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敬畏生命】
过完夏季,迎来凉爽的冬季——接着就是收稻子、打谷子了,但人们往往不是那样细心——颗粒不漏。
一颗种子的生命是坚忍不拔的。
遗漏在石缝的种子,借着石缝的空隙在此萌发。开始我并不知道,没过几天,那石缝间有点草色,这并没引起我注意反而想:你长不了几天了,没有火,没有肥活的活土,看你如何生长下去。一个星期后,那初生的萌芽仿佛长高了,变的起眼了,这身绿色的外装却引来了灭顶之灾。
一颗种子的生命是永不言败的。
它那绿色的外衣引起了大公鸡的好奇,想想去啄啄,啄的它伤痕累累,但它从未低过头,总是顽强拼搏,伤口总是一天天完好,大公鸡有些不服气的样子,它啄完那可怜的小生命用骄傲的眼神打量着它,好像在说:“看你愈合的快还是我的嘴快,小不点儿。”这绿色的苗儿总是坚固的抓着土地,从未倒下过,好像扎根于岩石中。
一颗种子的生命是坚强不屈的。
生长着半个多月的种子,变得成熟了些,可怎么经受得住严冬的考验呢?秋风呼呼的刮着,苍黄的树叶从枝头下落,这是严冬的征召,大概谁都知道,小草都躲进了沃土里,唯独只有它还有那么点绿色,我想这丁点儿的稻苗怎么这么倔强呢?但我错了,它那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值得赞美的。为了绿色,它永不放弃;为了绿色,它坚强勇敢;为了绿色,它永往直前。
敬畏生命,生命的力量是永恒的。它犹如东流的一江春水,它从最高处发源,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穿危岩、破阴险,曲折迂回,奔入海,它由她一棵麦苗,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而出。
【篇二:吊兰】
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到:“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诸如此类的花虽然魅力无限,但我却对吊兰情有独钟。
我喜欢吊兰,因为它的可爱。吊兰的叶片一条条地垂在盆边,细细的,长长的,像个淑女,有点儿弱不禁风的感觉。最有特色的是叶子的颜色,不是野草般单一的绿色,而是在叶子的中间缝上了一条纯白的“丝带”,显得十分优雅。要是从远处欣赏吊兰,会发现吊兰叶片上绿色部分也都不太一样,由下而上依次为墨绿、翠绿、草绿、淡绿,到了最上头刚长出的小叶片竟然是黄中带绿的,就像初春的柳芽儿。中间是淡淡的黄色,就像一个在襁褓中酣睡的婴儿。靠近了看,连呼吸都不由自主地变轻了许多,生怕重呼吸吹坏了它。到了初秋,那一缕缕金灿灿的阳光笼罩在上头,叶子就真的成了一批批丝绸,高贵、典雅。
同样高贵、典雅的,还有吊兰的花。我见过的花开得最好看的吊兰,就是爷爷带回来的那一盆。花虽小,但很精致。食指指甲般大小的花朵,就像穿上了白婚纱的新娘一般,全身都是雪白,只有花蕊金黄金黄,看起来就像一个安琪儿,头戴着油菜花花环,静静地站着,显示出几分羞涩,更显得美丽、可爱。
吊兰不像别的花那样,虽然美丽,但生命力也不强。吊兰不仅外表美丽,生命力也极其顽强。爷爷将这盆吊兰带回来时,还没有我的巴掌大,叶片也没有光泽,就和被淋了大雨的小草一样,蔫蔫的,没有一点儿生机。当爷爷找到一个精致的小盆子时,从小区里的树下盛了一些活土,将吊兰放了进去。几天过后,它那蔫蔫的叶子重新变得有了生机。吊兰能适应多种环境,爷爷每天回家都会给它们浇点水儿,有一次一不小心浇多了,吊兰居然平安无事,依旧挺着它那美丽的身子。
如今,我家的吊兰长得蓬蓬勃勃,还生出了几颗小棵小吊兰呢!希望它们能健康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