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咬力相关作文

【篇一:说“萌”】

“萌”这个字对于“零零后”的我们来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萌”的适用范围非常广,不论几个月大的婴儿或者是年过花甲的老爷爷老奶奶们,只要你的行为和外表够可爱,够有知识有见识,还有刚发芽的植物都能称之为“萌”。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人们把“萌”称之为“可爱”呢?虽然我无法知晓,不过我家的“黄黄”和“小狼”却让我对这“萌”的“可爱”意项却有了更加形象深刻的理解。

我们家有一只“萌”宠,名叫“黄黄”,它很聪明,也很勤快,整天跑这跑那,还不到一岁。长得也小巧玲珑,尤其是它的那对“长寿眉”,一跳一跳的,逗得人们哈哈大笑,不过我就是纳闷儿,黄黄的毛色是金的,为什么要叫“黄黄”呢?叫它“金金”吧,哎呀,不行不行,这名字显得我太拜金主义了,对了,不如叫它“金星”吧!有一次出去吃饭,黄黄也跟去了,到了那里,它大嚼特嚼,狼吞虎咽,来者不拒,吃的小肚子像个大皮球,鼓鼓囊囊的,比它的脑袋还大,远远看上去,像一只肚子大脑袋小的小怪物,那个“大皮球”好几天都没有消下去呢!

我们家还有一只狗狗叫“小狼”。它是只德国黑贝,也是一只小警犬,憨憨的有点傻,也很懒,连吃饭也要趴着吃,刚刚一岁。听说德国黑贝的撕咬力是世界上所有狗中最强的!怪不得我自行车上的那蹬子被它咬得像麻花一样。

夏天,家里小园子里的花开了,吸引了大批果蝇和蜜蜂来,小狼见了,整天在花儿旁边追苍蝇,百分之八十致死率。我不得不佩服小狼的眼力呀!但它也会失误的,一不小心咬死一只蜜蜂,也许是蜜蜂肚子里的蜜吸引了它吧,所以它就改行抓蜜蜂了,却不知“厄运”悄然降临。一天早上,小狼依旧在抓蜜蜂,但这一次它却被蜜蜂蛰了,疼得它“嗷嗷”直叫。可是就在这时候,一锅鲜美的甲鱼汤端到了它面前,小心翼翼的用牙齿钩住一块肉,细嚼慢咽的吃了下去,还不忘哼一声。那样可怜巴巴的样子直让人想发笑。

最后,我衷心祝愿诸位老师和同学也越来越“萌”哟!

【篇二:国宝大熊猫】

大家好!我叫大熊猫,你们可能在电视和动物园里见过我,我可是全界公认的自然遗产和活化石。熊是我的亲人,小朋友们喜爱的“熊大”和“熊二”可能都要叫我“老祖宗”了。

大熊猫的样子憨态可掬,身形肉嘟嘟的,像极了一团肉球;身上毛茸茸的,如同穿上了一件黑白相间的羽绒衣;一对眼睛虽小却有着又大双黑的眼圈,仿佛戴上了一副墨镜似的;两只黑耳朵直立在圆圆的脑袋上,犹如女同学的头饰,太惹人喜欢了!

大熊猫最爱吃的食物是竹子、竹叶、竹笋。小时候的它们活泼好动,随着一点点长大就会越来越懒惰。平时吃东西的时间是走路时间的一百八十倍,所以才会吃成一个大胖子。不过也称得上是一个“最灵活的胖子”,因为熊猫还是爬树高手和游泳健将。

可爱的大熊猫是我国的“外交大使”呢!我们的国家把珍贵的大熊猫租借给其他的国家,大大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友谊。另一方面,大熊猫更是我国特有的“活化石”呢!大约在八百多万年前,大熊猫已经存在这个地球上了。后来经过长期的进化和自然环境的改变,许多物种都在逐渐灭绝。大熊猫却克服了重重困难,坚强的生存下来了,所以大熊猫绝对称得上是“活化石”!

大熊猫有可爱的一面,同时也有生气的一面。生气的时候如同凶猛的猎狗一般,让人害怕。它的撕咬力是地球上生物中的第五名,把“美州豹”都远远的甩在后面了。

我喜欢大熊猫,不仅是因为它憨态可掬,更因为它象征着和平与吉祥!

【篇三:神奇捕鼠夹】

人类一直探究着世间万物的种种特点,并用它们的特点做了许多发明创造。

假期里,爸爸妈妈带我去海洋馆看鲨鱼。我发现鲨鱼的牙齿非常尖锐,就像两排小钢钉。当它游到我头顶上方时,我被吓得眼睛都不敢睁开了。

后来,我了解到,鲨鱼的牙齿不像人一样只能更换两次,它的牙齿是可以无限次更换的。它有5~6排牙齿,撕咬力更是人类牙齿的300倍,能把一根很粗很粗的铁棒咬弯。

有一个夏天的早上,我去阳台上浇花。突然发现一只小老鼠被夹死在阳台的窗边,可能是爸爸因为昨天晚上下雨去关窗的时候夹死的。老鼠是四害之一,它会偷吃厨房的食物,会咬破衣柜里的衣服,还会传播病菌。如果我能发明一种捕杀能力强的捕鼠夹,那就是为人类作贡献啦。我忽然想到了鲨鱼那尖尖的牙齿——鲨鱼的牙齿这么厉害,如果我们可以利用它的这个特点,就可以发明出这个厉害的捕鼠夹了。当老鼠路过这个隐蔽捕鼠夹的时候,就如鲨鱼吃小鱼时,张开嘴巴,小鱼就像被吸进了黑洞,瞬间就被吃了。而老鼠是被捕鼠夹上的“吸鼠力”吸住,并被鲨鱼牙齿一样的“尖牙”直接杀死,然后通过一种消化装置,将其分解,并将其消化后产生的养分传递到泥土中,加以利用。这样,我们既能灭杀害虫,又能在肥沃的土壤中种植瓜果蔬菜,真是一举两得呀!

我相信我的这个捕鼠夹一定会得到很多人的推崇和喜爱。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等我长大了,我就去把它发明出来!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