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生活中的小窍门】
为了让我们增长知识,各种各样的百科全书被摆在了书架上。但生活其实就是一本很好的百科全书,放下书本去观察、学习生活中无穷无尽的知识,更能让我们亲身体验到知识的奥秘与乐趣。
我国的科学家沈括从小就善于观察生活,当他读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始”时便感到奇怪:桃花四月时不是已经凋谢了吗?为什么诗里说“始盛开”呢?想到这,他就穿上外套,去山上寻找答案——原来山上的气温比较冷,因此山上的花就开得晚了。沈括正是靠着这种善于观察生活事物的精神才写出了巨著——《梦溪笔谈》。
记得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卤鸡蛋。我们卤的是小鹌鹑蛋,蛋太小不好剥,妈妈就把鸡蛋放在冷水里泡,然后鸡蛋很快就被剥开了。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鸡蛋泡水里就好剥多了呢?妈妈告诉我是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我突然想到之前在百科全书里也看到过关于热胀冷缩的知识,印象不深,这次亲身经验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活真是一本好的百科全书!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一定能找到生活中隐藏的知识,就一定能拥有一片广阔的知识天地。
【篇二:《大林寺桃花》之谜】
他,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创作了《梦溪笔谈》。他就是我国北宋的大科学家——沈括。
沈括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他的勤奋好学是息息相关的。在他小的时候也是如此。一天下午,沈括正津津有味的读着唐诗,当他读到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时,沈括突然眉头紧皱,望了望院子里已经结果的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难道是白居易写错了吗?于是沈括带着疑问跑去问妈妈,妈妈听后,不假思索的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几天后,听说父亲要到深山的寺庙里去,沈括也根着去了。刚来到山脚下,一阵寒风扑面而来,于是沈括一马当先,迫不及待地向山顶跑去,一路上,尽管沈括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还是冷不丁打了几个寒战。突然,一片桃林映入沈括的眼帘,远远望去,整个世界似乎都是粉色的了,朵朵桃花绽开了笑脸。一阵微风吹来,那棵棵桃树宛如一群少女扭动着曼妙的身姿。沈括望着眼前这一景象,再想到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得多,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山上的桃花开得迟是因为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啊!解开了自己的疑团,小沈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赶忙拿起纸笔,记录了下来。
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沈括那样,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尝试去解答,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篇三:小沈括解大问题】
《梦溪笔谈》大家都听说过吧,那就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写的。正巧,语文书中有一篇关于他的课文呢,我给大家讲讲吧!
小时候的一天,沈括正坐在床上读唐诗,当他读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时。他不禁就纳闷了,为什么山下的桃花三月都谢了,山上的桃花怎么四月才开呢?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为什么相差这么远呢?他想:会不会是白居易写错了呀!又转念一想:古人都是实事求是的呀,不可能会写错,更别提流芳百世的古诗了。他眉头紧锁,左瞧瞧,右看看,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跑去问妈妈。妈妈笑了笑说:“你娘也不知道呀。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打算亲自去寻找答案。刚好,离家不远处有一座山。他跑到了山脚下,这座山青石嶙峋,高耸入云,小路参差不齐。即使这样,也阻挡不了沈括前去寻找答案的脚步。沈括一股作气,沿着小路跑到了山上。他跑得气喘吁吁,豆大的汗珠落了下来。恍惚间他看见了一棵桃树,那棵桃树开得正盛,一阵风吹来桃花像一只只粉蝴蝶,飞舞在树丛中,漂亮极了。沈括不禁看的入了迷,突然一阵寒风吹来,他打了个冷战。沈括若有所悟的说:“原来是因为深山上温度比山下低,才使桃花开的晚呀!
我们要向沈括学习,在平常的事务中发现问题。还有要牢记,真理往往是在经历困难之后才被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