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童年趣事】
那是我七岁的时候,家里养着许多花花绿绿的金鱼。我整天围着鱼缸团团转,觉得怪好玩的。一天中午,母亲从街上带回来几只小鸡,我不知道小鸡是什么样子的,便趴在地上,隔着鸡笼的空隙向里看,好奇地问妈妈:“这是小鸡吗?”
“是啊,你要好好看着它们。”母亲说完,给鸡撒点米,对我说:“从今以后,既养鱼,又养鸡,好不好?”
“好”!我回答道,但忽然想起了什么,便问:“妈妈,鸡也能养吗?”
“能养。”母亲说完,便出去了。
我把鸡笼搬到鱼缸前,看看鸡,瞧瞧鱼,觉得都很好玩。小鸡一个个圆圆的,像铃铛。鱼呢,一个个吹着泡泡。我想:妈妈真忙呀!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要不是把小鸡养起来,小鸡死了咋办?我应该帮帮妈妈。
于是我把手伸进鸡笼,拿了一只小鸡,放进了鱼缸里,接着把第二只、第三只……全放进了鱼缸。但是小鸡根本不会钻水,浮在水面上“吱吱”乱叫。
我只好把小鸡一只只按进水里,但小鸡马上又一个个露出了水面。我生怕小鸡跑出鱼缸,找块纸板盖在鱼缸上。
我仿佛是做完了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情,高兴地在地上翻了几个跟斗。想入非非了:妈妈回家找不到小鸡,一定会急得团团转,我突然跑到她的跟前告诉她:“甭找了,在鱼缸里养着呐。”妈妈一定会摸着我的头夸奖我:“真是个好孩子。”想着、想着,我不知不觉睡着了,还梦见小鸡划动着两只小爪在水里和金鱼嬉戏呢。
傍晚的时候,妈妈回来了。她找不到小鸡,问我:“小鸡呢?”
“你猜猜。”我故意不告诉妈妈,好让她大吃一惊。
妈妈焦急地说:“快别跟我捣乱了,小鸡哪儿去啦?”
“在这里。”我跑向鱼缸,掀掉了硬纸板,一看,我惊呆了。鱼缸里的小鸡全部沉到水底,躺着不动了,水面上还漂着几条死金鱼。
“谁叫你把小鸡扔到鱼缸里的?”妈妈生气了,冲着我大嚷大叫起来。
“我……我自己。”看到妈妈生气的样子,我有点害怕了。
“你为啥把小鸡放到鱼缸里?”
“你不是说鸡能养吗?”
妈妈听了,扑哧一笑:“这次不打你了,记住,鸡是不会游水的。不能放在水里。”我心里真是懊悔极了,我怎么连这么简单的事也不知道呢?
【篇二:父母恩莫忘记】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带动着经济发展,使得出现了许多‘啃老族’,忘记了父母昔日的恩情。
那么什么是‘啃老族’呢?据有关专家调查‘啃老族’是指已经成年并有谟生能力,却一直靠父母供养的人。在城市中,大约有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以至于‘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幸福的‘第一杀手’。
可是仔细想想,是谁伴我们一路成长?是我们的父母。是谁教我们说第一句话?是我们的父母。从小到大,都是父母陪着我们,教我们读古诗。系鞋带,却从不厌烦。当我们在学校学会第一首儿歌时,爸爸妈妈甚至笑得比我们都开心。所以,我希望大家长大时,莫要忘记父母对我们的恩情。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是个勇敢孝顺的人。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年都是靠吃粗粮野菜度日的。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的米一点儿也没有了,怎么办呢?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想吃米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子路说干就干,他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顿时,子路忘记了走十几里路的艰辛与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不单单在中国,德国思想家恩格斯同样也是如此。他父亲去世后,留下了一笔巨产,引起了他们兄弟之间的纠纷。当时,恩格斯的母亲身患重病,他为了不让母亲伤心,主动放弃了那份属于他的财产,平息了家庭可能出现的纠纷。有人问他,不后悔吗?他笑着说:“我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财产,但我永远不会有另一个母亲。”恩格斯的做法,使他成为了后人效仿的典范。
身为新时代的学生,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父母,懂得感恩,让世界多点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