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相关作文

【篇一:读《生命的密码》有感】

早晨的一缕阳光从窗口射进房间里,朝阳是那么的温暖和明亮。我静静地,闻着,闻着城市的空气,仿佛还弥漫着一股旧中国的腐败之味;听着,听着窗外的风声,仿佛还回荡着“新中国成立!”的宏声……

他戴着眼镜,他面带着慈祥的笑容,他的话语中带点宁波口音,诚恳而真挚。他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遗传学事业,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为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是谁?他就是谈家桢。谈家桢院士是中国遗传学界的一面旗帜,已走过了百年风雨人生。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一个被赋予培养青少年的使者,奇迹般地在我国遗传学中,培养着青少年的梦想之种,逐渐使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中国的历史过程,风风雨雨,艰难跋涉。从满清王朝被推翻,继而是军阀混乱,民不聊生,那时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满目疮痍、哀鸿遍野的中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真正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俗话说得好:“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被赋予严峻使命的我们,该怎样体现自身的价值,为家庭、为学校、为社会、为国家奉献出一份绵薄之力呢?

我们的科学家们,用自己一生求学的态度,热爱祖国的胸怀,无私奉献的精神走过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在历史上留下了点点足迹。比如竺可桢:

竺可桢幼时聪明好学,从2岁开始认字,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在私塾里读书,学习十分勤苦。他身材瘦弱,被同班同学胡冲讥笑说他活不过20岁。竺可桢闻此话后下决心锻炼身体,风雨无阻。后来他的身体始终健康。由于他学习努力,成绩卓著,五次考试都名列全班第一。191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公费留学生,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学习农学。后又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专攻气象。哈佛大学求实崇新、自由探讨的学风,给他深刻影响。28岁的他以台风研究的优秀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竺可桢相信: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这也是当年许多爱国科学家的共同感受。谈家桢就是如此。在此之前,我并没有对他有过多的认识,并不知道宇宙中有一颗小行星叫做“谈家桢星”,可如今,这个名字在我心中是个多么响当当的称号。这位大科学家所讲述的小故事、小经历,都令我叹为观止:他的童年、美国与中国的友好会、与费孝通的一段往事……这所有的点点滴滴,体现了中国所走过岁月的经历,和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史的进步与腾飞。而谈家桢所参加的事业,经过了三十多年徘徊的中国遗传学事业,在改革开放的盛世,正呈现出万紫千红,春色满园的大号景象。如今,生物学研究这面大旗真变得愈发璀璨夺目,人类对生命现象的研究,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

历史如一列火车,往未来不断前进着。历史会有辉煌之时,也同样会有腐败之时,再塑生命的密码,是我们的使命。而未来跨世纪的人才,也正是今天承担着学习任务的青少年一代,各类层次的人才,任重道远!

我沐浴着东风,遥望着南天,抚今思昔,不禁感慨万千……

【篇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十九世纪末的一位著名物理学家,曾不乏叹惋地对媒体说:“物理学发展已经濒临极限,该研究的都有了定论。”但就在这句话出口后的十多年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便向牛顿经典力学气势汹涌地扬起了战枪。

我想,极限终究是主观看法居多。一时的山重水复,诱人畏葸不前,但总有“柳暗花明”的一天。科学如此,艺术亦如此。

曾几何时,宗教的乌云阴霾黯淡了整个科学的蓝天。哥白尼临死方敢抛出“日心说”,仍然被教会的打手鞭尸,布鲁诺高呼“让真理的利箭万箭齐发”,则被处以火刑。试想,在上帝尊贵的躯体面前,激进的遗传学如何发展?上帝似乎便是遗传学的压顶泰山,便是极限。但是,这时出现了个达尔文,进化论的重拳雨点般痛击神学的软肋;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又将上帝无比尊贵的躯体践踏的体无完肤。我想,如果没有这些对极限的突破,我们可能仍将在诵经祈祷的靡靡声与教会的压迫窒息下醉生梦死。

曾几何时,权威头上的光环让人不敢仰视。亚里斯多德的理论不是自由落体的极限吗?又如何会在比萨斜塔上十万目光前被两个铁球愤怒地击穿?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声称对“哥德巴赫猜想”无能为力,无法进一步论证?但这个极限,又是如何在一个落后的国家中被一个叫陈景润的年轻人突破?

科学发展本来就如汹涌的洪水般,无可阻遏,无所畏惧,没有极限可言。而艺术呢?

文学方面。当华美绮丽而又言之无物的骈体文充斥整个文坛时,文学是否发展到了极限?且听白居易遏流高唱“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格调呆板无味的八股文与“之乎者也”的老学究文风泛滥成灾时,文学又是否面临着极限?且看鲁迅坚定的《狂人日记》,文学便在他们挖开的突破口汹涌地开始宣泄。

音乐方面。当指法繁杂而内容单一的宫廷音乐盛极一时,巴赫又是如何突破极限,开创一个“巴洛克时代”?而当现实主义流派喧嚣无比时,贝多芬又是如何用浪漫主义的乐音倾诉自己的激情?

无论是科学、艺术,还是现实生活,所谓“极限”只是弱者懦弱的通行证,智者酝酿突破的出发点。正如无尽的黑夜总会迎来嘹亮的鸡鸣,所谓的“极限”又如何能阻遏探索者的脚步?

百尺竿头,终会更进一步。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