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外婆桥】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首童谣在我生命中不断回响,外婆,如同一座座或拱或坦的桥梁,笑着引领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渡口。
“摇摇摇,摇到外婆桥。沿途青山太阳照,顺水船儿飘呀飘。”
艳阳高照,外婆正晒着衣物,我发现了端倪:我的衣服总是处在阳光最好的地带,与旁边暗淡的衣物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偷偷地问外婆,可她却笑了笑,撇撇嘴:“哪有哪有,明明都一样……”说完就摆摆手继续晾衣服,我的依然处在那阳光地带里。我走到我的衣服前,用手抚摸了一下,它们是透着暖意,温润得如外婆的手心。我又抚摸了一下外婆的衣物,它们是清凉的,清凉如外婆的手背。
我的外婆,总把最灿烂的那抹阳留给我。
“摇摇摇,摇到外婆桥,月下竹林微风绕,外婆教我唱歌谣。”
清风拂月,外婆常在厅里静静坐着,等着淘气的我回来。生性好动的我常跑出去玩,出门的时候还是干干净净,一玩回到家,我就变成一个泥球了。回到家,看到外婆着一席干净整洁的花裙走出来,看着我这脏模样,一边帮我清理,一边笑:“你看你,出门玩得这么不小心,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给人笑话呢!”我也只好不好意思的笑笑。我的外婆,哪怕是一把年纪,爱唱歌,爱跳舞,爱穿精致的衣服,生活一点儿不马虎。
美的教育,在我生命中留下印记。
“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年年都看外婆去,不怕山高路途遥。”
病房里的外婆,身上插满了管子,一脸憔悴,一脸痛苦,病床旁堆积如山的药水瓶很是骇人,真是难以想象外婆是怎样坚持过来的。我轻轻地走进病房,她立刻收起痛苦,笑盈盈地看着我,满脸的皱纹一丝丝堆拢,像金色的菊花那一卷一卷地在微风舒展,那消瘦的脸上只剩下满得快溢出的温柔:“我孙女来看我啦……”她轻轻地跟我说着话,仿佛在宽慰着我,不要担心。
不怕山高路途遥啊,然而如今灯已灭,路也到了尽头。
我时常想念外婆那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何时能喊我一声“好宝宝”……
【篇二:做不倒翁】
不倒翁,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玩的玩具之一,我喜欢把它们一次次推倒,又看它们一次次站起来。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大多都不知去向了。最近,我灵机一动,为何不自己做一个不倒翁呢?
说干就干,我找到材料,开始了第一次制作不倒翁。可它远不如我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不久,正当我往它里面塞橡皮泥的时候,事故发生了,我的手一滑,鸡蛋便滑下了桌子,“粉身碎骨”了。我望着它“遍体连伤”的“尸体”暗地攥紧了拳头,发誓:我一定要把不倒翁做成了,不然我就不姓鲁!
我又开始做了,这一次我可是非常小心,可是直到我用橡皮泥把鸡蛋都装满了,它还是没站起来。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便去请教爸爸,爸爸说:“橡皮泥的重量太轻了,要用稍微重一点的东西,还要把它固定在鸡蛋下面,这样,它才能立起来!”
这一次,我干脆坐到地上做了,做什么都是小心翼翼、一丝不苟的。因为已经有两次经验了,所以我驾轻就熟地在鸡蛋上磕了一个小洞,在一只筷子的帮助下,我把蛋清和蛋白倒在一个碗里,把剩下倒不出来的蛋清和蛋黄冲洗掉。拿着空壳小心翼翼地回到书房里,生怕把蛋掉在地上弄碎了,回到书房后,我采取爸爸的建议,不用那么轻的橡皮泥球,而是用更硬、密度更高的美术课上专用的泥,把它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进鸡蛋里,再用橡皮泥固定,我来试一试它是不是固定住了,结果发现已经差不多好了,我欣喜若狂。接着我把重新调整了一下,又拿了一些橡皮泥来固定。终于让它“不倒”了,我特别开心。然后,我画了两只呆萌的大眼睛,一个可爱的小嘴巴,又找出来一个以前我围巾上的绒球,当作它的头发,正好盖住我磕的小孔,接着给它做了一套小裙子,还给它扎了头发呢!望着我的作品我真是太高兴了!
通过这次做不倒翁,我知道了人生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勇敢地去面对,并克服它,就一定会尝到成功的喜悦。
【篇三:乡间美景】
阳光琐碎,扑个满怀,脸上似乎还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真美。——题记
寒风乍起,似乎世界都变得冷清凉风毫不客气的窜入衣服里,好冷,不由的想到了家乡的温暖,那还是小时的记忆呢!
家乡是一个著名的“山市”,周围这些连绵不绝的山谷将家乡满满的包围起来,好像与世隔绝。我被这山深深的吸引住了,远远望去,山体流畅的线条映入眼帘,那优美的体型真如仙子一般婀娜,忽上忽下,有一种身临海边的感觉,海鸥在尽情鸣叫,浪花也一浪接一浪的拍来,击打在沙滩上,而我此时在沙滩上晒着日光浴,望着净蓝色的天空,心里无比舒畅。忽的被一阵风吹醒,又继续陶醉在山的美妙中。天空偶掠过几只不知名的鸟,只觉为这番美景增添了些许情调。山体上栽着些树,可干秃秃的它们让我心底忽涌出凄凉之情。我家乡的山,坚强的挺立在那里。
视线从山上向下转移,停留在了一棵已落光了叶子的白杨上,干裂的树皮,毫无生气的枯黄,与夏日的它形成鲜明对比。那时,绿叶爬满了它的枝头,而鸟儿也常常光顾于此,树干因雨水的滋润而显的健壮无比,裂纹在此刻好像都已模糊不清了,只是感觉面前这棵树的高大。阳光透过嫩叶照射下来,在巨大的树荫下布上了点点光斑,我呢,总爱与几个要好的伙伴一起在树荫下游戏。蝉鸣,嬉笑,追逐声混为一体,竟觉得依旧动听。那时夏日,白杨树下是我最好的游乐场,而这一棵白杨树也在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中渐渐长大。
再近,更近些,便到了脚下这条土路上。这条路,我走了五年,原本松弛的土壤已被踏的很结实了,但凹凸不平,走起来总有一种跳跃的感觉。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总是会拉上小伙伴们来这里玩泥巴。用水把干燥的土浸湿,再用手稍稍揉一下,便可以玩了。我们女孩子总喜欢加一些花草进去,做各种料理,而调皮的男生呢总是把泥巴包成一个个小泥球用来“打仗”,记得当时几个小朋友在这里玩得特别开心,而路过的行人们总是躲着走,“平安”经过后又回头微笑,大概是笑我们的天真可爱吧!那时,泥巴战也是我家乡的一处独特的景。
时过十载,家乡可能早已变了样,而那份感动却依旧存我心,因为那时的快乐,因为那时的无忧,因此,感动。
【篇四:埋在时间深处的记忆】
我径直冲入那道小巷,弯弯拐拐的到达那片泥地。
这是我的童年,被时间掩埋的那个泥童年。
不知为何,正在发呆的我,却被阵阵泥香牵走了思绪。
我径直冲入那道小巷,弯弯拐拐的到达那片泥地。伙伴们早已就绪,正等待我一同打造一个个泥物。
被和了水的泥巴在手与手的摩擦间成了一座座精致的雕品,或是一条狗,或是一桩房,或还是一滩泥。也不知是哪个倒霉人,被一团飞来的泥球毁坏了辛苦的杰作。接下来,便是一场无休止的泥战。伙伴的大笑与泥巴发出脆响,荡漾了整个蓝天。在一碧如洗的澈天下,一片泥污的孩子,爽朗的笑声正夹杂其中,单纯的来回徘徊。
尤其是雨天,我们总爱三三两两结伴去河边,用双手筑成一座座堤坝、一座座桥梁,挺立在河岸上。后来,我们散了,归家了,它们却依然伫立,也不知在守护什么。
最喜欢夏天,太阳炎热,则捏成小泥粒,不一会儿就干硬了。我总爱塞满口袋,躲在暗角,对不知情的伙伴打上一下,也常常去戏路人。更爱惊扰钓鱼者,将泥子打下水面,再一溜烟跑掉。那些洒落在各地的泥粒就如同时光的残影,每找到一粒都欢喜无比。
春天也不错,疯累了,便就地躺下。松软的泥地舒服无比,阵阵泥香又令人流连忘返。时常,就地睡上一觉,毫无顾忌。醒来时,常为黄昏。泥地被映成夕阳色,更令我依依不舍。直到听见外祖母呼喊,才渐渐离去。
后来,长大了,爱干净了,不再与泥打交道,更不曾再闻到泥土的清香。
但是,不会令我忘记的是:
“我的童年是泥做的,与泥和在了一起。”
或许,仍有一天,那片埋在时间深处的泥依然会重现,那片泥依然会在手上,粘得很紧,很紧。
【篇五:做陶艺】
今天,晴空万里,太阳照在身上火辣辣的,真热啊。方宇涵邀请我们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去东瓯智库做陶艺。
我们到了陶艺馆,首先我看到架子上都是各种各样、色彩绚烂的陶艺成品,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做。我就坐到座位上,等待老师的指示。第一步,老师叫我们把正方形泥块揉成一个球状的,我时轻时重,不一会儿就把它揉成了一个椭圆形。第二步,老师叫我们把揉好的泥球放在旋转的大圆盘上两圈以内,然后,我按旁边的开关,它就转了起来。第三步,老师让我们先沾点水,然后用手扶着泥球,像捏东西一样捏进去,它就变高了。接着我想,杯子不是中间需要空出来装水吗?所以,我往杯子中间按下去,按到底下,感觉快要按破了的时候,我就停下来。按着自己的想法,我慢慢地做出了自己现象中的样子,它有模有样,特别精致。最后,我们找了一些泥,捏得细细的,做了一些小动物和花,并贴在我的杯子上。
终于做好了,我非常高兴,并期待等这个杯子干了后给它上色。我相信肯定会非常漂亮。
【篇六:今夜无眠】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有许多让你无法入睡,让你回想到天明,当你回想起时,你会哭会笑,会快乐难过。不过那都是美好的回忆,在记忆深处的回忆。
躺在松软的床上,回想着小时候上学的时光,当看到放在瓶里的小泥球,我便想到了一场关于泥土的“战争”。
那是一个温暖的秋天,我和小伙伴在田埂上玩,突然看到有一个老奶奶在刨土,我的脑袋瓜里便跳出一个念头来,想着便说:“要不我们来玩泥巴吧!”小伙伴们也随声附和着,于是我们便开始挖坑,掏泥巴揉成球,不一会儿不知是谁说我们来一场球战,看谁会赢,这个新玩法让我们好奇,便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玩!”接着大家各揉各的泥球,装备一新,大战在即,大家的泥球都堆成了一个小丘,开始了!开始了!左一个,右一个扔的不亦乐乎,你扔我,我扔你,谁被扔中了,衣服上就会有一个泥印,笑声充满田野,有许多人都驻足观望,脸上都带着淳朴的笑容,有些干好农活的老爷爷坐在树荫下,喝着茶看我们扔泥球。“咻”的一声,一个泥球从我的脸颊边飞过,把我吓了一跳,再望过去时,小石正望着我笑,还做了一个鬼脸,我那时火气一下就上来了,当场推了两个泥球朝他的脸砸去,右手扔出去时左手也没闲着又拿了两个朝他砸过去,结果小石躲过两个,见又有两个球向他飞过来,他闪了一个另一个却从他的左脸边飞过去,擦出了一条泥印,他再用他那双泥手一擦,一个花猫就来了,看得我笑个不停,看我笑成这样,其他人也没心思扔了,都跑过来问我怎么了,我笑到话都说不出来了,用手指一个劲地指着小石,他们顺着我的手指看过去,小石正一脸茫然地看着我们。小石刚想走过来,调皮的小倩便在他面前的小水沟里扔出一个泥球,小水沟里的水溅到了小石的脸上,脸上和着泥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整个一落汤鸡啊!看的好不容易停下来的我又笑了起来,这次我们都捧着肚子,因为笑得有点过头,所以肚子有些痛。小燕便说:“好了,我们都回吧!”我们都点头,毕竟在不知不觉中太阳已快落下,天边留着一道霞光,我们的游戏也结束了。
今夜又是不眠之夜,想起这些便望向窗外那些已变成葡萄棚的田野,心里涌上一股失落,以后再也不会有这种机会了。这些调皮的开心的难忘的笑,会停留在我们心中,不是吗?想起这些早就睡意全无,只是静静地看着那田野,那有我美好回忆的田野。
【篇七:捏泥人】
今天,我们在学校里捏泥人。
今天美术课,老师说要捏泥人,说着就像变魔术一样,从后面拿出三、四个泥人,这些泥人是可爱的小兔子,凶猛的老虎,聪明机智的狐狸和蹦蹦跳跳的袋鼠。老师教了我们一些方法以后,大家就开始捏了。我先把我的软泥分成四段,取出肉色的一段,把它先用手掌像搓汤圆一样搓成一个大球,再把大球拍几下,使大球变平,一个又扁又圆的身体就做好了。我又拿了一段同样颜色的软泥,把这一段搓成球,安在身体顶上,就成了一个圆乎乎的脑袋,再从另一段白色软泥中取下两个米粒大小的泥球,用两个大拇指搓,搓成一双小巧玲珑的眼睛。再扯下一点肉色的小球,把它捏成一个鼻子,还用牙签在鼻子上穿了两个洞,鼻子也做好了。我再用牙签在脸上划了一条弯线,泥人的嘴巴就这样做好了。这时,一看,就是一个笑眯眯的小脸蛋了。然后我开始做最难做的耳朵,发现耳朵做出来以后要么大,要么小,非常不好把握,最后经过百般努力,我终于弄出一对黄色的耳朵,其中,有一个较小的耳朵,我无可奈何,只好将就着安上去了。我把另外两大段分别做成了两条绿色的腿和两条红色的手,安上去了。
老师经过我时,看到我捏的彩虹人,色彩缤纷,还夸我说:“你真有创意,别的小孩都没有你捏的好,也没有你的颜色丰富,你真厉害!“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篇八:有趣的陶艺】
“陶瓷是怎么做成的?陶瓷是哪个国家创造发明的?就在今天我与陶瓷来了次亲密接触。
首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来到了古味十足的展示区。在这里有做工精致的盘子、碗、勺子、杯子……最令人高兴的是,我还看见了冰裂纹的陶瓷,简直是大开眼界。
在现场,工作人员还让我们亲手制作做陶瓷呢!我的心情异常激动。
刚开始,工作人员让我们把泥块揉成一个圆球,我使劲地揉泥球,就像面包师傅肉面团一样。由于这泥块比较硬,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出一个歪七扭八的泥球。之后,工作人员教我们使用机器:“十”是开启,“一”是关闭。我把泥球按在机器上,开启机器。我用手沾点水,再把大拇指往里按,快到底部时,再慢慢往旁边按。但是这家伙比较“娇气”,我们得温柔对待,按到成型之后关掉机器。但我的作品似乎不大美观,不过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我的作品来了个大变样。最后烤干就算大功告成啦!
虽然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小麻烦,比如:水放太多了粘粘的,一点也不好成型,做好了的碗很容易变形倒塌,但都被我克服啦!
陶艺还真是既好玩,又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