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能行】
“我不行的,我不行的!”从小,我就胆小怕事,不会轻易跟人吵架,也十分害怕失败,不敢尝试。不过,有一件事改变了我。
我是从三年级开始自己上下学的,别以为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至少对于方向感极差的我来说,十分困难。
一天,爸爸对我说:“你已经长大了,上下学该自己走了。”爸爸的话一令千金,我只得服从。爸爸从房间里拿出了一张白纸和一只铅笔,让我画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图,我努力地回忆着家和学校的方向:家在东北方,学校是西南方。嗯……,应该先向前,再向左,再向前……对的吧?事情竟然出乎意料的顺利,我画对了!
但几天后的实践泼了我一头冷水!我从家里走了出来,不一会便来到了马路口,这时,我面前出现了一道选择题:A。往前走,B。往左走,C。往右走,到底往哪儿走呢?我蒙答案似的,往左走了。唉,一步错,步步错!当我意识到自己走错了时,已经走了很远了,最后甚至走到了我们学校的寒山校区!
一阵慌乱之后,我平静下来,我决定按原路返回。我回忆着:先经过一排红房子,再走到枫桥路,然后沿着直线一直走,最后经过一个房产中介,在路口的红绿灯右转,直走……终于,我到家了。
休息片刻,我重拾信心,继续向前,先向左,过马路,右转直走,最后,我一步一步按着方向走,终于到学校了!
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我终于成功了!区区困难能奈我如何,我能行!
【篇二:总有离开的时候】
已经是八下了,毕业已经不远了,离开也不远了。踏进校门,默默地伫立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心情就像一片飘零的秋叶,漫无目的地飞舞。
想到以后整个班同学都走了,以后我们再也不会像从前一样整整齐齐坐在这里了,无法再感受着以往的一切一切,心绪难以平静。想到以后总有一天离开这个伴我三年的教室,不舍之情便涌上心头。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曾一直鼓励我们走得越远越好,可这时,我真的希望可以留在803班这个大集体。有时还暗地里怪自己多愁善感,总把这种不舍之情隐藏得很深,总觉得离开了学校就会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无依无靠。
两年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想像着我们这些不争气的孩子曾经在学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那么严格地要求自己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有时也曾疯赶打闹在课间乱串,要是一不小心撞到老师,可就麻烦了。这时,脸上便会自然地流露出一种自豪羞涩。久久地回味,心里甜甜的。
柳永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王维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都让人感受到一种离别时特有的意蕴。对情分的珍惜让每一个人都精心地呵护着每一份感觉。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从小到大我们会经历许许多多的离别,如果每一次都感极而悲的话,这离别就太罪恶了。离开了,我们不应该是断线的风筝,而应该是能够独自搏击长空的雄鹰,一次的离开只是为了我们更加的成功,更加的成熟,拥有更好的人生。
总有离开的的时候,我们应该在离开后,开始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向前看,美好的生活正在等待着我们。努力学习,努力奋斗,努力拼搏,不为别的,只为不负那老师孜孜的教诲,那同学深厚的情谊,那自己奋斗的岁月。
珍惜眼前的的人吧,不要到了离开的那一天才知道珍惜,少与老师顶一次嘴,少与同学发生一次争执,少与自己过不去,总有一天我们离开,何不对自己身边的人好点。总有一天要离开,不要太难过,离开只是暂时,以后当我们学业有成,事业有成再次相聚一定会更加美好。
不愿离别,但不得不离开,人生就是这样,每次离别,都会有一个新的开始。周而复始,永不停歇,总有一天要离开,珍惜现在,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