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次难忘的秋游】
秋天来了,红红的苹果挂满了枝头,远处一片片的红高粱弯下了腰,农民伯伯的脸上露出了丰收的笑容,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美不胜收。
今天,我们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秋游。这天早上,同学们都兴高采烈的来到了学校,乘着大巴,就来到了顺义民俗园。
一走进民俗园,这里全是果树和绿草,阳光明媚,空气清新,非常凉快,真是个秋游的好地方。
导游阿姨先带着我们来到了体验区。一进体验区,我们就看到了一排石碾。碾子上面铺着一层玉米粒,几个同学跃跃欲试想体验一下推石碾的过程。我们按着导游讲解的方法,分组推起石碾来,随着玉米粒从磨盘上滚落,磨盘下多了一层又一层的玉米面,同学们的额头上都渗出了汗水,虽然推碾子很累很辛苦,但是同学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都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沿着园子笔直的水泥路,同学们来到了一大片挂满苹果的采摘区。我们手里拿着准备好的袋子,只听马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开始摘苹果了。”我便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一棵果树下,抬头望去,只见顶上有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我看着那个苹果,它仿佛对我说:“想吃吗?那就把我摘下来吧。”我右腿踩上树的分枝,右手抓住树干,左手抓住那个苹果,轻轻一拧,那个苹果就成了我的“猎物”了。同学们有的站在树上摘苹果,有的在地上接苹果,有的正在向别人炫耀自己摘到的大苹果,好一派收获的景象!
活动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民俗园,在返回的大巴车上,同学们还意犹未尽的讨论着这次秋游的收获。
【篇二:乡情】
故乡·山水
故乡少水。它不像秦岭脚下的太白、眉县,出门便是溪流环绕,峰峦叠嶂。家乡唯一有的,就是源自北山潺潺流淌的小溪与并不很大的水库。
故乡的最北边就是爷爷口中的北山,越往北山深处走,山就越高,树就越多,路就越陡。
听爷爷说,北山可是一座宝山,其中一座山就叫宝塔山,他曾经在这座山里靠打柴赚钱。
其实北山还是一座香山,盛夏时节,槐花树似乎提前商量好似的,一夜之间,全开了,一串一串的,白的像雪。这些成串的雪白,就那样随意漂浮在郁郁葱葱之上。洋槐花的香味沁人心脾的,即使没有风来飘散,整座山脉,全都浸泡在花香里,令人心醉。
眼前,一座青峰被云雾缭绕,云雾里弥漫着花香,而几条潺流的小溪,像一条明亮的银带,涉过山谷。那是故乡的山水。
故乡·果林
尽管只有几条小溪,但它滋养过的土地,异常肥沃,似乎拥有神奇的魔法。
在北山脚下,是范家寨。都说“凤翔苹果甲天下”,这苹果就是范家寨的沃土滋养出来的。
苹果开花之际,范家寨的苹果花常常引来大批大批的游客,他们用手中的手机,记录白里透着粉,粉里透着白的娇小的花朵。
落果时节,大大小小的青色果子藏在绿叶之中,微风吹来,果子在微风的抚摸下轻微地摇曳着。
成熟时节,苹果红的灿烂,在通红的脸庞上撒满了淡黄色的小星星。尝起来,冰凉可口,一口爆汁的感觉,而瓤似白玉般白,好一个香、脆、甜。
脑海里,苍穹下,一望无垠的果园里,撒满了繁星般的苹果。那是故乡的味道。
故乡·门
在乡下,繁多的烤漆门中,夹杂着几扇旧木门。几块木板已经在风吹日晒中腐朽,轻轻一捏便会掉下一块。狮头门环也生满了红绣,面目全非。矮小的房顶上,一层层瓦片翻滚着波浪,丛草杂生。一旁的土墙缝里竟然长出了柳树。
门前,还栽着一块大块头,那是石碾,农村很常见的,那是人们以前碾小麦用的。但是自从有了全自动收割机,石碾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默默地站在门前,守望着、回忆着……
耳旁,传来推门时“吱呀——”声,那是乡的声音。
故乡·情
故乡的山水,故乡的味道,故乡的声音,一个接一个,接踵而来。让身在异地的我,感觉一直在故乡的怀抱里,她是那样温柔,那样的多情。
在她的怀抱,我有说不完的波涛汹涌话,道不完的情,最想在空旷的原野上大喊:“啊……故乡,你是我的骄傲,我也将成为你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