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相关作文

【篇一:思考的魔力】

亚里士多德说:“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由此,思考是我们一生,抑或是说每天都务必做到并且做好的事。当然,除了训练并获得思考这项能力之外,我们还应懂得它独一无二的魔力——使无知的人挣脱愚昧的束缚,在科学和智慧的海洋里傲游;使整日浑浑噩噩的人懂得生活的真谛,获得前进的动力……

成为自己最重要的手段——思考。

必然和偶然,这两个司空见惯的词语之间,常被认为有着本质的不同:必然,是一定会发生的;偶然,则是偶尔会发生的。准此,二者大相径庭,但真的是这样吗?必然之所以成为必然,是因为有其确定的原因和确定的结果;但偶然难道不也是这样吗?——既然已经发生了,哪怕是偶尔发生的,那么必然也有其确定的原因,而既有确定的原因又有确定的结果,难道不就是必然吗?至此,必然和偶然之间的界线已经消失。偶然并非一个实存的概念——它只是一种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欺骗。人们经常以“偶然”作为自己犯错或失败的根由,为自己开脱,或者说辩解,但这事实上不过是无知的自我欺骗而已——“无知即罪恶。”苏格拉底如是说。

如若我们像墙头草一样“随大流”,不去进行有别于俗众的独立思考,那么,我们就不会涉及,抑或是说意识到必然和偶然之间事实上相同的关系——“偶然并非实存,它仅仅是我们不愿承认的必然”。准此,我们有了异于众人的思考,使自己的思想不被无知左右,成为那个真正的自己。——这就是思考的魔力。

接下来不让我们从“自己”这个概念出发,做进一步思考:自己是谁,从何时存在?人,并非是从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才开始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而是要向前无限追溯的,因为决定人的因素——基因,并不是从父母开始的,而是要向前无限追溯,换言之,从基因诞生的那一刻起,未来所有的人就都已经开始成长或被塑造,因为基因是不灭的。进而思之,对于恐龙的灭绝,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呢?——并非是因为行星撞击地球等的外力因素,而是决定恐龙是恐龙的基因死了。

成为天才的重要之途——不间断地思考。

尼古拉•特斯拉是众所周知的发明家,他一生有超过300项的专利发明,11次拒绝诺贝尔奖。他拒绝领奖的行为与“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故事中子贡不领回赎金的行为表面看如出一辙,实则相差千里。“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故事中,子贡不领回赎金的行为,因为只是考虑到了自己的品行,而没有考虑到那些依然在外个人做奴隶之人的福祉,使他们失去了获得自由的机会,是应该受到众人鄙夷的;而特斯拉撕毁专利证书、不领奖金的行为则与之不同,他是为了整个人类的福祉,并且告诉世人凡是真正伟大的科学家都要知道自己真正需要并在意的是什么——有利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的科学事业,而非金钱。特斯拉说:“如果思考在人们看来也是一种劳动的话,那人们夸我是世上最勤快的人,我觉得一点儿也不为过,因为我一天的时间几乎都是在思考中度过。”当然,也正是因为他天马行空、不受约束的思考,才会说出“我可能是个游手好闲者,当工作被定义成在特定的环境下,依照严格的规则完成某项特定任务时”的名言。霍金说:“我即使被关进果壳之中,仍然以为自己是无限空间之王。”

“世界上有两种力量最让我敬畏,一种是思想,一种是剑,长久来看思想战胜剑。”拿破仑如是说。思考到底有多大的魔力?——在人类没有事实上穿越宇宙之前,思考的翅膀已经带我们从宇宙的边缘飞了回来。

【篇二:礼不可废】

颜元曾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可见“礼”的重要性。

从周公创建礼乐以来而使国家得以安乐,到“五经”中《礼记》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无不说明着“礼”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必要性,它超越了历史,跨越千年来到现代社会——一个飞速发展的年代。但是礼仪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新闻中,国家元首会面时,哪一个不是面带微笑与对方握手问候呢?无论国宴家宴,你有见过哪个人翘起“二郎腿”,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呢?那岂不可笑!

由此可见,礼仪所表现的是这个现代社会的形象,是一种文明。人们见面问好或者在公共场所对个人行为的克制,就是一种礼仪。人们对个人行为的控制力越高,也就表示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

不仅如此,礼仪还表达着个人的修养与魅力,是对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评价标准。看孔子生前,尊师重道、亦为人师表。他曾为自己的老师服丧,这是他尊师;他教化弟子三千,这是他重道。在孔子去世后,子贡为他守墓三年,这是对他为人师表的肯定,也是他个人魅力的彰显。孔子之礼在于他的身修,子贡之礼在于他的心泰,历史早已证明,他们是因有礼仪而名芳千古,教化后人,无论时代怎样变化,他们的存在都给人以启示与震撼。

既说礼不可废,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礼,即礼让他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得到他人尊重的目光。当流水路过山石,它懂得避让而能顺河奔流向海;当山石遇上流水,它懂得礼待流水,只是静静等待流水离开,并不阻挡,因而他能屹立不倒,不至于被愤怒的流水冲走。他们相互礼遇对方,因而创造了山与水的性格,引得迁客骚人为此着迷,竞相描摹。

人亦如此,若是有阻碍自己去路的,大可微微一笑绕道而行;若是有吵闹自己安静的,何不同样一笑,任其在自己身边。这样的礼让既是修炼自己,同样也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提醒他人,还能赢得他人的礼待,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当今社会正不断发展着,但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我们永远不可摆脱礼的“束缚”那么,那么,就把礼仪深植心底吧,让自己成为一个泰然有礼的人,并感染身边的人,长此以往,何愁家不大,国不昌!

【篇三:微言大义,了悟人生——读《论语》有感】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假期虽短,可读罢《论语》,孔子的一言一仍在我脑海中浮现,久久不能抹去。

我最喜欢的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自己和他人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可以这样说,忠恕之道是孔子发明的。子贡曾向孔子表达过两点愿望:我不想别人强加于我,我也不想强加于别人。孔子当时就在子贡头上浇了一瓢冷水:“子贡呀,这不是你能做到的。”如果从个人来讲,要想成为一个仁人君子,就应该从“忠恕”之道入手。“忠”道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习惯,但有些原则不一定为他人所接受,一个善于处世的人,应该本着尊重别人个性习惯的原则去适应化解,不能接受别的人的人说明自己也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应学会由人及己的方法。如果这样,就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这是指在对待仁的问题上,即使是老师,也可以不与他谦让。孔子和儒家十分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生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不过这是在一般情况下。而且,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用谦让,这是实现了把仁德摆在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标准。

孔子对教育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传授知识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还领会不了的时候,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但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如果不能由此推知出另外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这是孔子有名的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孔子不喜欢灌注式的教育方法,那是把学者看成消极的接受者。他强调,施教者要循循善诱,学者要积极思考。启发式的教育原则,乃是在学者有了迫切的求知愿望时,也就是他急于要做却做不成功,急于要说却说不清楚的时候,才给予开导和启示,使之主动进行深入思考和反复试验。

在不知不觉中,我已读完了《论语》,看似简单的一本书,竟蕴含着如此巨大的智慧。通过读《论语》,我仿佛穿越到几千年以前,也成为了孔老夫子的学生,坐在学堂里,听他讲解人生的真谛……

【篇四: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恕”

假设一个两千年前的场景,子贡问名满天下的老师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这是一个称得上有些刁钻的问题,天下的道理纷繁复杂,每个人心中坚守的道义都不相同。孔子游历各国讲学,每天每日也都在不断学习改进。如今却让他用一个字总结出让人可以终身信奉的信条,其实也是用一个字凝练出孔子所坚持的儒学的核心。没看后面的记述前,我会觉得这个字是“仁’或者是“礼”因为这个是后人总结出的孔子思想的核心,但孔子本人的解答却是“恕”。

最初听到这个答案,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宽恕,宽容,我想到了孔子的以仁治国,那这个字应当属于他的仁字范畴。但是课本上更多的解释却倾向于指对人应仁爱宽厚,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思想在论语中出现了不只一次。孔子在评价最贤德的弟子颜回时便提到了他的不迁怒。这种思想看似简单易懂,实践起来是无比的困难。特别在如今的社会中,人们的内心十分的脆弱,每当遇见什么事情时,总是去逃避谴责,去寻找自己内心的避风港。似乎将自己用厚重的盔甲包裹起来,对外界的一切充耳不闻,便能离开那些焦虑肮脏的世界。孔子的世界便是这样的,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各国诸侯忙着富国强兵,剥削百姓,给百姓以沉重的赋税徭役。也致使无数能人贤士心灰意冷,归隐山林。

但是孔子,正是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勇敢走出,直面肮脏与灰暗。春秋时期大事连连,胜迹处处,而它最高的光辉却闪耀在无数个破败的泥路上。孔子也曾向往入仕,却遭到奸人的陷害离开朝堂。他不迁怒于朝堂,更不迁怒于时代,他原谅这个混乱的国家,并用自己一颗永远赤诚永远热烈的心去改变它,至死不渝。

孔子的思想影响着整个中国,和华夏血脉永远的熔铸在了一起。但在两千年前,他也仅仅是一个平凡的老人。我是从他与子贡的对话中开始了解的论语与孔子,他悠悠然的道出的恕字,却包含着无限的未来与力量。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连,这其中有太多的力量等待着我们的学习。

【篇五:我们的社会责任去哪里了】

支持着这个美好社会的,不仅仅是各种各样国家机关的努力,更多的是人们一直在坚守的着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

小的社会责任是环卫工人手中的扫帚,大的社会责任是国家领导人掌握的职权。大的社会责任往往暴露在人们的监视之下,而小的社会责任却往往被人们忘却,甚至于明明知道却都不愿意去承担。

社会责任不是一个人去履行就足够的,而是需要全社会的人一起去践行。

在春秋时期的鲁国,有这样一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其他国家看到了在外为奴隶的鲁国人并把他赎回来,就可以到国库中去领回自己所花费的钱财。孔子的弟子子贡赎回了一个在外给人当奴隶的鲁国人,但却没有去国库领回自己的钱。作为一个有头脑的商人,子贡自然不会缺这些钱,并且是出于好心减轻国家的负担,但孔子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全鲁国的人都会以子贡的行为为典范,而其他的鲁国人却未必都能像子贡一样富足,如果他们也像子贡一样不去国库领回自己的钱,就会使自己蒙受损失,而如果他们前去领回自己的钱,和子贡比起来又会觉得自己的品行有亏,因而最终选择不赎人;如此,那些已然在外给人做奴隶的人就永久地失去了获得自由并回到家乡的宝贵机会了。

当我们赞叹孔子的远见卓识时,却不能不想到子贡之行为所导致的社会责任的崩塌,尽管他是出于好心。我们的社会责任是怎么丢失的?很大程度上,难道不是只见小我不见大我造成的吗?尼采说:“伟大的自我意识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人类。”

我们帮助了别人,却不要求别人的回报,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受助者社会责任的丢失,使受助者以为接受他人的帮助乃理所当然,从而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子贡去领回自己所花的金钱,难道就仅仅是为了自己吗?难道不是为了使那些在外面给人当奴隶的人将来有一天能获得自由回到家乡吗?收下别人的谢礼并非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教化社会;同样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及时给予答谢也并非是为了自己,也是出于对教化社会的考量。

焉知不是不求回报的“助人为乐”助长了“碰瓷”现象的发生?那些心安理得“碰瓷”的人,他们是怎么想的呢?难道不是,你帮了我,你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感到快乐吗?你帮了需要帮助的人,他要给你谢礼而你却不收,这看似值得称赞,实则破坏了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为了社会秩序的井然有序而存在的,如果我们总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总是以小我的格局看待这个社会,那么我们又如何塑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呢?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