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第一天当小记者】
学校的运动会快要开始了,老师找了八个同学当通讯员,也就是小记者。
离运动会还有几天,老师叫我们回家在电脑上搜一下,看看大约怎么写。我回家搜了一下,懂了一些。
运动会今天就开始了!早上,老师发给了我们一人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通讯员”三个大字。我们一人又拿了一本本子,来写那些东西。我们每人拿了一本厚书垫着本子,就去了操场。到了操场,我们看见许多人都站在主席台下面写,也去那儿了。“你会写吗?”我和周婧几乎是同时问出这个问题。“听听他们怎么写的。”周婧指指站在主席台上的人。我听了,点点头。我才不想到头来一篇也没报到呢!那个人手里拿着几张纸在念。过了一会儿,周婧就开始写了。“赤红色的跑道上?”哦!我明白了,也开始写了。我发狠地写写写,却只读了一次。
下半场开始的时候,下着小小雨,却把本子淋湿了。一开始,我还以为下小雨就不比了呢,但还是让我们站在那里写东西。“不是吧,又是一个第三第四。”唉,看着班上跑步的同学们跑了好几场了,都是第三第四,没一个第一的。鼓励他们的也没少写啊,而且都报了,就这个结果。难道我不该写这些?“递一下。”“帮个忙。”下午还好,报了三四篇。不过虽然报了三四篇,但我们的纸还是湿了不少,身上也湿了一些。
真希望下场运动会不要下雨,最好阴天!运动会连续三天呢。
【篇二:我的同桌有超能力】
我的同桌上四年级,个子跟我差不多高,看起来普普通通,成绩也马马虎虎,在班上不怎么出名,可是她有一项技能让我大吃一惊。
有一天,我坐在教室里考试,看到同桌一直看着我的试卷,我很生气,用发在桌子一角的语文书挡在了我的试卷上,之后同桌还是在看我的试卷;我想:这次看你还怎么看到我的试卷。过了一段时间,试卷发下来了,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我的同桌错的题竟然是一样的。我毫不犹豫地报告给了老师,老师让她站了起来,可是她狡辩说:“我的同桌用书挡着,我怎么看到他的呢?所以,肯定是我的同桌看了我的试卷!”
“不可能!肯定是她看了我的试卷。”我说道,“是你!”
“是你!”
就这样,我一言你一语,差一点把教室给掀翻。就在我们俩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提议道:“要不然看监控吧!”老师话不多说,打开监控看了起来,只见监控里出现了两个人,老师将其放大,细看之后怒火中烧,指着我的同桌大声骂道:“你居然撒谎!”要知道,老师最不喜欢撒谎的同学了,一知道谁说了慌,就会非常生气。我的同桌低下了头。
下课了,被老师训了一节课的同桌出去玩了,我好奇地问道:“你为什么能在我把书垫在试卷上的前提下还能看到我的答案呢?”我的同桌把我拉到了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左顾右盼,悄悄地对我说:“这件事说来话长了,前天我在看书的时候,突然眼前一黑,前面不远处是亮的,我走近亮光处,我突然不能动了,一股力量挤压着我。过了一会儿,我睁开眼睛,这才发现我居然能透过墙看到了坐在沙发上正在悠闲地看着电视的妈妈和爸爸,还有说有笑地谈论着电视上的节目。”
“这么厉害!”我大叫道。
“嘘!小声点儿!”她着急地说道。
就在这时,“叮叮叮”上课铃响了,我们俩回到了教室。老师早就站在讲台上了,看着我们俩一同回到了教室,便问道:“你们俩去干吗了?下课找你们找了半天,怎么没有找到?”我先发制人,碰了碰同桌,意思是:你说。同桌没办法,说道:“我们约好了朋友一起玩。”老师也不再说了,继续上课。
经过一天的学习,终于放学了,从此,这个同桌的超能力让我对她有了一个新的看法,她不是一个普通人,虽然她用了这个超能力并没有做太多好事,但是还是让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篇三:爱的味道】
父母的爱,是无形的,却是有味的……
记得小时候,爸爸经常发火,让我非常害怕、恐惧,甚至想哭。而且,爸爸经常是因为一件小事发火的,所以我十分小心翼翼,生怕被他抓到一点错误。
三年级时,有一次在家里吃饭,我想说话,一不小心呛着了,爸爸便骂:“看到了吧?呛着了吧?叫你说话!活该!”说完,还狠狠地掐了我一把,我痛得有点想哭,心想:这是我呛着了,又不关你的事,干吗要掐我啊!多管闲事!吃完饭,我一个人坐在书垫的角落上,静静地一个人生闷气。这时爸爸过来了,我害怕地往旁边缩。爸爸出声了,声音变得柔和起来:“刚才是爸爸不对,那儿疼不疼?”“疼!”我撇着嘴说。“下次爸爸尽量不这样,好不好?”“好!”我这时才明白,爸爸也是爱我的。
在我印象里,妈妈也不是不发怒的。也是三年级的一个周末,我把作业放哥哥家了(也就是兰天昊家),去了哥哥家,但是却又忘了带回来!爸爸正好还不在家,妈妈也发怒了:“为什么作业又没带回来!自己说该不该打?”我虽然不想被打,但还是点了点头。于是,妈妈打了我手掌心两下,我忍不住哭了。妈妈打电话给爸爸叫他之后,却不忍心骂我了,开始安慰我:“你啊你,什么时候长记性?”我被打被骂,伤心地哭了一场。
父亲的爱,是严厉的爱,母亲的爱,是严格的爱。当然,这爱里,也有宽容,有期望,也有柔情。品尝着他们爱的味道中,我逐渐成长。
【篇四:在墨香中成长】
兰亭临贴,行书如行云流水;颜勤礼碑,楷书似龙卧虎阙。一股浓浓的墨香,一痕淡淡的墨迹,一支陈旧的毛笔,不知不觉间已陪我走过十几个春秋。
还记得在我还呀呀学语时,我就已经接触到这中华民族的精粹---书法,爷爷写着一手好字,他那粗糙的大手轻轻攥着我稚嫩的小手,歪歪扭扭写下了我青涩的名字,这大概便是我的处女作吧。
三年级时,妈妈将我送入了毛笔字书法培训班,年幼的我却只会在纸上涂鸦,弄得全身墨迹斑斑。在艺术的氛围的熏陶和老师精心的教导下,我渐渐喜爱上了书法,喜爱上那一缕浓郁的墨香。如今,我已成为一名毛笔字不错的学生,墙上也增添了不少奖状……
已经好几个月没碰过毛笔了。仿佛是一种召唤,也许是源于兴趣,总之,说不清为什么。这一天,我慎重地拿出文房四宝,轻轻地将书垫铺开,再铺上一层薄而厚实的宣纸,由于时间长了,纸的边缘已经略略泛黄,宛如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在默默低吟着一段不朽的赞歌。静静地让墨淌入砚中,墨香随即溢了出来,充盈着我的心房,它将往日的喧嚣、烦躁款款摇碎,溶成一气,溶入这黯淡的墨水里,毛笔已经破旧,笔毛已经没有往日的光泽,将它浸入墨水中,提起,仿佛是被给予了新生命,笔毛焕发出昔日的光辉,笔尖显露其当初的锋锐。只需静静闭上眼,等待那一种感觉,在接下来的某一个瞬间陡然降临。那一股清凉的,源自亘古的气息,将直通我的灵魂。一张眼,世界仿佛变得空灵而明澈。没有多想,提笔、落笔、回锋、顿挫、侧锋、结体……随着墨色的浸染,我已恍然进入了意境中,与李白一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与苏轼一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与李煜一同“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斑剥的灰黑色像清晨的残梦,交错的笔划坚致而又苍老,那是一份不需刻意点缀的洒脱,那是一种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孤傲,一道道墨迹,一缕缕墨香,仿佛呈现了一个异彩缤纷、多姿多色的百花园……墨迹在那一处终止,我又完成了一幅作品,有些自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墨色所震慑,而情愿让奔放的情感凝结。
我将我的思绪封存于那痕痕墨迹当中去,于是我的每一份思考便成了永恒。墨迹也许会褪去,墨香也许会消散,而我只享爱那一份只属于我的宁静,然后慢慢地在这份宁静中体会着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