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鸡蛋相关作文

【篇一: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植物的趋光性】

文/燕竑天

每年春天,妈妈都会种绿豆芽,它们总是悄悄往窗口倾斜,不管我怎样让它们背着阳光,朝着我的小床生长,它们就像不喜欢我的小床似的,第二天又朝窗口斜了过去。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做个实验。

我提前准备好两个透明的塑料瓶、刻刀、棉花、黑布、皮筋、记号笔、绿豆、清水。

首先,用刻刀将瓶子截成15厘米高,我截的时候差点儿割到手,早知道就让妈妈帮一下了;接着,取2-3厘米厚的棉花填充瓶底,再倒上水,不多不少,只要能把棉花浸湿就行;然后,把绿豆一粒粒撒在棉花上(不要撒太多)。以上步骤,两个瓶子的操作方法一样,任意选其中一个瓶子作为对照组,另一个就是实验组。最后,在实验组的瓶身上用记号笔标记一个边长为一厘米的小窗口,再用黑布罩住瓶子,在标记处剪开小窗口,留出光源,并用皮筋扎住口,这样就完成了。好期待实验结果呀!

接下来记得每天浇水。五天后,打开黑布观察,发现实验组的绿豆芽都朝小窗口光源方向生长,茎是弯的,叶子偏黄;对照组瓶子里的绿豆芽全部朝上生长,微微向窗户边倾斜,叶子呈绿色。

这个实验证明了植物有趋光性的特点,我心中的疑惑有了答案,真有趣!

【漂浮的鸡蛋】

文/胡喆焰

都说生鸡蛋在盐水中能浮起来,我想做个实验,证实一下。我先准备了一个透明玻璃罐,一个生鸡蛋和一罐满满的盐。

首先往透明玻璃罐里加上约三分之二的自来水,然后把生鸡蛋放入自来水中,这时看到鸡蛋沉到了水的底部。我把生鸡蛋捞出来,在水中加了两大勺盐,用力搅匀,再放入鸡蛋,还是稳稳的沉到了水底。这是为什么呢?是盐水不够咸吗?我赶紧捞出鸡蛋,再往水中加了三大勺盐,猛搅起来,再次放入生鸡蛋可还是沉在水底,没有一点想浮到水面上来的意思。这时妈妈走了过来说到:“生鸡蛋是不可能浮到水面上来的,拿去煮一下就能浮上来了,要么就算了。”“妈妈!让我试最后一次!”我恳求地说到。说完再次把鸡蛋捞出来,猛加了五大勺盐疯狂地搅起来,再次拿起鸡蛋屏住呼吸地把它放在盐水面上,轻轻放开手指只见鸡蛋在水面上晃了晃,就停住了……“哇呀呀!我终于成功啦!”我兴奋地跳了起来。

实验证明:生鸡蛋在盐水中是可以浮起来的!但是对水和盐的量有一定的比例。看来做实验是要不断的坚持和尝试才能得出最正确的结论。

【带电的报纸】

文/包晗

周末,我和小伙伴在一起玩游戏,这时我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报纸有电吗?”丁丁信心十足地回答:“当然没有!世界上哪张报纸有电!”劳拉却有不同的看法。接下来我们就来验证一番,我们把报纸里里外外摸了好几遍,对,报纸没有电啊!但是通过今天我带来的小实验,你就会知道,有时候报纸也会产生电。

做这个实验之前,我们要准备好一支铅笔,当然报纸是必不可少的。做这个实验最好是在冬天,因为冬天屋子里的空气比较干燥,越干燥的地方实验的成功率就越高。首先我们要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把你的小手松开,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接着你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就会发现被掀起来的角会被墙吸回去。最后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请大家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哦!

这个实验是多么神奇,多么有趣呀!

【神奇的大气压】

文/郭谨源

“烧纸船”,“纸托水”。不管是水还是火触碰到纸,它的下场都会很惨。水碰到它,它就会湿得“入手即化”,或者会泼出一个大洞。火碰到它,它就会被烧得变成黑色的碎片。如果说纸片不怕水,那简直就是开玩笑。

“纸片能托水”,老师刚在黑板上写上这几个字,我就产生了许多疑问。只见老师拿出了一个水桶,一张纸片和一个装了一些水的杯子。他先把纸放在杯子上,然后飞快地倒过来。只听见“哗——啪”一声,水杯里的水全被冲了下去。第二次,因为老师有了经验,所以先把水灌满,然后把纸放上去,接着把纸按一按。大家都希望它能继承先人未完成的事业。随着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老师把水杯倒过来。嗯?我为什么没有听见水胜利时的欢呼声呢?我迫不及待地把头抬高,哇!纸居然吸在了杯子上,我惊奇地瞪大了双眼。

原来,水没灌满之前,杯子里是有大气压的,水加上大气压,纸当然抵挡不住啰!第二次因为杯子里没有大气压了,所以纸靠大气压(外)的“一气之力”,把水托住了,没有倒出来。大气压果然是神奇的力量。

【神奇的气球】

文/徐舟齐

在4月22日的那天,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实验名称是“神奇的气球”。我们要准备的材料很简单,有一根细长的竹签和一个中等大小的气球(颜色自定)。

首先,我要吹个中等大小的气球,然后,我要用一根细长的竹签慢慢戳进气球打结旁边的一个地方,(注意:摩擦时,当心自己的手)。接着,松开抓着竹签的手,最后,让我们看看成功了没有?――啊!成功了!气球既没有爆,也没有也瘪!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打结旁边的地方橡胶皮比较厚,所以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也可以试一试哦!

【大气压的神奇力量】

文/董骐瑜

周五,谢老师让我们回家做一个小实验。我先翻阅视频,再和爸爸讨论,最后终于想到一个小实验,名叫大气压的神奇力量。

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准备了杯子、清水、平整的纸片。

首先把杯子倒满水,爸爸提醒我要把水倒到跟杯口平行,接着把平整的纸片盖在杯口上,然后爸爸一只手轻轻地压在纸片上,另一只手握着杯子,爸爸神秘地说:“奇迹马上就要到来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爸爸的下一个动作,只见他飞快地把杯子倒立过来,将压着纸片的手轻轻地移开,奇迹发生了,最后杯子成功地把纸片吸住了。

原来当装满水的杯子里没有气压,杯子外大气压顶住纸片,这样纸片就成功的吸附在杯口上了,生活中的吸盘,吸尘器,吸管都利用这一原理制作的产品,这就是大气压的神奇力量!

【篇二:研学活动】

【“聚龙”趣体验】

尤佳妮

盼呀盼,盼呀盼,终于盼来了小记者研学活动!星期天一大早,大家在尤老师的带领下,怀着激动的心情前往聚龙小镇体验农家生活。“聚龙小镇是什么样的呢?”“应该很美吧!”几个同学你一言我一语,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美丽的聚龙小镇。

来到聚龙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迎接大家的是4个可爱的教官。紧接着,教官给我们分成了两个班,开始进行紧张的运粮比赛。这次的比赛可有趣了。由于推车只有一只轮子,重心不稳,车子容易倾斜甚至倒掉。你瞧,有的小记者太过着急,没把车子扶好,在运输中那袋粮就掉下来,车也跟着倾倒了;有的人车翻了,人也跟着摔了,旁边的小记者们个个大笑起来;更可笑的是,有的人运粮直接撞上了摄影师,这下可好,又是一阵哄笑。而我,像个真正的小农夫似的,身手敏捷、脚步沉稳,推着独轮车把粮食完好无损地运到了我方阵地,为我们组争得了荣誉,赢得了大家雷鸣般的掌声……这次运粮,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做什么事都不能操之过急,沉稳做事才能把事做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王思怡

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茂盛的树林,那片宁静的湖泊让小镇显得格外美丽。与其说是一个小镇,不如说是个农场。里面堆放着成捆成捆的干草,鸟儿在枝头快乐地鸣唱,成片的甘蔗个个挺拔,脚下的草地像一块美丽的绿地毯,安静地依偎在大地妈妈的怀里,好像正在惬意地睡着大觉……

在教官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进行了许多好玩又有趣的游戏:独轮车运粮比赛、厨艺大比拼、南水北调、夺宝奇兵、砍甘蔗等。最有趣的要数“迷你鸡蛋仔”——画生鸡蛋了。一开始,我很疑惑:生鸡蛋光溜溜、滑溜溜的,画的时候这一笔歪到那里去,那一笔歪到这里来,要怎么画呀?正当我忧心忡忡的时候,老师鼓励我:“思怡,加油,你一定可以画好的!”我深深地吸了口气,小心地拿起笔,轻轻地画下去,动作比拿着妈妈心爱的水晶杯还要轻柔。一笔,两笔……终于,在我的努力下,一只可爱的小猫诞生了!瞧,它多么可爱呀!看着鸡蛋上面的小猫,我深刻地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太阳不知不觉地下山了,我们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聚龙小镇。这一天虽然很累,但是这次研学让我收获良多。原来,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多彩的一天】

王凯泽

结束了期中考的紧张,我们终于可以去梦寐以求的聚龙小镇,好好感受一下在农场里的生活了!

一到目的地,天上的太阳火辣辣的,像一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球。但这并没有影响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你瞧,好戏已经开始了!

“我们第一个游戏就是运粮大作战——玩独轮车,让你们好好感受一下古代人是如何搬运粮食的。”教官神秘地说道。

随着比赛的开始,我们这才见识到独轮车运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终于轮到我了,我冲过去,搬起粮袋就往目的地冲。可是我的粮食一直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到达终点。这一折腾,把我的力气都用光了。别说,这独轮车还真的挺难推。

中午时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教官让我们亲自下厨,还用上我见都没见过的柴火灶。这下,我和小伙伴们可都来劲了。我负责烧火,其他小伙伴负责炒菜,当他们把那道西红柿炒蛋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禁不住哈哈大笑,简直是道“黑暗料理”。尽管颜色不怎么样,但味道尝起来还是不错的。三下五除二,盘子里的食物被我们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这就是我丰富多彩的一天,大家玩得其乐无穷,意犹未尽。

【我和秋天有个约会】

尤锦铭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哼着那首动听的小曲儿,我的心情好极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聚龙小镇进行专场研学。

秋天,是收获甘蔗的季节。田间的甘蔗长得又高又壮,酷似利剑的蔗叶在风中挥舞。熟了的甘蔗非常香甜,轻轻咬上一口,就让人赞不绝口。教官说,我们每个人可以带一根回家。同学们立即迫不及待地朝自己中意的甘蔗走去,拿起刀就砍了下去。我也带着我精挑细选的“战利品”,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了甘蔗地。回家的路上我归心似箭,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飞到家,好让我的家人们尝尝我亲手砍下的甘蔗。

今天虽然是劳累的一天,可是我很开心,我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和劳动的不易,也让我感受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辛勤播种灌溉,才能有秋天甘甜的收获。

明年秋天,我们不见不散。

【欢度研学日】

朱芷滢

在教官的指示下,我们大家快速成立了“秋收联盟”,我们“紫星队”也正式成立。

运粮大作战是农耕运动会的第一项,独轮车考验的是大家的平衡能力,大家努力地控制好独轮车,把一袋袋粮食运到终点。“加油,加油!”队友的加油声让我拼命地推着独轮车向前奔跑,可是独轮车还是不受我的控制。但我并不气馁,重新推起独轮车向终点跑去。在队友的努力下,我们小队完成了独轮车运粮。

短暂的午休时间后,教官拿出了一排排的鸡蛋仔,这是要做什么呢?原来是要给生鸡蛋画上表情包。看着小记者们给鸡蛋画上各种表情、各种风景,真是太好看了。

说到砍甘蔗,这对我们来说实在太陌生了。在教官的指导下,我们每个人都砍了一根长长的甘蔗带回家。自己砍的甘蔗,想必一定分外甘甜吧……

【篇三: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400字】

【水浮式指南针】

1604班邓雨桐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项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叫水浮式指南针。

我们先准备好磁铁、钢针、剪刀、纸、水、透明的小碗。之后,实验就可以开始了。

先把磁铁的一端在钢针上摩擦20-30次,让钢针有磁力,接着在碗里倒上水,然后用剪刀把一张轻便的纸剪成一个长3厘米的三角形,再把三角形放在水面上,使它浮起,然后在三角形上轻轻地放上钢针,最后静静地等待变化。

后来,钢针在水上转了几下后,便指向了右边。老师告诉我,我做的是一个成功的指南针。因为磁铁有方向,钢针被摩擦后,带上了磁性,所以它也有了方向,就能辨别南北。

动动双手,就可以制造小发明。

【钢针变磁针】

1604班龚梓涵

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经常出现,几乎每个人都做过实验。我也做过许多实验,不过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数“钢针变磁针”了。

一天,我正拿着一个条形磁铁和两根银色的钢针玩耍。突然,我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难道钢针不能变成磁针吗?我曾经在杂志上见过这个实验,便一边回忆着步骤,一边一丝不苟地做起实验来。

首先,我右手紧紧地拿着一根钢针,再用条形磁铁的磁极反复摩擦钢针20~30次,最后用钢针去吸另一根钢针来验证钢针是否变得具有磁性。就这样,我成功地做出了自己的第一根磁针!

可这是为什么呢?我冥思苦想想不通,就去请教爸爸。爸爸回答说:“这是因为物质大都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则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在原子内部,电子经摩擦不停地自转,并绕原子核旋转,电子的这两种运动都会产生磁性,所以钢针就被磁化啦!”

听了爸爸对“钢针变磁针”原理的解释后,我恍然大悟,心想:原来生活中也有许多有趣的知识待我们去发现呢!

【一项小实验】

1604班蔡钟湮

听说盐水能把一个生鸡蛋浮起。我很好奇!所以我想做一做这个实验。

我放学回家,放下书包,我找外婆要来一个透明的大口玻璃瓶,准备一个鸡蛋,一双筷子,一包盐。先把玻璃瓶盛满水,接着把蛋放进装满水的玻璃瓶里,这鸡蛋就一下子沉入瓶底。随后倒入半袋盐,白花花的盐进入水后,就各自开始散开在那玻璃瓶水底下,像下了一场大雪一样白茫茫的厚厚一层。但鸡蛋巍然不动。我说:“怎么鸡蛋还是沉着的咧?”然后外婆要我用筷子轻轻搅动,盐溶成水了。最后鸡蛋就慢慢的浮起来了!

这是因为:盐水的密度比从水大,这就是在海水中比较容易浮起来的原因。我就做了这个实验,验证了这个科学事实。

我很开心因为实验成功了!从这个实验让我学到了一项科学小知识。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1604杨谨忆

戴老师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特殊的任务,让我们在家做一个小实验,把实验的过程记录下来。我准备做一个可爱的不倒翁。

我先将不倒翁的材料准备好:蛋壳、米、胶棒、纸和笔。接下来我开始了实验的过程,首先把鸡蛋偏小的一端戳一个小洞,接着把蛋黄和蛋清倒出,将蛋壳用水冲洗干净用纸巾擦干,将米放入蛋壳,小心滴入胶棒封口,然后用纸做一顶小小的帽子,把帽子粘在鸡蛋顶端的洞口上,蛋壳上面再画一些眼睛、鼻子、嘴巴,最后一个可爱的不倒翁就出现在眼前。

不倒翁的原理是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重心越低越稳定。当不倒翁在竖立状态处于平衡时,重心和接触点的距离最小,即重心最低。偏离平衡位置后,重心总是升高的。因此,这种状态的平衡是稳定平衡。所以不倒翁无论如何摇摆,总是不倒的。

经过精心的制作,一个不倒翁终于做成了,我把它放在桌子上,边玩边欣赏着不倒翁,心想:只要付出耐心,最终都会有好的收获与结果。

【有趣的纸托水杯实验】

1604班徐瑞麟

一天,爸爸问我:“如果把水杯装满水,再用纸片盖起来,然后倒置水杯,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不假思索地说:“水会跟纸一起掉下来。”爸爸摇摇头,故作神秘地说:“我们来做做看。”

于是我迫不及待的开始做实验。我们做好实验准备,找出一个玻璃杯和一张平整的白板纸,根据杯口大小,把白板纸剪成一个比杯口稍大的纸片,一切就绪,关键时刻到来了。我首先用玻璃杯接了满满一杯清水,再把剪好的纸片盖在玻璃杯口上,用力把纸片和杯口贴紧,然后用左手拿住杯子,右手托住纸片,把杯子倒置过来,然后把右手慢慢放开。这时奇迹出现了——杯子里的水没有流下来,纸片把杯子托住了。

于是我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爸爸就告诉我:“把纸片贴上水杯时,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杯和纸片完全闭合,此时水对纸片的压力小于杯外的大气压力,所以大气压力帮助纸片托住了水杯。”

通过这个实验,我觉得科学真奇妙啊!

【竹签穿气球】

1604班成懿哲

我做过很多实验,但我最喜欢的实验是竹签穿气球。

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有:一根竹签、一个吹得鼓鼓的且没有破的气球、一勺子橄榄油、一幅眼镜、一双手套等。

我先把手套和眼镜分别戴好,接着把橄榄油涂在要戳进气球和戳出气球的地方,然后把竹签慢慢地戳进去,再小心翼翼地戳出来。“当……当……当……”成功了,我欢呼着!当我搜索竹签穿气球的原理时,一下子恍然大悟。“原来是利用润滑的原理啊!”我自言自语道。如果把橄榄油比作润滑油的话,那么当干燥的竹签沾到了润滑油的时候,摩擦力就会减小,所以竹签就可以穿过气球了。

通过这项小实验,我学到了新知识,同时也很激动,希望下次的小实验更有趣、更好玩。

【一颗软软的生鸡蛋】

1604班赵梓言

一天上午,我吃完了饭,无意中看到了摆在桌上的白醋和一颗光滑圆润的生鸡蛋,我想:咦?我以前不是在电视上看过,把生鸡蛋变软的X实验吗?说不定我也可以做一做。想到这儿,我撸起袖管,准备开始做实验。

首先,我来到厨房拿出一个小碗,再把白醋倒进去,然后把生鸡蛋放入白醋中,耐心的等上三四天,生鸡蛋就会变软了。这个实验的原理是:白醋含有腐蚀性,可以使生鸡蛋的蛋壳软化,而蛋壳最后会掉,只留下一层薄薄嘚蛋膜,而蛋内的液体被蛋膜保护,只要你不太用力去捏那层膜,鸡蛋就不会坏。这个实验让我体会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鸡蛋弹力球】

1604班龚子杰

有一次,我听说鸡蛋可以变成弹力球,我有点不相信。于是,我想做一个小实验。

鸡蛋弹力球需要的材料是白醋,生鸡蛋和玻璃杯。

先把白醋倒半杯在玻璃杯里,接着把鸡蛋放入杯子里,这时,小气泡会咕噜咕噜的像胶水一样黏在鸡蛋上,像给鸡蛋穿上了透明的盔甲。然后把玻璃杯放在一个阴暗的地方,最后就是耐心观察。

十五分钟,鸡蛋没有什么变化,就是鸡蛋壳变软了。三个小时以后,鸡蛋像被水浸湿了一样,露出黑色的痕迹。十六个小时,鸡蛋已经大部分变成青黄色。二十四小时,鸡蛋已经变成弹力球,但是不能弹很高。鸡蛋弹力球就像一个椭圆形的橘子味果冻,里面黄色是橘子,外面清色是果冻。

这时,我有一个疑问,那蛋壳去哪里了?后来,我查资料才知道,鸡蛋壳被白醋溶解了!溶解的原因是因为鸡蛋壳和白醋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气泡。随着时间的推移,鸡蛋壳被慢慢的溶解掉了,所以才会变出这样神奇的“弹力球”。

这次实验让我收获满满,既知道了鸡蛋弹力球形成的过程和原理,还收获了一个好玩的玩具。大家觉得我的小实验有趣吗?

【水下蜡烛火焰】

1604班胡语芹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小实验,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水下蜡烛火焰。

星期二晚上,家里停电了。爸爸拿了一根蜡烛,把它点燃,看着点燃的蜡烛,我想起了在一本书上查阅的小实验,叫“水下蜡烛火焰”。刚好老也布置了完成小实验的表格。于是,我拿出了水、蜡杯、烧杯、打火机、滴水管。

我先点燃蜡烛,用蜡油将蜡烛固定在杯底、接着向烧杯中加入与蜡烛同高的水,然后不断地用滴管给烧杯加水,最后蜡烛竟然可以在水面下燃烧。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就让我给你们解答吧!原来,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会融化成蜡,遇水后又迅速降温变成固态蜡,凝固在火焰四周,形成一个蜡筒,阻止外面的水进入。当火焰低于水面后。水把接近蜡筒的蜡迅速降温,凝固成固态蜡,加固了蜡筒。保护火苗一直燃烧。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小实验啊!

【白糖加热】

1604班王梓轩

我从书上看到了一个名叫白糖加热的小实验,准备试一次这个小实验。

我准备一根蜡烛,一个不锈钢勺子,一根火柴和少量白糖。先用火柴把蜡烛点燃,接着把白糖放进勺子里,再把勺子放在蜡烛的外焰上,最后,我发现白糖变成了产生气泡的黑色液体。

可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因为白糖加热至160°,便熔化成为浓稠透明的液体,冷却时又重新结晶。加热时间延长,白糖即分解为葡糖糖及脱水果糖。在较高的温度下,蔗糖便脱水缩合成为焦糖。焦糖进一步加热则成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醋酸及丙酮等产物。在潮湿的条件下,蔗糖于100°时分解,释出水份,色泽变黑。

我今天收货满满,既明白了白糖变黑的原理,还知道了要细心观察,就会有所收获。

【我最喜欢的小实验】

1604班邱悦亚

我做过很多小实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杯子电话”。首先准备好两个杯子一根毛线,一把剪刀,接着拿剪刀在两个杯子的底部戳个洞。再把毛线放在洞旁,用剪刀把线戳进去,然后打个结,不一会我的“杯子电话”就大功告成啦!我兴奋地跳起来,大声喊道:“快去试试,快去试试!”我拿着一个杯子放到嘴边,妈妈拿着另一个杯子放在耳边,我说:“妈妈你听的见吗?”妈妈摇摇头。这是为什么呢?妈妈说你试着把线拉直。于是我和她往后退,等线拉直,我大声说:“妈妈你听得见吗?”妈妈把杯子拿下来说:“轻点,我的耳朵都要被震聋啦!”我们开心的笑了起来,笑声在“杯子电话”里互相传递着。

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呢?妈妈说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介质传播,也就是说那条线可以传递声音的波动,所以就能实现通话。

这个实验不但好玩儿,还让我们学到了知识,真开心。

【会“出汗”的鸡蛋】

1604班于新晢

下午放学后,我听到有在人在说“你见过惠出汗的鸡蛋吗”?回到家后,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荤绕不散,何不做个实验看看呢?

说干就干!我先从厨房找来一个新鲜的鸡蛋和一个注射器,接着用注射在鸡蛋上钻一个小洞,然后把鸡蛋里的:蛋白、蛋黄都用注射器抽走,再找来墨汁注射到鸡蛋里,最后用注射器往鸡蛋里面注射空气,就大功告成了,你会发现,鸡蛋周围冒出了许多一滴滴的墨汁,就像出汗一样。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小鸡在蛋里面业需要空气,鸡蛋的表面一共有7000个左右的小洞,经过空气的挤压,墨汁就从小洞里“跑”出来了。

看,通过这项小实验,我知到了鸡蛋“出汗”的秘密,生活中要多多观察,揭开更多的秘密。

【一次有趣的实验】

1604班尚奕辰

早晨,我像往常那样吃着美味的煎鸡蛋,看着这枚又圆又大的蛋,我心想:我记得有一个“鸡蛋变弹力蛋”的小实验,今天我就试试吧。

于是,我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可爱的生鸡蛋,再拿出白醋、色素和一个透明的小杯子,准备好之后,小实验开始了。

首先,我小心地把鸡蛋放在杯子里,接着滴上两滴色素,然后倒入白醋,最后,耐心的等待就好了。

过了十分钟左右,我看了一下我的蛋,奇怪的是,它竟然被许多小气泡包围着,还在醋里跳着舞。

第二天一早,我在鸡蛋浮在了水面上,它软软的,表面还带着蓝色的幽光,既可爱又漂亮。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捞了起来,忽然,他从我的手中“溜了出来”,重重的摔在了桌子上,但它却一蹦三尺高,最后稳稳地落了下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蛋壳膜是一种半透膜,它只允许小的分子穿过,而大的分子不能穿过,这样,蛋壳虽然溶化了,蛋壳膜却没有破裂,所以,鸡蛋就变成了弹力蛋。

做了这个小实验后,我认为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生鸡蛋和熟鸡蛋】

1604班杨菡霖

我做过很多小实验,其中,我最喜欢的实验就是“生鸡蛋和熟鸡蛋”了。

这个实验要准备两个生鸡蛋和两个熟鸡蛋。

我先把一个生鸡蛋放在桌子上,让它转起来。突然,砰的一声,鸡蛋掉到了地上,流出了粘稠的蛋清;接着我又拿了一个熟鸡蛋,把它慢慢转起来。后来,越转越快,最后松了手,只见它转着转着,一边转一边减速,我用双手一碰,它就停了下来。然后,我又用这个方法做了一次,结果还是一样的……

做完试验后,我想,为什么生鸡蛋转不了,而熟鸡蛋转的动呢?于是,我去查了一下,原来熟鸡蛋里的蛋清和蛋黄已经固在了一起,所以容易转动;而生鸡蛋里的蛋清和蛋黄是分开的,所以转不动。

虽然实验成功了,可是,我还要清理地面呢!所以,有收获还得有付出。

【会燃烧的方糖】

1604班刘嘉靓

一天,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会燃烧的方糖。

首先拿一块方糖,当我夹着方糖放到一个金属盘里,接着用火柴点燃,大家看一看是否点燃了?当然没有!不还我放了一点烟灰,然后在点燃,我都屏息凝神,期待着接下来的趣事。不一会,方糖上竟冒出几缕白烟。烧着了!烧着了!方糖上有小火苗,而且更加神奇的是,火苗竟是蓝色,我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再烟灰中含有一些碳酸盐和一些稀有元素,从而变成了方糖烧的“催化剂”。

这次的试验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篇四: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美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也可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创造美。美可以划分为很多类。

大自然的美。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凶猛的狮子,温顺的梅花鹿……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那么的美。然而现在的一切非常令人担忧:天空已不再是蔚蓝的,河水也不再是清澈的,狮子和梅花鹿也是日益减少。就像姚明所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子孙长大后,问起我们梅花鹿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怎么会没有了呢?那时,我们该怎样回答?”从现在开始,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保护好大自然,那么大自然依然还是美的。

身边的美,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平凡而伟大的人物,有最美司机,最美妈妈,最美教师,最美清洁工……你见过一个城为一个大巴司机送行吗?他叫吴斌,一个普通的大巴司机。就在那一天,他载着一车的乘客在高速路上行驶,这时,一块大铁片忽然从前面飞了过来,穿透了挡风玻璃正好砸中了司机吴斌。由于铁片的冲击力非常大,当它砸中吴斌腹部的时候,他肯定受了重伤,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吴斌师傅却毅然坚持着,他先是把车稳稳的停在了安全地带,接着拉好手刹,然后嘱咐乘客们不要惊慌,不要乱跑,当他强忍着剧痛完成了这一切之后,就再也扛不住了……他倒下了,一车的乘客得救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挽回了一车人的安全。他在平凡中彰显了伟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像吴斌叔叔那样面临生死考验,但在平凡的小事中,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我们一样可以成就美,用小美来铸造大美。

于丹老师说过:“我们人可以分为三类:一、生鸡蛋,二、胡萝卜,三、干茶叶。社会生活就是一锅沸腾的水,你放的东西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你如果把生鸡蛋放进去,过一会儿生鸡蛋就煮熟了,变得硬邦邦的。这类人只顾自己,不管别人,自私自利。你如果把胡萝卜放进去,一段时间后,胡萝卜就煮成胡萝卜泥了。这种人没有主张,没有自我,成了一颗墙头草,风往哪吹就往哪倒。你如果把干茶叶放进去,过一段时间后,干茶叶会慢慢的舒展,不断地圆润,不断地丰盈,同时成就了一锅好茶。这种人能够融入社会,不但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成就了自我。我想,做人就应该做这样的人。

看完开学第一课后,我深深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明白了很多道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美,我们需要擦亮眼睛,用心去发现美,感受美,并用自己的行为去创造美,将生活中的小美汇聚成大美并传递下去……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