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香丸相关作文

【篇一:让我说声谢谢你】

我爱极了端上一盏清茶,尽享静谧时光的感觉;爱极了捧着一本诗词集或是一本古典文学,享受沐浴在阳光下的温暖。于以前的我来说,这可是十分讨厌的事。

我以前并不爱诗词曲,也不懂楚辞骈文,更不喜欢杂剧折子戏,对这些中华传统文化漠不关心。社会的熏陶让我更爱所谓的儿童文学,我更喜欢沉浸在欢快的故事中,迷恋起伏的情节。

于是初中后,便开始不知所措。什么《红楼梦》?什么《镜花缘》?什么《儒林外史》?我完全未曾接触过,甚至未曾听说过的书都摆在了我的书桌上。实在不耐烦那些枯燥文字的我,偶然间遇见了你。

你藏于一本《宋词鉴赏》中,带着你的忧、你的愁融入了我的心中,泛起一阵墨香。只是跟着你的韵律轻哼一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便无法克制地爱上了你。我爱你,爱你轻倚门边,忧愁凄切地吟起“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语便传诵千古;我爱你,爱你一身素衣轻薄,独上兰舟,唱起“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我爱你,爱你慵懒起身,斜倚床头,却无法忘怀地叹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浅忧。你字字如环,句句扣心,将你的情你的思化为墨香,刻在我心头。

多少次梦中与你相遇?你云绾素钗,一袭青衣薄淡,手持一把竹伞,凄凄与我同行。一处别院,几朵闲花,你悠悠念起了年少时自己的青涩。那抹“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少女身影,是你吗?却又见你水袖翩翩,衣袂飘飘,独立于江岸,遥望远方。无法忘怀你清丽的身影,立于枯败的庭院;无法忘怀你系发挽袖铺纸研墨,存下的惆怅;无法忘怀你立于时光静谧处,眉清目秀,倾泻着你的心绪,或喜或悲。

因为你,我开始接触并尝试领略那些古典。我开始品味不同人的见解、不同人的想法。我在“大观园”中领略冷香丸的清香;我在《风筝误》中与娇娘共同哭泣;我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感受李太白的豪气;我也欣赏柳永提笔写下“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名句……

因为你,我开始欣赏古典文学;因为你,我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因为你……

让我说声“谢谢”!谢谢你为我打开了这扇文化的大门,让我领略了古诗词之美。

谢谢你!李清照!

【篇二:我看薛宝钗】

前段日子,老爸义正言辞地说要我把《红楼梦》古文版看完。我没搭理他,猜想可能又是“茅台”喝多了,可第二天,他将这一切付诸实施,并以批判的语气说:“《红楼梦》都没看,我看你文科别学了!”没办法,只好抱着极不愿意又不服输的态度翻开了这本享誉世界的中国名著。这不翻还好,一翻我便疯了似的扎了进去。

可是,喜欢归喜欢,不满的地方我还是要提出来。

翻阅各部关于《红楼梦》的书籍,总是千篇一律的“林褒薛贬”。其实宝钗不比黛玉差,今天,我就要为她翻案。

她姓薛(雪),住的地方像雪洞,吃的是冷香丸。可爱的是,身上却挂着把金锁。在群芳谱上,宝钗的签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她不会像黛玉那样时哭时喜,多愁善感,她善于交际,却喜文静,素雅的氛围。

《红楼梦》中曾这样描述她,“只见她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又呆了”可想而知,在美貌上,她不亚于黛玉。

有一套“金陵十二钗”的邮票,上面有“宝钗扑蝶”和“黛玉葬花”其实这是对两个人的能力,性格和价值观的最好体现,黛玉只会葬花,只懂得悼念死的东西,挽留往昔的美好,年纪轻轻就对未来不抱希望,这样的人生命有意义吗?可宝钗不同,她会扑蝶,她懂得捕捉活的东西,她相信未来,憧憬未来。

林黛玉尖酸、挑尽了贾府人的不是,可湘云她挑宝钗的不是时,她只能说“当然不敢”。其实我看,她是不能吧!宝钗有才,且胜黛玉一筹。她深知贾母的看法“女子无才便是德”便深藏不露,但一露便一鸣惊人,在哥哥入狱后,宝钗一生主持薛家大局,这点,黛玉岂能及之。

大多数对宝钗的损贬之意无非就是虚伪,这也要看她办事的出发点和价值观呀!你们把太多的主观感情都放在了黛玉身上,而宝钗和黛玉是唱反调的,当然不令你们喜欢了。

可有一点你们是否有注意过,宝钗在《红楼梦》中被认为是个反面人物,一个受人唾弃的人物。可作者在全书中从未直接或议论性的挑宝钗不是,只是有时借着疯颠的宝玉而小骂几句。这点,在小说中是鲜有的。

所以,各位同仁,听过小女细细一评,是否愿意再去品读《红楼梦》改变一下主观思想。其实,宝钗是无可挑剔的!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