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果茶】
我一向是不大喜欢果茶的。
轻抿一口,唇畔触到的是浓浓的苦涩,这苦仿佛一团气,在口中发酵,膨胀,使舌苔上的小颗粒感到不安,整个人为之一震。渐渐地,苦味在口中肆意飘散,胸中仿佛也积了几分愁闷,心情阴郁下来,使得人不禁紧锁眉头,伸出舌头,深吸几口新鲜空气,将这苦味散去。
再品一口,眉头更紧,入口的不再是难耐的苦,而是腻味的甜。这种甜不是水果天然的纯香,它不像书中写道的“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的香甜,却是好似后期加了糖精的堠甜,半点柔和之气,清冽之味都没有,它使品尝者的喉咙一阵发痒,不禁作呕,直让人心胸郁闷。
这便是我年幼时对果茶的印象了。
长大后一次偶然,同伴给我带了果茶,我起先不愿,后在同伴再三力荐下,才饮了几口。它的味道一如既往,先苦后甜,或是先甜后苦。然而这次,我却又品出了不一样的乐趣。
入口仍是涩涩的苦,让人感到不适,可含在嘴里片刻,一阵属于茶叶的清香便顿时溢了出来,醇香可口,仿佛嗅到了春天的气息似的,心情豁然开朗,从头到脚神清气爽。那清香在唇齿间酝酿着,渐渐地,又变成了爽口的甜,属于水果的天然香气四散开来,酥酥的,柔柔的,像一片羽毛不轻不重地挠着你,让人感到心窝痒痒的。又仿佛置身于一座果园,园子里生长着成千上百的果树,放眼望去,五颜六色分外好看。微风一吹,果子的清香扑鼻而来,分外新鲜,令人流连忘返。
先苦后甜,就仿佛一个苦难中的人儿在历尽世事艰险后顿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在苦中寻找乐趣,明白生活总是蕴含着美好与希望;先甜后苦,它仿佛告诫着处于成功中的人们,不要因为一点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最终错失良机,跌入谷底。
这一杯果茶,就象征着一个人的命运,苦乐交替,悲喜交加。你永远无法猜透下一秒是什么滋味,但不管是甜还是苦,是欢笑还是哭泣,只要我们心怀希望,便能在苦中作乐,在乐中知苦,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百态人生。
苦乐交替,悲喜交加,这是生活的真正内涵,也是这杯果茶给我带来的深思。
品一杯果茶,赏浮世万千。
【篇二:苦尽甘来】
在窗台沐着阳光,秋天的阳光,而我打了一个寒颤,秋天的阳光是冷的,心底还翻滚着悔恨,而一阵寒风又让我哆嗦,泪水也就又知觉地滑落,顺着脸颊,滑到唇畔,苦的,心,也是苦的。
也许正是因为“年少无知”,而给自己的心加上了一道伤口,并涂下悔恨,而留下永恒的伤疤。信奉着“人在该犯错的时候没犯错就是犯了最大的错误,篡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识开始了一段悲剧。
悲剧是在糊涂中发生,也在糊涂中结束,糊涂地留下了记忆在心头,始终不懂自己为什么会酿成悲剧,而又是为什么可以让悲剧继续着,而又是为什么只在悲剧结束后才会好好地责备自己检讨自己,才会知道以前的自己是多么的无能,多么的残忍。
一直在悔恨,一直在悔恨,而悔恨又能有什么作用?可以让时间倒走,回到悲剧发生前一刻,或是悔恨可以让受悲剧折磨的人得到补偿?一切都没有,悔恨换来的就是泪水,就是苦。
在悔恨之后,心中是否会有一些感受,或是有些别的?如果真的会有一番感受,那么就请好好地珍藏,虽然它是基涩的,但时间会改变一切,总会有那么一天,苦的也会变成甜的,甜的就会化成微笑挂在脸上,那么请看看身边的草木,抬头望望天空,你会惊奇地发现,春天离秋天这么近呀?是的,这就是苦尽甘来。
秋风仍在吹,而阳光暖暖,心也暖暖,我笑了。
【篇三:昨夜小楼竟春风】
时代的微风愈来愈暖了。
暑期去拜访祖母时,我惊讶于她含笑的唇畔游来的数字片句:“我们家与隔壁林叔叔家共享菜圃了。”奶奶家的后园曾是一块不大不小、荒废着的泥土地,后来奶奶将其细致整饬了一番,竟成了一片像模像样的菜圃了。只是我眼中林氏夫妇本都是不苟言笑的人,于我也陌生冰冷,于是便有担心如穿了针的线在心中缝织起来。
在这种“快餐”时代,又能指望谁与你相携相助呢?
后来是某日清晨,见天边浮光折影、晨曦浮动,不由得间推开了屋子的后门想去赏赏晨光,“吱呀”一声,拥了满怀的温暖日光,同样将眼中的一切尽收心底——那是林婶婶,将黑色长裤的末端卷至双膝处,右手间握了一把旧色的浇水壶,左脚旁立了一个已然生了潮斑的木桶,正躬身弯腰,为奶奶的菜圃洒着水。
奶奶曾在我面前多次提及她长年不愈的腰病。
这么多年来,我自认生长在繁华中心,自认对人情的认识是晶莹透彻、一针见血的。然长年累月污浞蔽眼,不觉间已经太过自私。
好像永远只记得“我”自己,而淡忘了“我们”。
只这方小小的“共享菜圃”,将二十一世纪来逐渐冷漠生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又一次扬起针线,将它们缝密了。
走过繁荣的十字街头,四五辆明黄新漆的共享单车从眼前一逝而过,散落下车上人彼此喜悦爽朗的谈话与笑声,揉碎在初秋的风里也依然明媚动人。记得在《朗读者》一节目中,共享单车的创始人曾提及她的初衷来源于“单车情怀”。什么是“单车情怀”?在我的理解中,它属于母亲年纪尚幼的七十年代。大人们骑着单车上下班,迎着轻柔的晚风互相谈笑、述说着一天以来的趣事,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寻到家的方向。而不是坚硬独立的汽车,一扇车门隔了两个世界。
走进街角的共享书店,抽出一本《挪威的森林》,还能感觉到上一位读者抚摩好书时留下的指纹。
触摸淀红的共享篮球,在球场上肆意杀敌万千,依稀可浸润上一位持球者挥洒过的汗水与青春。
殊不知这已是太多太多无可复制的温情。
这便是“共享时代”的初衷吧。以平和连绵的温暖让本陌生的人与人之间有了生动的联系,重寻多少年前阒静沉淀着的温情与共存。
又一阵秋风袭来,却似春风暖人心头。
【篇四:妈妈的心】
繁华世界,虚情假意。在人生的沉沉浮浮中,友情、爱情……无数东西得到又失去,当你转过身来,就会发现,只有母爱一直紧紧跟随在你身后,不计前嫌地陪伴着你。
音乐轻轻柔柔地单曲循环,我正沉浸在《红楼梦》的忧伤里。妈妈不动声色地看了我一眼,没有说话,起身走进厨房。半晌,一双洁白细腻的手端着一碟草莓放到了我的眼前。我熟视无睹,只顾“哗哗”地翻着书页。她重新倚到沙发里,微风轻轻拂过她的刘海,一缕声音从她的唇畔溢出来:“吃吧。”我恍若从梦中惊醒,应了一声,拾了一颗草莓放入口中。她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高兴,嘴巴弯起一道弧线,就那么静静地注视着我。忽然似乎又想起什么,起身端来一杯温水,淡淡而又温和地说:“喝点水补充能量吧。”那个午后,我们就在这簇拥的温柔中度过。
“作业好多呀!”我沮丧地嘀咕,完全被负面情绪填满,有一搭没一搭地写作业。妈妈温和地催促道:“快点,还要弹钢琴呢!”我闷闷地回答了一声:“知道了。”便再无言语。妈妈推开房门,坐到书桌旁看着我的作业。作业似乎永无止境,将我重重包围,我奋斗着,几乎忘记了身边的人。妈妈比我更加专注,不时在旁指点一下。当我停下笔时,明月已高高悬挂在空中。妈妈离开了书房,我也放松下来,靠在椅背上迷上眼休息片刻,只是屋外的妈妈,又开始了她的忙碌……
夜深了,万家灯火如同点点星光,美丽异常。我知道,有多少的母亲,如我的妈妈一样,正用心守护着自己的珍宝。
【篇五:小时光】
晨光熹微,睁眼后,似乎迎来了黎明,却只是开启了与一群学霸们的学习的征程。
同桌淑君,严重散光,总是斜着眼瞅人,大眼半阖,眉头微皱,给人以强烈的不懈和蔑视感,看得人心发慌。然而这并非代表她是个严肃的人。昨天淑君从办公室抱着一摞书,照常驼着背缓慢踱着步,走到座位上,正巧赶上秀秀卡在板凳上动弹不得,淑君抛出一连串尖锐而刺耳的欢呼声。
一日地理晚自习。前桌让淑君把他交上去的数学报纸还给他,身为组长的淑君,一边从桌肚掏出报纸,一边得理不饶人“哎呦,一天到晚拿回去,你交上来干嘛呢。”这时,我听见前面依稀传来,“问啊”,“上去别怕”等字眼。我难以置信的问秀秀,你不是要上去问地理老师数学题目吧。没有一开始放下的豪言,亦或当是云淡风轻,此刻,是畏畏缩缩,任凭他的同桌恶言相向,怎么都不肯离开座位?似想与她的板凳走向天荒地老。
我看热闹,不嫌事大,小声的说,“一百块拿出来,你上去就是你的。”从口袋掏出半天,把一张皱巴巴的十块,拍在桌子上,他盯着,看了一眼,毅然决然的站了起来,那一刻,风起云涌,天地万物在他面前黯然失色。我们憋着笑,看着她迈着小碎步走向老师。地理老师一通利落的头发,性格爽朗,受到许多同学的欢迎。
“搞什么呀?这是什么,数学题,问我干嘛问数学老师啊!”
听着地理老师与秀秀的“当堂对峙”,大家笑的是人仰马翻,直不起腰来。
时有秀秀在课间微微打个盹,一会儿伸个懒腰发现腿脚受到了“限制”,于是又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一旁的淑君又心烦意乱,便碎碎念叨,抱怨。“怎么有意见啊?”秀秀清醒过来,加入了这场混战。
我们的故事,说起来很平常,布满城市街坊,布满校园,岁月不痛不痒,我们满世界寻找幸福的信仰。街道人来人往,他就留香在中央。
正如歌里唱道,只不过是日常打闹,却给这繁忙压抑的学习生活带来一份欢笑和愉悦,这何尝不算是一种暖人心弦的小幸福。在一起的日子不断的消失,且在这高三的时光里,珍视那真挚而简单的情谊,即便明天淑君依然会倒在桌上“沉醉不知归路”,还是秀秀挡住了我们看黑板的视线,急着让人直跺脚……
那将会是浮云散尽后,留在唇畔的点点笑意,岁月不曾饶过谁,而这平凡的温暖,值得我一生去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