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二月二的传说】
读完《二月二·糖豆节》,我就想知道为什么二月二这天叫“龙抬头”,还想知道为什么这天要吃糖豆和爆米花。我们的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传说和故事。二月二有怎样的传说呢?
二月二龙抬头也叫“龙头节”、“青龙节”、“中和节”。这个节是从唐朝兴起的。传说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自封大周武皇帝。玉皇大帝知道后大怒,下令三年之内不准向人间降雨。这下可苦了人间的老百姓,庄稼枯了,河水也干了。掌管天河的玉龙,为了拯救百姓下了一场大雨。玉皇大帝将玉龙打下人间,压在太白金星的拂尘所化的大山下边。
老百姓听说太白金星只要看到金豆开花就会收回拂尘,玉龙才能回天宫。人们就到处找金豆开花,想救玉龙上天,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一位老人背着一袋玉米到集市上去卖,不小心口袋松了,玉米撒了一地。人们看到了心里一亮,这不是金豆吗?炒炒不就开花了吗?二月初二这天,各家都把炒好的玉米花端到院里,太白金星看到后,就抬手收了拂尘,大山不见了。玉龙一声长啸,腾空跃入云端,又下起雨来。
从此便形成了习俗,每年二月二,人们都要炒玉米粒、黄豆粒,用金豆开花来敬玉龙,嘴里还唱着小调:“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大人还给孩子们理发取“龙抬头”的意思,因为大人们都望子成龙,希望孩子长大成为有用的人。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这个传说中讲的玉龙就是曾经变为白龙马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小白龙。你们是不是更加喜欢小白龙了?我也更加喜欢他。
【篇二:星空絮语】
天黑了,一颗颗小星星闪着金黄色悄悄的躲进了夜晚的“棉被”。整个天空顿时不再黑暗,像嵌着宝石一般熠熠发光。
我趴在阳台前看着天上的小星星,星空像女王的裙子一样高贵、优雅。每颗星星又像宝石一样晶莹剔透。
忽然,天空中一颗耀眼的星星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启明星。爸爸说它又叫做太白金星,他可以给人们指引方向,传说,李白的母亲在梦中梦到了太白金星,所以李太白这个名字就是这样得来的。
我仰着头,月光轻轻的抚摸我的脸颊。咦?那是处女座!她像一个天使,手中拿着一个竖琴,一对洁白的翅膀让人无限的遐想,身穿白色的纱裙,好像下一刻眼睛就会看向我,头上戴着一个花环,坐在草地上,弹奏着优美的旋律。
此时的天空又黑了一些,牵牛星、织女星已经有光芒了,牛郎织女在一次巧遇中相识,却因为人类和神仙的天壤之别被分开。可是牛郎却十分思念织女,在老牛的帮助下见到织女,却被王母娘娘发现,她划了一道银河让牛郎织女不能相见,后来他们化作两颗星星,这便是牛郎星和织女星,真是凄美的爱情故事啊!
就在这时,一颗流星划过天际,他像一只有着金色尾巴的小蝌蚪,又像一个“托着”长长尾巴的风筝,我赶忙双手合十,闭上眼睛许愿。
这时爸爸叫我睡觉,我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想:天空中会有另一个城市吗?那里是什么样的?美吗?真的像传说中一样有逝去的美人吗?他们在干嘛呢……
【篇三:不一样的追星】
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追星,我也是,可我追的并非明星、歌星和影星,而是——太白金星。
他——是中国诗词史上当之无愧的大咖级人物。一首《将进酒》将他孤高自傲、桀骜不驯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将进酒》时他已是中年,正被排挤出京。读前几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我仿佛看见那年过四十的半老男子斑白的双鬓,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恨国家不识忠良,对现实不满,眼神里有一丝幽怨,又仍牵挂国家。
读中间几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我仿佛看见他与岑勋、元丹丘两位好友一起饮酒高歌,借酒浇愁,发泄胸中的郁积。又仿佛看见他在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寂,叹息“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的落寞。”渴望为国分忧,怎奈怀才不遇,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到头来只是南柯一梦,落得“拔剑四顾心茫然”。想到这,他不由砸杯顿足失声痛哭。
看结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我仿佛感觉得到他那如波涛汹涌般的郁闷情绪。他为何郁闷?他为何忧愁?空有一腔热血,报国无门啊!他感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他醉了,猛的把背的剑拍在桌上,喝问,谁说“长风破浪会有时?”一阵大笑。笑完,一颗晶莹的泪珠已挂在眼角。因为他始终渴望“忽复乘舟梦日边。”
是的,我追的就是这位从天上下凡的太白金星——诗仙李太白先生。一个“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让我打心眼里敬佩崇拜的人,一颗诗词史上永远闪耀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