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敢于面对现实】
时间让人猝不及防,在不经意间走掉,就像刚刚过去的高三时光。那些或紧张,或焦虑,或者是多种复杂不安的情绪萦绕着你,你都不得不接受时光流逝,高三已然来临的事实。坦然地接受,调节自己的心态去迎接它,这或许是面对高三来临最好的方式。但是事与愿违,我总是过分沉浸在莫名的焦虑中,以玩乐遮掩不安,曾不知时光飞逝。结果可想而知,必然是在考试中失利,遭遇一次次的滑铁卢。并因此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逐渐否定了自己,开始逃避考试的结果,对于试卷上的错误也只是笼统地划到马虎不仔细中,而没有勇气去真正地了解自己的错误。恰恰是我所缺乏的这一份直面自我的勇气,使我一再与发现自身不足的机会擦肩而过。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出自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
偶然从语文老师的口中习得的名言,使我有所顿悟。能够直面糟糕的现状,是成为勇者的第一步,也是改善自己的第一步。摊开试卷,仔细审阅扣分处的不足,记下错误的地方,思考不足的缘由,一步步的更正,日积月累,有了不同的收获。成功不会辜负每个努力的人,每一分努力都在逐渐为成绩的上升。
其实高三时期,并不只是学识上的成长,还有心态上的历练。我开始逐渐明白,很多时候,我所要比较的对象往往只是自己,或许你努力后的结果依旧与他人有很大的距离,但是对你而言,不脚踏实地地努力,你可能连今日的成绩都达不到。默默耕耘,持之以恒,终会开出灿烂的结果。
【篇二:余烬】
是的,人生一世,犹如火燃一生!
当那堆微潮的柴火接触火源时,只是轻微地冒了些许白烟,当青蓝的火苗逐渐壮大时,生命的蓝图已是一张尚不清晰的素描……
起点,往往为完结埋下了伏笔,却不似于那类看了开头就让人联想到结尾的偶像剧般的无聊,它们发人深省、引人入胜、犹如鲁迅先生的早年,出生于医学世家,东渡远洋苦学医术,满腔热血地扑在救死扶伤的伟大梦想中,此刻的他,犹如一堆尚未燃烧的火堆,积蓄着所有的热度,等待辉煌……
是火,就不会永远归于寂静,恰似人生,尤其是在动乱的年代,若还能“心远地自偏”,那就是种麻木了!此时的鲁迅仿佛是一堆愤怒的火,西洋的枪炮已经达到了他的燃点,呼地一声巨响,华夏五千年的光辉似乎汇聚成了一个热源,鲁迅紧握着他的笔,傲然地挺立在了烽火中,他的生命,从此燃起了熊熊的烈火……那是胜利的霞光,是民族的希望,是千万中国人从心底迸发出的怒吼!
如果说人生是一个过程,那么鲁迅的天平在“取”与“舍”之间是偏向后者的,在人人求得自保的年代,他采集到了最大最好的浆果,但他送给了别人;他取到了最亮的明灯,但他挂到了穷人村头……在《狂人日记》中,我看到了他紧皱的眉头,对麻木的中国人;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我看到了他的愤怒与激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何尝不是他自己的人生写照?
哲人说:“世界是一团永不熄灭的活火”,我说:“人生是一团瞬燃瞬灭的活火!”这堆火超越了生死宇宙。就如蒋介石、就如林彪、就如希特勒、就如拿破仑……于一定的历史来说,他们都在自己的时代辉煌地燃烧过、迸发过。然而鲁迅与他们不同,与那些人的破坏性相比,鲁迅的燃烧送给了世界的仁爱、温暖、坚定与执着,那堆火,永远会燃烧在后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