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感相关作文

【篇一:桂花】

十月,桂如约而至。

前些日子还是清淡的校园,没几天,便被盛放的桂花热闹了一身,身处四楼,沁脾的香依旧挥之不去。

年年如此,似是习惯了的。可每每走近,香变了味儿,竟有些滑腻感,萦绕鼻尖,心中说不出的对新鲜空气的向往。

可真真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距离感有时确是个好东西。

不单是花,即使人与人,距离感的存在也很奇妙。空间上,两人也许交谈甚少,可精神层面却能做到“晤言一室之内”,何尝不令人向往?

有时,看透了一件事,未尝比得上所谓“一知半解”。此并非不求甚解的惰性与倦怠,而是在纷繁世界中删繁就简,对万事万物保留一份距离感的胆识。他们在适当的时间挣脱求知欲的束缚,只为不在结尾收获的只是失望与懊丧不曾退出。

一些事看透了未必是好事。峰回路转的发展往往令人大跌眼镜。就像播到一半戛然而止的电影所给予人的想象空间与单调的故事结尾相比,自是前者能深刻人的思想,教会人们电影之外的意蕴所在。

学会控制自我,是营造距离感的一剂良药。关键时刻,撤回自己蠢蠢欲动的双腿,闭上自己因好奇瞪大的双眼,在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中自由地驰骋心神,架上思想的翅膀,抛弃身体这枷锁,“以游无穷者”,让神秘为生命添抹光亮。

自然,距离不等同隔阂。电影主题未曾知晓,便用想象编造,最终只能是文不对题,彻底与生活这部巨大的电影脱轨。

生活像剂毒药,越发认真,被伤后也越发执迷不悟。唯有距离感,才能把你扯出生活的旋流。

大醉一场,酒醒之后,是该继续放浪沉醉,还是坐望云卷云舒。

【篇二:其实我们都一样】

刚升入初中,我们进行了第一次期中大考,相信当你的父母了解完你的成绩以后,准会问一句:“这次的年级第一是谁?”她叫张仁颖,是我们学校这一次考试的年级第一,也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小孩”。

记得某一次学校排练节目时,我起晚了一个人到饭堂吃饭,偶然看见了从广播站走来的张仁颖。

那天,她怀里抱着一本书,大步流星的向食堂走来,头昂的高高的,眼神透过厚厚的眼镜片显得略微有了一丝凌厉的清冷,仿佛每一个毛孔细胞都散发出来“优越感”——但是取餐的路上,她一看到熟人就会停下来聊几句。当时不知怎么的,我总觉得这个女孩自带着一种奇怪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可能是因为女孩的“过分”优秀,这种优秀是多方面的。

开学初在宿舍签名时看见仁颖兄在写着历史的思维导图,她的字写的是极好的,我便忍不住多看了几眼。“不是只要写一个单元的吗?”我指着她每一课的思维导图问,“但我想写呀。”她理所应当的说,语气是那么自然。

后来的历史小讲,张仁颖带着自己做的PPT落落大方的侃侃而谈。讲到一处,她停下来问我们有没有看过一本书,同学们纷纷摇头否决,她便有些惊讶的说:“啊,我还以为我们一班的同学都应该博览群书呢!”她的说法虽有些高傲的意思,但我却觉得她有资格这么说。

以前在宿舍里,我总说:“张仁颖把她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学校广播站。”这自然是夸大了,但也不全是。仁颖兄从小学习主持,功底一流,连社团都报的是“演讲与口才”,但遗憾的是,她到底还是做了个学校广播站默默无闻的幕后编辑。多少个晚上,我在宿舍里大声感慨:“唉!”

但是,仁颖对此好像一直不以为然。每次睡觉前,总有一大群女生围在一起聊天,但我总能看见一个人坐在床边的阶梯上写着下一天的广播稿,微暗的阳光下,这个蜷缩的小球被照的分外的寂寞和孤独。

后来,广播站的一个广播员退出了,便经常由仁颖兄广播;再后来,她成了学校的主持人,每次大型活动几乎都由她来独挑大梁。

除此外,仁颖兄在体育上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运动会时,身为主持人的她连报了四个运动项目……

在张仁颖身上我想到了一句话:“哪有什么一夜成名,分明就是百炼成钢。”曾经的我们,遇到那些比我们优秀很多的人,也许会嫉妒,也许会暗自诽谤。但随着成长,我们也应该明白:那些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是无数个挑灯的身影,张仁颖让我明白了一点。在曾经,或许我会笑着说他们“非人哉。”但现在我知道了,其实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只是,比我们更加努力。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