉庚……是他们,是他们这些民族的脊梁,为国家为民族,舍小家,牺牲自己才赢得了今天的民族独立与富强。
听着这首歌,我想起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五千年的道路像一条滚滚奔流的长江水,有激流,也有缓流。它又像一首歌,有高音也有低音。秦皇汉武,开疆扩土,结束分裂,发展经济,实现民族的统一;唐宗宋祖,身体力行,纳谏改革,繁荣文化。即使到了清代,我们还曾有康乾盛世的辉煌,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未曾有过的这些成就而自豪!
听着这首歌,会不由自主的唤起我们内心的爱国情怀,我们为今天的民族强大、国家富强而热血沸腾。古人有“牧羊北海”的苏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身陷囹圄,仍能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新中国成立后,有为了民族的强大,国家的富强而放弃海外优厚待遇的钱学森;有顶烈日、冒严寒常年在农田搞水稻研究的袁隆平;在奥运赛场上,奋力争先,一枪鸣响、为祖国取得第一枚金牌的许海峰……是国歌唤醒了他们的民族意识,默默许下报效祖国的誓言。
在静听国歌奏鸣时候,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理应在校好好学习,健全体魄,加强个人修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篇六:静听回声】
岁月悠悠,往昔在时光中淡忘。轻轻叩开岁月的门,静听回声。
外婆家的瓢,有些年头了。据说是把葫芦劈成两半,掏去里头的瓤,风干成瓢。在塑料水舀还未普及的年代,一个简单的瓢儿,承载了我童年的回忆。
瓢的表面,是一片黯淡的黄,上面隐隐约约躺着一条缝儿,恰似皱纹。掂一掂,很轻。我望着它,思绪游入光阴的湖。
要做午饭了,外婆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手握着瓢,从那口深褐色的大缸中轻轻舀起一瓢清澈的天水,晶莹的水珠从瓢沿溢出,在半空中似白练飘逸,落在了缸里澹澹的水面上,“哗啦哗啦”,泛起一片片淡淡的涟漪,但很快又归于平静。外婆把瓢中的水向一盆中的青菜倒去,一行纯净的水流从瓢中倾泻而下,顺着青菜的纹理,缓缓流入盆底。外婆将那瓢放在旁边,瓢晒着暖洋洋的太阳。风儿吹过树梢,叶子沙沙作响。外婆的手细致地洗着青菜,时不时用瓢再倒一点水,溅起的水珠在阳光下闪耀夺目。一个人,一个瓢,一段静谧的时光。
炊烟袅袅升起,外婆正式开始做午饭了,她麻利地从桶中舀起一瓢井水,向锅中倾去,“哗”的一声,水在锅底优雅地打了一个转儿,腾起一片水气,厨房的上空氤氲起温暖与美好,仿佛是世外仙境。下菜了,又是哗啦一声,朦胧的水气中,只见外婆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得自豪,笑得烂漫。宁静的午后,外婆又开始忙碌,淡蓝的水盆里,带着油渍的碗碟叮叮铛铛,外婆再次拿起它。澄清的水在碗碟勺筷间游走,一双有力的手抓着抹布,带走残留下的油盐酱醋。瓢在一旁,里头深灰色的水渍还未消失,静静倾听手与餐具的交响乐。一个人,一个瓢,一段忙碌的时光。
说起瓢,又有一件事。那年秋,年少无知的我举着瓢,对这个物件很是好奇,不料,脚底一滑,我重重地摔在地上,瓢也咚的一声撞到了地上,裂开了一条缝。我痛哭起来,泪眼迷蒙。是外婆,扶起了我,轻柔的话语似和风抚过柳梢,抹去了脸上的泪。待安顿好了我。外婆捡起地上的瓢,土壤般颜色的手摸着那一条淡淡的痕,目光打量着这个老物件,眸子中凝结着一丝丝对往昔的眷恋。不一会儿,她干裂的嘴角弯起一道惊喜的弧,道:“嘿!还能用。”她粗糙的手指刮了刮我的鼻子,继续干活去了。一个人,一个瓢,一段回忆的时光。
窗外,细雨霏霏,青砖黛瓦,烟柳绵绵。岁月从指缝间溜走,老瓢渐成为了家里不用的老物件,静默无言,却又不舍扔弃。原来,老物件是勤劳、质朴、实用的一段时光的留痕。没有粗制滥造,没有华而不实,坚守着一份朴素,充实的岁月。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悟时光,静听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