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籍相关作文

【篇一:我与图书馆的故事】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看着窗外的风景,我陷入思境,到底是什么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呢?也就是吃过午饭,走回寝室后被那建筑吸引罢了,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就和他之间有了摩擦,有了属于我和他的故事。

平常的休闲时光使我最期待的,不是那空格的时间,也不是与伙伴欢乐的时间,而是去图书馆的时光。穿过林荫大道,听着欢快的鸟鸣声,走进宏伟的图书馆,那朱红的墙瓦,彰显出我内心的澎湃。我从小就沉迷于读书,喜爱阅读,而校图书馆就给我提供了如此好的机会,书类齐全,精致精美,摆放整齐,给读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阅读并不是刻意的,读书或许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真的惊艳了广大观众。第二季的武亦姝,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惊叹。并不是因为武亦姝的诗歌积累,也不是雷海为外卖小哥的身份,而是她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正因如此,我更加喜爱阅读,有句话说的好:“人读书读多了,容颜自然会改变,因为你的内心世界滋美了。”

有许多书籍,因为种种原因,想读却读不到。

不过在学校的图书馆中,我仿佛看到了许多珍宝,不想离开,常常在书中沉醉,连吃饭时间也忘记,那便是我的精神食物。“书籍并非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图书馆的环境,沾染了超凡脱俗的气息,进入里面,会使人感受到书香之气,趁着昏黄的日光,在那翻开书本,细细品味,总会有着不一样的收获,于是乎,那图书馆变成了我热爱的地方,她总是端庄沉稳,如女子一般,懂得她的内心世界,丰富着我的生活。

阅读即可塑造丰盈内心,又能让生活变得异常充实,一个人与书籍愈加亲密,他就会越感受到生活的充实,感受到独特的气质。所以打开一本书吧,让我们与书相伴,与图书馆相伴,让书香之气充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这便是我与图书馆的故事,与书籍的故事。

【篇二:与书籍一起走过的日子】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川流不息。”我却很幸运的在与书籍同行的日子里,逃过了那个时间的咒语。

在刚上幼儿园时,我就从姥姥那里听来了许多故事:《海的女儿》、《小红帽》……,明白真善美是非,开启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望着那高大的书橱,密密麻麻的书籍,心中竟产生了一种敬仰与神圣感。

上小学时,慢慢开始阅读一些小说。现在回想起来,可真谓是“废寝忘食”了,在学校看,在家里看,睡觉时看,上厕所看,以至于父母齐声抗议:占用厕所时间过长!有一次,在厕所看书时,妈妈见没动静,以为没人,将门返锁,于是十分郁闷的在马桶上待了一上午。这么大的代价,换来的是更大的收获:《秘密花园》里大自然的气息,《繁星·春水》里母爱的浓郁,《围城》里人们的无奈,《小城三月》里时代的悲剧。读这些书籍,我仿佛就在另一个世界中,看那一个时代中的男男女女,跟他们哭,随他们笑,盘古初辟天地时的混沌,已然被这些书彻底清空,如醍醐灌顶,领悟了光明与智慧。

然而,我与书籍的故事远远没有讲完。上了中学,开始喜欢古老雅洁的文字。读《人间词话》、《小窗幽记》。它们几乎与现实世界的浮华和喧嚣隔绝,以一种寂寥而又清冷的方式姿态存于世上。好书如佳茗,令人舍不得放手的,就是这种好书,就是这种日子。

蛮喜欢《红楼梦》的,它沉浸在流年里,文字的魅力、绵延了几百年,古意幽幽,冰清玉洁,陪伴了我多年。李延年诗:佳人再难得。其实,好书也一样。

书,陪伴了这么多年,就像《西游记》一样,三个妖怪集体投降,保护我这个傻和尚一直向西走。人这一辈子,有多少日子能够静下心来,去品品书中的日子。《读者》中这样说:也许,当孙悟空走到终点时,才知道一路留下的故事,比真经还真。

与书籍一起走过的日子,宁可慢一点、静一点……

【篇三:爱书如命】

“爱书如命”是人们对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艺术人生的衡量,昭示着人生与书籍的浓厚的情谊。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人与书籍关系的最高评价。爱书,不仅是对书的珍重与珍惜;更重要的,在于在读书中成长进步,为书籍而奋斗。

记得,小时候,我很喜欢听爸爸讲故事,却一点儿也不好读书。每天晚上,听着爸爸生动的描述,不由沉醉其中,唤起无数的遐想。有时乐得睡不着,在时梦见自己就在故事之中。无论是“狐假虎威”、“田忌赛马”,还是“萤囊映雪”、“神笔马良”,我都觉得很新鲜,就像是小孩子好吃糖一样。一次,我迫切地问爸爸这些神奇感人的故事是哪来的。爸爸神秘而自豪地说,这一切都来源于书本之中。半信半疑之中,我开始尝试着阅读父亲为我买的《中外智慧故事》,开始在书中寻找,逐渐与书,并与读书结缘。

几年来,各种有意义的书籍像聚会时珍贵的客人被父母和我郑重其事地请到家中。佳宾如云,群贤毕至,小小家园越来越散发出芬芳,流光溢彩。我特别喜欢把书放在床头或桌上,“以书为伴”吧。这情调也是我在书中从前人那里得来的。因为书,自然也就少了闲暇,多了书声。因为书,知识离我也近了。

人们常说,书是智慧的源泉,书是成功的桥梁。我还要说:“书是鸟儿飞翔的翅膀”。一般说来,书所注重的是内蕴,真正会读书的人往往不带特别的功利和目的。读书在于修身养性,在于一种境界。所以,我也为自己创造读书的意境。比如,深夜里读书可添几分宁静;下雨时读书可添些许清新;亦可边喝茶边读书。这些都能让人带着一种深沉,仿佛自己就是作者。读出来,书也更加深刻了。所谓“一字之师,恩重如山”。难道不该认真品味一下吗?

书的魄力是无限的。闻一多先生在追求民主自由的道路上,为书废寝忘食,诗圣杜甫晚年为读书“疏懒”得一月而不梳头。我也越来越喜欢读书了,越来越在意这精神的食粮。在书中,那些婉转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美好的结局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向往。人们就是在书的引导下进步成长。读一篇好文章,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总有说不完的情怀,又总有想不尽的景致。

遗憾的是,如今,在繁华的社会生活中,物质生活大大地改善了,可内心的感触未必如此,有不少人借口事务繁忙,书香难闻。边读书,边反省吧,渐渐地,读书的兴趣就会浓厚起来。欲成大事者,当学东吴阿蒙。我们也该如此,去研究书中的辉煌。

想想,如果人人都像对待生命一样地爱书、读书,那世界上该有多少高尔基呀!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快乐地读书吧!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