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追星与追心】
2016年里约奥运会过后,娱乐圈涌现了马龙,张继科等著名的体育明星。短短几天内,他们的粉丝量就上涨到了几百多万。甚至有的粉丝为了亲眼见到自己的偶像不远万里乘坐飞机来到他们居住的小区外围堵,给这些体育明星的正常生活训炼造成了不少困扰。许多专家教授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粉丝问题又一次引起了社会上的种种热议。那么,“粉丝”追星这种行为究竟是好还是坏呢?
粉丝,是英语"fans"的谐音,多用来指代热衷于某一事物或人物的人,也可以理解为追星族。粉丝文化则是指一个个体或者群体由于对自己内心虚拟的对象或者是现实存在的一个对象的崇拜和追捧的心理造成的文化消费,并由此生发的为了自己喜爱的对象过度消费和付出无偿劳动时间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传媒以及社会文化现象的总和。它是依附于大众文化滋生的一种文化形式。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发达的社会中,上至六、七十岁的爷爷奶奶,下至八、九的小孩子,都对粉丝文化有所了解,甚至有的还是粉丝中的一员。我认为追星的行为本身并没有错,它只是人们追求美好事物的一种表现。因为追星而成功的例子也不胜枚举:詹姆斯因为崇拜林丹而苦练球技,终于成为了NBA骑士队的当家球星;克林顿因为崇拜肯尼迪而坚持奋斗,终于成为了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贝克勒因为崇拜格布雷希拉西耶而刻苦锻炼,终于成为了雅典奥运会金牌获得者……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说明了偶像的力量,由此可见,适度追星对广大粉丝的成长与进步甚至会产生促进的作用。
追星者往往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偶像组成粉丝团,他们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互不相识却又亲如一家,彼此并肩作战,配合默契。俗语有言:众人拾柴火焰高,正是无数个粉丝的力量,才将一个明星推上了璀璨的王座。粉丝们也从这一过程中收获了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据美国一社会学家调查,追星者在婚姻中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这从选秀明星的星路上就可见一斑,当粉丝们喜欢上选秀明星,对方不过是一个某方面有长处的普通人,无名无利。他们却对他不离不弃,无论他事业遭受怎样的滑铁卢都患难与共,与他一起成长和成功,即使最后他依然没有成为甚么大明星,他们也还是不变初心。我想这是因为粉丝在追星的路上感受到了忠诚的真谛。
当然,不是所有的粉丝都能从追星的行为中变得成熟。有的追星者崇拜偶像时,只崇拜偶像的名誉和地位,而不崇拜他们的真正实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种粉丝只看见了明星成功后耀眼的光环,却不知在光环的背后,明星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也因为这个,他们对偶像的崇拜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因此就有了花几千元买一张门票;卖血买票;抢别人的手机投短信票;为了能够见到偶像一面,在外流浪一个星期等丧失理智等行为的产生,此前中国“追星”史上最负悲剧性色彩的事件——杨丽娟父亲之死的发生就是对这类人最大的警告。追星,追星,追的只是自己的心罢了,如果弄到了家破人亡的地步,它也就不再是单纯的追星了。
总而言之,粉丝文化需要我们辩证的看待,不可一味的否定,也不可一味的赞同。真正的粉丝应当学会理性的追星,而非一味的迎合。
【篇二:九零后的追星观】
是什么,让一花季少女不再在网上发自拍、晒美食、逛淘宝?是什么,让一个花季少女时时刻刻关注着微博动态?是什么,让一个花季少女疯狂地迷恋一个远在天边的人?
没错,她追星了。
追星这件事做好了,那是一种榜样,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做不好,那便是使人迷茫堕落的杀手锏。追星是怎么样的呢?对于一个悲观者来说,天下没有一张适合他的凳子;对于一个乐观者来说,即使天空下着雨,他的内心也是明媚的。对于一个追星者来讲,每有一个角落不充满着“星”的空气;对于一个不追星者来讲,明星的一切都无关重要。追星,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是一种理智性的敬仰、钦佩。而不是盲目的崇拜,追随。
追星,是理性追星,不盲从不随意。不是像众多疯狂粉丝一样跟在明星身后追逐他们的步伐,也不是简单的过分他们生活的一切。追星是广泛的,包括娱乐明星,体育明星,诗人,演说家,企业家等。追星的途径是多样的不必要是在大马路上追逐要签名要合照,还可以多关注他们为梦想拼搏的精神。曾有一个不理性的例子:一个女孩因崇拜谢庭锋,上网寻找与谢庭锋相貌相似的网友,结果她寻找到所谓的“谢庭锋”,竟然是个用电脑处理过的照片骗人的混子。她和她的同学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险些丢掉了性命。所以追星要慎思。
追星,关注他们闪耀的背后。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只看到了明星们站在舞台上的光辉,却不曾注意到他们在舞台之下付出的努力与汗水。沈腾赢得欢乐喜剧人第一季冠军,观众被他的幽默而笑的前仰后合,可曾知道,每一个喜剧人背后付出的都是泪水。科比自从进入NBA后每天凌晨四点钟起床训练,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已出现在湖人队的训练房中了,没有人知道这么多年洛杉矶凌晨四点钟的样子。每一个光环的背后都已一段昏暗的经历,我们不应只是羡慕他人的光鲜亮丽,更应磨练自己,是自己走向梦想花开的彼岸。
追星,不应有时代的差别。繁华的现代值得留恋,逝去的经典更应重温。汪国真曾是上世纪七八是年代的明星,凭着对生命的简单理解,他用“既然选择了元芳,遍只顾风雨兼程”这样的诗句鼓舞着无数年轻人积极探索人生的道路。
一方面,明星的力量是无穷的,前行的道路有时会混沌一片,若有人指引方向,那么,遣返的迷雾变回渐渐散去;另一方面,明星的力量又是有限的,他只代表他所属领域的光环,而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生活选择。
作为我们九十年代的一族,追星是应该的,但是绝不能盲目随意,应该有选择的理性的追星。学习崇尚崇高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摒弃落后的盲从的追星观。
【篇三:议追星】
现如今追星的风尚遍及全球,这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年轻人的时尚追求,无论何时,何地,他们总会为自己崇拜的明星讨论的沸沸扬扬,一语不和便会争的面红耳赤,看来追星真是把双刃剑呢!
1989年当红明星组合—小虎队,当他们在港澳地区开演唱会时,疯狂的粉丝骑着自行车去看他们唱歌,道路被堵的水泄不通,人们摩肩接踵的赶着路。可见当时追星者的疯狂,无理智以及追星风志恶劣的一面,粉丝们不仅崇拜国内的明星,将外国人当作偶像的人也很多。
在我们成长的今天总会受到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红遍亚洲的一个中韩组合—EXO中的成员都穿着韩版的时尚服饰,有着高超的表演技巧,为此深受广大中国粉丝的喜爱,顺势一阵寒风掠过中国大地,粉丝们争先恐后的模仿起同种风格的穿着。与此同时国内又成立一个组合—TFboys。三个大男孩凭其小清新的风貌也吸引了众多粉丝,可一山焉能容二虎,据当时的微博,朋友圈的官方统计双方粉丝对双方偶像大放讽刺性言论,进行了一波又一波的语言轰击的消息早已不计其数,这可多么伤风败俗啊!我们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去哪了?难道仅仅因为盲目追星而消逝了?这是的追星当之无愧是一把毒剑啊!
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世间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追星亦是如此,你也许会发现在有些电视节目中出现的明星会存在明星粉丝与他的偶像同台演出,如“湖南卫视—偶像来了”中的一些新星与老牌国民偶像—林青霞同时参加节目,当新星们看到偶像时都忍不住热泪盈眶的场景深深抓住了我们的眼球,这里包含了粉丝见到偶像的感动。然而追星并不单单是一种随大流的行动,他需要你的努力去学习铺垫只有这样追星才会成为你的动力剑。
偶像是榜眼的升华,是灵魂的信仰,是你我及他努力的目标,既然追星的大旗挥了起来那我们就要为了这个伟大的追星梦去奋斗,去坚持,去学习,也许功成之后我们也会赶上明星的脚步,甚至是超越他们。现实中人们的无情批判并不是对追星的否决,这仅仅是对盲目追星的鄙弃罢了,毕竟追星也是种信仰啊!
追星要时刻保持清醒,明白追星是把双刃剑,它可以成就你的辉煌也可以将你推向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