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家相关作文

【篇一:红楼梦读后感】

一曲红楼悲歌,凄凄惨惨戚戚,散不尽,萦上心头,泪先流……

林黛玉哭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苍白如玉脂的脸庞仿佛永远挂着两行清泪,立在潇湘馆的窗棂里,孤独是你的影子。或许你真的就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因为受了神瑛侍者甘露的灌溉,修成女体,今生只为还泪来的吧!虽女子本弱,但你为何就不肯再争取一分?既然心仪宝玉,为什么就不敢大声说出来?遮遮掩掩,几度欲语还休、醋意大发,反倒让人觉得小气。我相信,贾老夫人亦是疼你的外祖母,断断不愿看着你抱憾而终,只是你的骄傲与自矜害苦了自己……

王熙凤机关算尽,看似风光无限,却输了丈夫、输了家;迎春性格怯懦,只能落个在夫家受虐而死的结局;探春空有才干,却无用武之地;宝钗贤德,听长辈命,金玉相配,却不是良缘……红楼的女儿们呀,千百年后读着你们的故事,仍让我为你们悄悄揩泪,你们知道吗?

究竟是什么将你们一步步逼近命运悲剧的悬崖,让你们退无可退?是对金钱与权势的欲望?是妄想不劳而获的心机?又或者是那让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成为水中月、镜中花的封建制度?不,不完全是!是你们的懦弱与不争,让你们自己深陷泥沼,一步步被巨大的封建野兽咬走了自由、蚕食了爱情、也将生命剥皮拆骨……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秦可卿的遭遇了。生得绝世的容颜,却被玩弄于两代人之间;生时病痛缠身,死后虽然风光大葬,却给世人徒留下茶余饭后的笑料!可卿呀,为了自己的名节、名声,哪怕以死明志,也是一种争取!

爸爸劝我不要揪着人物命运愤愤不平。然而,从个人命运反观当时的整个社会,更是让人无奈。看,贾府的破败,正是一个旧的社会制度的灭亡!只可惜了红楼里一个个鲜活的姑娘,我哀其不怒不争。

曲终人亡,哀伤未绝。

【篇二:那年那月的中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又是一轮中秋月,辛弃疾的这句词勾起了我多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与怅惘。

儿时的清贫,被记忆在对中秋月饼的渴求里。记得那时,爷娘种的玉米多,很多时候,爷娘去地里干活,我就和姐姐们在家扒玉米皮,还要翻晒玉米。为了激励我们能干更多的活,娘说只要我们干完了分给我们的任务,我们就可以提前享受月饼的美味。于是,我们带着对美味月饼的向往,每天都把爷娘分的任务早早干完。可是,我们也知道,经过走亲戚交换后剩下的四包月饼是我们家唯一的过中秋节的食品。尽管,娘要兑现她的承诺,可是我们姐妹还是不愿意在中秋节之前分享,我们约定要到中秋节的那天和爷娘一起吃。

除了干地里的农活,我们姐妹还到村里的大果园里帮忙摘苹果,当然,劳动是有奖赏的,那就是每人每天可以获得十元钱的报酬和十几个香甜的苹果。我们把这些劳动所得都悄悄地收藏起来,等到中秋那天给爷娘一个惊喜。

中秋节到了,餐桌上的食品很简单,娘炒几个青菜,爷拿出用血汗钱买的香喷喷的苹果让我们过节,而我们姐妹端给爷娘的是我们的几十元前和一大袋苹果。爷娘说我们长大了,而我们更加感受到了爷娘的慈爱和辛苦。中秋晚宴上,我们一起吃月饼、苹果,那时的月饼和苹果是我吃过的最香甜的也是至今难以忘怀的美味。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当我上了师范,五个中秋节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里会给我们每个同学过节的补助,我们全班同学围坐在一起,一边欣赏我们自排的节目,一边吃学校补发给我们的月饼和水果,虽然离开了父母,却有同学间的缕缕温馨的情谊。

结婚后的中秋节是在夫的家里度过的。记得第一个中秋节,我望着天上的圆月,想着虽然不是在远处的爷娘,心里却酸酸的,因为,姐妹四个都已出嫁,那老宅里除了月亮与爷娘享受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人了吧?想到此,禁不止泪眼朦胧。不论我在何方,爷娘对女儿的慈爱和思念是一样的。每年中秋节探亲,娘总是给我带来一大包各种各样的月饼,临走时,不顾婆婆的劝阻都给我留下,说我从小爱吃月饼。是啊,我从小爱吃月饼,可是,现在吃的月饼的味道再也没有儿时的月饼的味道香甜,这是怎么回事呢?尽管在夫家过中秋节有一大桌子的酒菜,也有爸、妈、还有大爷、大娘等一大家子人,可是,刚到夫家的头几年的中秋节现在回忆起来都是酸酸的味道……

再后来的那个中秋节是儿子即将出生的中秋节,调皮的儿子在我的腹中向我传达着他对这个世界的渴望,这种初为人母的感受冲淡了我对爷娘的思念。过了中秋节四天,可爱的儿子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从此,我真的在夫家扎根了,每逢中秋,我再也没有了思念爷娘的酸酸的味道,但是我还是对着圆月追思,“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我永远都回不到儿时的中秋节了,再也品尝不到那时香甜的月饼和苹果了……

杨庄中心小学 刘娜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