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碎片化的生活】
清晨,被手机闹铃叫醒,收拾停当,出门上班上学,路上听听广播,刷刷微博、新闻。下班放学后,作业做完,加班加完,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就继续在家上上网,逛逛淘宝,看看电子书,或者看看电视,打打游戏,最后,洗洗睡觉。这就是当代人最平常的生活。
有多久了?我们没能完完整整地读完一本纸质书了;有多久了?我们也没能好好跟爸爸妈妈坐在阳台上好好聊天了。我们不能想象,当我们没有了手机、电脑一切电子产品以及一切的信息来源,生活会变得怎么样。我们早已习惯通过智能手机,随时上网,随时发一条微博和朋友圈。我们已经习惯了到淘宝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带网上看原创视频……
从国际的Facebook、Youtube和Twitter到国内的微信、微博和QQ。我们已经习惯了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我们依靠着网络,这个全球性的大脑,在这个大脑里,人人都是媒体。海量信息通过网络来到每家每户。
“分享”是互联网引为号召的精神旗帜也是web2、0的核心思想和技术趋向。我们都是全球性大脑的细胞之一,实时功能、互交性、多媒体,我们依靠着三大利器,每个网民都想与国际信息同步。我们的时间都在被碎片化,手机上、电脑上若干个QQ群的头像闪烁不停,电子邮件几天不看,就会被上百条信息挤爆,我们的大脑不能分成好几块去做不同的事情。给自己几天休息,但在这几天里什么都不做,早已成为奢望。
我的手机通讯录里有一百五十多人,有十个常用群。可这些头像多半呈灰色。新建的群,前几天还聊得火热朝天,可是,没过多久,都已销声匿迹、无隐无踪了。但是也有一些“活跃”的人,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早、中、晚冒个泡,打个招呼,或突然在群里问一声“有人吗?”等别人回复他“有”时早已过了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以上,然后就没了下文。在节日里,大多数的好友、群的头像开始乐此不疲的闪烁起来,可大多数都是群发的节日问候。
在这十几年的网络发展里,我们已经离不开这些了,发微博也只能写一百四十个字,这对我们来说是约束,也是释放,让我们直接写出内心的想法。
虽然我们的生活被网络碎片化,也被粉碎成更多的碎片。
但,我们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