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你还记得我吗】
我不经常和陌生人讲话的,可是那天我整整跟你说了一天的话,跟你说话的时候莫名其妙有一种开心的感觉。
我现在之所以还记得你,是因为你那乌黑光亮的头发,那长长的头发像瀑布倾泄而下,就如童话中的长发公主,我们这里的人头发都是金黄色的,你在满大街的人群中,一定是百分百的回头率。
从和你的交谈中,发现我和你有共同语言,你喜欢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而我也喜欢《城南旧事》欧洲译版,我虽然对中国的作家不了解,但是我对林海音这个作家异常地喜欢,因为她的语言生动形象,格外亲切,你给我一讲,我就更加的了解她了。你还喜欢凡·高的画作《向日葵》《星空》,我也喜欢;你喜欢喝卡布奇诺,我也喜欢唱它,因为它回味无穷。
还有一件事情,我现在想想就后悔死了。这件事情就是:我们既然爱好相同,就应该留一下电话便于以后好连系,可是我却没有要你的电话号码。之后,我找了你三次,可是都没有找到你,然后我发了这张寻人启示,可是再也没找着你。
我想对你说:“认识你是我的幸运,希望你能看到我发的寻人启示,我需要你这个朋友,愿我们早日相见!”
不管你记不记得我,我反正会永远把你放在心里的。
【篇二:回眸的瞬间】
密集的人群给这个年又增多了热闹,别问我在哪儿,你们看这花灯多亮!
大年初一的大唐不夜城挤满了人,于是,我紧握着妈妈的手,不敢松开。我总是吵着妈妈让她给我买这个买那个,可妈妈说小心被拐,于是我开始注意起了寻人启事的广播。
走一会儿就能听到来自游客服务中心的一条播报“各位游客,大家好,请某某小朋友听到广播后,速到朱华润万家大门口,您的家人再此等候”。
每每听到这段广播。我就跟他们的父母一样揪着心,也开始各种各样的担心,他们还小怎么办?不知道超市在哪怎么办?找不到父母因此大哭大闹怎么办?种种感觉涌上心头,五味杂陈的心情。
走到人稍微少一点的地方,就听见有一个人在哭,很大声,本想去找她,可是人太多,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大雁塔站口的地铁要被封了,我就不能回家了,所以只能袖手旁观。后来走了一段时间,她的声音渐渐消去,本以为是人群和距离淹没了哭喊声,可并不是。回眸的瞬间,看到一些民警在她身边,试图帮助她联系家人。我那时恨不得瞳孔放大无数倍,有千里眼功能,因为我想看到,想看到令我回眸的瞬间。可能那么短暂,但我希望为好心帮助他人的警察穿过茫茫人海,寻找一个善良的存在。
离地铁站越来越近,寻人启事广播的声音也渐渐变小,甚至没有。可能是因为走了很远,或许可以想象一下,另一种可能。就是民警的热心,让声音消失在人们耳朵中。
是因为他们的行为,我们的世界才可能这么温暖,他们也是人,也需要休息和自由,这大过年自己没回家,反正他们帮助了许多要是没有他们帮助的家庭可能就不不幸福的那块儿心头肉--孩子啊!
令我回眸的瞬间,可能是惶恐不安,但也可能是无比感人,别问我在哪儿,看这民警,多好!别问我为什么。看我回眸的瞬间,多美好!
【篇三:等待】
离散的鲸群总愿等待重逢的那一刻;枯黄的树叶也甘愿等待一缕秋风,落叶归根;失意的人也愿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而那位老人也一直等待在那座桥头,成为桥上一道特有的风景。
小时候,每次路过桥边,总能看见桥上、树上、墙壁上贴满的寻人启事,四处张望过后,也准能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的衣服满是污渍,但怀里的寻人启事确是异常的干净。他总是像机器人一样不知疲倦地发着寻人启事,扯着行色匆匆的路人问是否见过的他的孩子,若是有人愿意搭理他一下,他准是拉着人不放,一遍一遍地描述孩子的特征,却总在别人的摇头中急红了眼眶。给我影响最深的还是他那双长满老茧的双手,初见我时,他急急地握住我的手,他那双粗糙的手磨得我生疼,就好像锋利的刀片刮着我,看着他焦急的样子,我只好强忍着疼,听他描述那个失踪的孩子。
每次看见有人路过,他那积满风霜的眼睛总会闪着光,希望在他们身上得到一丝一毫的线索,可却总在人们的沉默或是叹息摇头中黯然失色,失望溢于言表,仿佛一下子就老了好几岁。随着时间的流逝,再多的同情也成了厌恶,留给人们的只有他雕塑般的身影以及纷飞的寻人启事。
我是后来才知道这个老人的故事。他本是带着孩子来这游玩的,却不曾想竟在这里走散了,于是,他便日日守候在这桥边,等着他失散的孩子。
也是很久没来这桥上走走了,思绪一晃,我已站在这桥上。
阳光和煦,多事的风拉长了柳树姑娘的头发。湖面微波荡漾,微风吹皱了湖面。我的目光穿梭在湖面和柳树之间,下意识地寻找记忆中的那个侧影。
一无所获。
也是,都过了这么久了,再执著的人也该累了,放弃了。我轻叹一口气,准备转身离开。
“小姑娘,你有没有见过我的孩子?”那声音犹如老树枝丫摇曳发出的刺耳的声音。我回头,视野里多出了一个老人:两鬓白发丛生,脸上沟壑纵横,皱纹密密麻麻爬满了整张脸,眼里有些浑浊,仿佛所有的愁绪都堆在眼前。颧骨高高凸起,眼珠深陷其中,整个人都瘦得脱形。老旧、破烂不堪的衣服在他身上格外肥大。手里的寻人启事边缘微微泛黄,但被保存地很好,连折痕都没有。照片里的小孩笑得那样灿烂。若不是他手里的寻人启事,我怕是认不出他了。岁月对他极为苛刻,才过了几年,他竟已老得不成样子了。我摇摇头:“没见过。”他的神色波澜不惊,脸上没有一丝失望和悲伤。怕是已经习惯了没有消息吧。
那一刻,他深深地触动了我,多少年的坚守和等待,换来的是一无所获。或许他自己也知道此生怕是已无缘与自己的孩子相见了,可是他仍不放弃,只要有希望,不管多少渺茫,他都会守候在这座桥旁。
我猜,支撑着他的是他对儿子浓浓地爱和深深地愧疚。
我知道,他的等待是无言而深沉的爱!
【篇四:一份特殊的作业】
【一份特别的作业】
陈泽
那是一个阴天,天上的乌云积成一团,就像是一个谜团等着太阳解开。在教室里,老师布置了一个课堂作业,等着我们解开。
老师大声问:“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完成一份特殊的课堂作业。”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百思不得其解,有些同学窃窃私语:“作业有什么特殊的啊?”老师公开作业主题:“假如我们的妈妈走丢了,我们一定会贴‘寻人启事’,接下来,我们就给妈妈写一份‘寻人启事’”。
“先写上姓名。”老师报道,同学们刷刷地写上妈妈的姓名。“再写上年龄。”下面有了一点骚动,“大概42吧,好像又不对。”“应该是40岁,可是不确定。”同学们自言自语。老师见此情况,只好跳过:“写上妈妈的脸部特征。”下面又开始讨论:“我妈嘴边好像是有痣的,可在哪边啊?”“我妈妈眼睛是椭圆形的,还是三角形的?”老师摇摇头,接着往下报:“写上妈妈今天的穿着。”下面几位穿名牌衣服的同学就更“嗨”:“妈妈的毛衣是啥颜色?”“妈妈的手镯是金的?银的?还是玉的啊?”他们自己穿着几千块的名牌衣服,竟然连妈妈的穿着也忘了。
老师“唉”了一声,说:“你们的妈妈这么关心你们,这么了解你们,你们一个微小动作也逃不过妈妈的眼睛,可你们呢……这项作业完成不了的,回去好好观察妈妈吧!”
看来,这一份作业能完成了人寥寥无几,是同学们真得忘记妈妈的“信息”吗?不是的,而是孩子没有真正关心过母亲。
这一份特殊的作业让我陷入沉思……
【一份特别的作业】
杨博
作业,全宇宙最邪恶的物质,它可以吞噬一个学生脆弱的心灵,让学生在它的大海中苦苦挣扎,最后沉下水去,永不得翻生,永不见天日!完了,人生画上一个恐怖的句号!这就是恐怖的恶魔作业!他会和吸血鬼一样吸干你的灵魂!
我完成过一次特别的作业,它与众不同,虽然会消耗不少时间,但十分有意义,最重要的是,完成它不用动笔,十分轻松。
在一个带着夕阳的下午,老师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观看我们与七班的终级大决斗,这将会是一场伟大的战役,被命为北半场(操场的北半部)战役。一场实力对战。
我想:又是无聊透顶的篮球赛。但又不得不看,真讨厌。我漫无目的地坐在北半场,战斗的号角响起了。
这是我方的球,我方队员刚接到了球,敌队队长吴宇诺如猎豹一般快速地闪了过来,一个风车式抢球,夺过篮球,扑向我方篮筐,在空中一个360°旋转,又是一个优雅的灌篮,“帅气!”(虽然她是女的)我忍不喊起来,哎呀,我怎么为对方加油了?我又赶紧为我方加油打气。
比赛进入了白热化,我都禁不住满头大汗,吴宇诺又抢到球了,我方队员杨子豪,冲上前阻拦,可她根本不把杨子豪放在前面,轻松一闪,从他身边掠过,还带着嘲笑摸了摸他的头,集体荣誉感和愤怒感为杨子豪打气,再次阻止篮球进筐。他俩就像双龙戏珠,但最后,这关键的一球,吴宇诺带着荣耀光环与残影射中对方球门,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这真是一场精彩的球赛,这真是一份特别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