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佩服的一个人】
我佩服的一个人是我的奶奶。
奶奶是给我们做饭的。我每天放学,都能吃上香喷喷的饭菜。每次都适合我的口味,但是,有时候还是不适合我的口味。
有一次,奶奶做的是糊汤,奶奶已经把饭舀起来了。正当奶奶开始吃饭时,见我不吃,就问:“为什么不吃饭?”我说:“我不爱吃糊汤,爱吃米汤。”说着奶奶放下了碗,去灶房把炉子打开,给我做米汤。做好了米汤,她才去吃饭。这时,奶奶饭已经凉了,但她还是吃了。
奶奶不但关心我的吃,而且还关心我的穿。
记得去年冬天,我只穿了两件衣服,把我冻得直打哆嗦。奶奶看到后,赶紧到衣柜里给我拿了一件衣服,给我穿上,我才暖和了些。
我穿鞋特别费,而且不爱穿皮鞋、运动鞋,特别喜欢穿布鞋。奶奶到场(集市)上去买不到,就叫别人给做,只做了一双布鞋,别人就不给做了。奶奶就自己给我做。奶奶的年龄已经六十多岁了,他每天只能中午做,因为奶奶的眼睛有点看不清了。如果中午下雨了,她就会戴上眼镜给我做。如果下午有一点太阳光,她也会戴上眼镜给我做。如果奶奶实在看不清的话,她就会把我叫去,让我给她指,应该往哪里做。
因为奶奶特别关心我,所以我特别喜欢奶奶。
【篇二:过年的滋味】
清晨的火炉早已被柴火烧的噼里啪啦地响,阿姨们在灶台上翻炒着那一系列的美味佳肴,烟气很快弥漫了整个灶房,呛得我直咳嗽。
走出门外,漫山遍野的萧条,就像一幅单调的素描,铺天盖地撒满了整个世界。可即使是这样的冬日,对于孩子们来说依然有无限趣味。运气好的时候爸爸还能从石头山上抓到一两只野兔。小时候,我们趴在窗台上,看着那只兔子临死前的扑腾,心中不知是激动还是惋惜。更多的时候,我们都会玩弄那两块钱一盒的擦炮:一用力擦盒子的边缘,就赶紧向那山里的小洞洞一扔。只听到那“啪”的一声,山坡上只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黑乎乎的土坑。家家户户响着此起彼伏的擦炮声,虽声响不算大,却在忙碌中谱出了一阵欢乐的乐曲。
每到傍晚,年味逐渐浓起来,各家的炊烟从屋檐一点点地升了起来,笔直地,到了一定的高度便渐渐消散了。那绵长的呼喊声在那样欢乐的夜里,显得特别可爱。原来是年迈的婆婆在门口呼喊着在田间嬉戏玩耍的孙子回家吃饭了!于是,三两个孩子跑回来了,脚不安分地踢来踢去。等待着那一系列的山珍野味。腊排骨是必不可少的,一端上桌,孩子都跳了起来,舀起大块的骨头,滋溜滋溜吸着那暖烘烘的汤。孩子们都忘乎所以的吃着喝着,不亦乐乎。直到饭碗见底,一抹嘴,拿起鞭炮,飞快达窜到外面去了。
不一会儿,地上充满着烟火,天上也绽放着光彩。这是一天中最欢腾热闹的时刻,欢笑过后一天的年味儿也迎来了尾声。
现在,我家的年味早已没有那欢乐的气氛,但是这味道,永藏我的心头。
【篇三:小草的自述】
我是一棵小草,一棵毫不起眼的小草;我是一棵小草,一棵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小草;我是一棵小草,一棵身上没有花花绿绿衣服的小草;我是一棵小草,一棵头上没有漂漂亮亮花冠的小草。
然而,我尽管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小草,但我活得坦然,活得快乐。
当春姑娘悄悄来临的时候,温暖的东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也唤醒了沉睡的我,那一刻,我开始使劲地挤出厚厚的泥土,同时春也把碧绿的裙子给了我,让我在这童话般的世界里享受着世界的美好。
上天对我可真的是眷顾有加,它让我生活在小河边,周围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在阳光雨露的抚摸下,我快乐的生长,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每一个清晨,天刚蒙蒙亮,太阳尽管还没有露出笑脸,却也从薄薄的云隙间透出了缕缕霞光,它们给云朵镶上了一层层金黄闪亮的边,也让我的身体变得神采奕奕,。在柔和的光下,我身上挂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对着暖暖的风惬意的鞠躬微笑。
这时候,勤劳的小蜜蜂“嗡嗡”飞来了,它们也不忘在我的身旁逗留了片刻,欢乐地唱着:“无私奉献的小草,你早啊!”就这样,我一天天长大了,长高了……果然,我觉得身子又高了一些。那一刻,我明白,我要真诚的感谢大地母亲的怀抱,也要感谢阳光的呵护、春雨的关照。
时光如我身旁的小溪水在“哗哗”流淌,转眼就是秋天来到。秋风微微地吹过,树叶缓缓地落下,也似我一般渐渐地枯黄了。
这时,一位女孩把我和我的同伴们一起收集起来,晒在后院里。过了一星期,她就把我们装到箩筐内,倒入了灶房。我知道,我生命结束的时刻就要来到,可是我一点儿也不怕,因为,我懂得,只要我的根还在,就能活下去,就能被来年的春风唤起新的生命。
我多么幸福、快乐呀!牺牲了自己,却给别人带来了好处。我能为大家服务,为人们做贡献,我感到非常温暖和自豪。
我是一棵小草,一棵毫不起眼的小草;我是一棵小草,一棵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小草;我是一棵小草,一棵身上没有花花绿绿衣服的小草;我是一棵小草,一棵头上没有漂漂亮亮花冠的小草。
然而,我尽管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小草,但我活得坦然,活得快乐。
【篇四:身边的感动】
寒假里,我去了大外婆家。外婆告诉我,狗妈妈生了一窝小狗,我听了别提有多开心了。问外婆:“小狗在哪?”外婆说:“在灶洞里,你千万不要去看,大狗要咬人的。”“啊,那狗不是很温和吗?”我不解地问。外婆告诉我,狗妈妈怕它的孩子受到伤害,才咬人。
等到响午,我实在想去看看小狗,妈妈悄悄带我潜入灶房,我小心翼翼地靠近它们。啊!小狗太可爱了。它们身体黑黑的,像一个个小绒球,身后托着细细的尾巴,还有个小狗吱吱地叫着,好像是饿了找吃的。大狗可能是听到孩子们的召唤,不一会儿来到小狗旁边,把嘴里叼的肉喂给小狗吃。忽然,它察觉到我们,发出汪汪的叫声,两眼发出凶狠的光芒。我们一溜烟的跑了。
晚饭过后,我又从窗户探头进去,看见狗妈妈一直蹲在窝里一动不动的哺育着自己的孩子,它用身躯庇护着它们,时不时用舌头舔着孩子的绒毛,小狗趴在妈妈的身上甜甜地做着美梦呢。这时的狗妈妈脸上写着“幸福”。
狗妈妈的这种母爱精神让我感动,我们何不怀着虔敬之情呢?这时我才理解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真正含义,母亲的爱是最伟大的。
【篇五:中秋的优秀作文】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又快到了今年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亲人团聚的节日,各地也有着祭月、拜月、赏月、走月亮、请月姑、吃月饼等各种节俗。
对于军中男儿来说,更是渴望着月圆之时能与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然而,我从军多年,还没能回乡与亲人过一次中秋节。
在我的安徽农村老家,人们对过中秋节特别看重。节前,凡是在外地谋生或近处打工的乡民,大都赶回家与亲人欢聚。即使是再穷的人家,中秋夜都要摆上一桌丰盛的酒席以贺吉祥,热闹劲儿就甭提了。
小时候,我家很穷,每过中秋节,爹都扛着一袋粮食到集镇上兑些月饼、烧酒和猪肉。菜是自家园子里种的,不用买。往往是天还没黑,爹便在院子里摆上一张桌儿,娘在厨房里忙碌,我们兄妹几个人围在小桌旁,馋巴巴地等着灶房里的娘。当月亮爬上树梢的时候,娘也就做好了饭菜。她先把那圆圆的大月饼用刀切成若干个方块,用盘子端上来,一家人沐浴着月光,说笑着开始了中秋晚餐。
我记得,每每此时,平日不苟言笑的爹也露出了少有的笑脸,他惬意得眼睛眯成一条逢,“滋滋”地喝着酒,话也比平时多了。娘则是舒心地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并不停地往我们碗里挟菜,小院里洋溢着融融的亲情。这时,娘总会自言自语:“要是每年的中秋节都能像这样团聚该多好,我们不图啥荣华富贵,只要一家老小平安就好!”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18岁那年,我入伍到了北方军营。身在他乡,每到过中秋节的时候,大都是给家里写封问候的信,寄点钱让弟弟给父母代买些月饼以示孝心。然而,每年的中秋节晚宴,父母总会空出位子,还摆上碗筷,倒满水酒。我理解爹娘的心,他们在以独特的方式思念着远方的子孙!
如今,身在北方军营,每到中秋之夜,我都倍感思乡,时常一个人漫步在军营赏月。北方纬度高,月亮也格外透明皎洁,而故乡的月亮轮廓却不是那样清晰,月亮柔柔地挂在天上,时常有云彩罩住它,因此,给人一种“月朦胧,鸟朦胧”的内涵之美。但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中秋的月夜都是那么迷人。
噢,故乡,在这迷人的中秋之夜,我这远方的游子在深深地思念着你啊!
噢,爹娘,在这迷人的中秋之夜,您的儿子托月寄情,请接受这份千里之外的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