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刘公岛一日行】
今天,我们一行人渡船来到了刘公岛上,刘公岛是国家5A级旅游景点,岛内面积3。15平方公里,岛内气候温和,海湾水色碧蓝,岸边花木锦簇,风光优美,有“海上仙山”之美誉。
细雨中我们上了岸,走过刘公岛的石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石像,这座石像立在甲午战争博物馆上,十分醒目,经过导游讲解我了解到:这尊石像不是某位大人物,而是纪念所有在战争中牺牲的北洋水军,只见他双手举着一把望远镜,仿佛在遥望远方海上的战火,随着海风飘起的斗篷更是意味着危险的到来……
我们继续向甲午战争博物馆走去,只见这个纪念中日甲午战争悲壮历史的建筑造型奇特,犹如数艘相撞的舰艇悬浮在海面上,与它上方的石像融为一体。进入博物馆内,北洋水师从成军到附魔的历史场景一一浮现:北洋海军成军、颐和园水师学堂、丰岛海战、平壤之战、黄海大海战、旅顺基地陷落、血战威海卫……在这展厅里有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致远号舰长---邓世昌,也有在弹尽粮绝、援军未至拒绝日军劝降的而服食鸦片自杀的英雄—丁汝昌;还有因为不愿投降日本人而带领全家自杀地金氏一家,还有无数位为保家卫国而牺牲的北洋水师,真是另今人惋惜。
随着人流我们又参观了刘公岛博览园、水师学堂和黄岛兵器展陈列馆、鲸鱼馆等。岛上还有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众多欧式建筑,此外,青铜水琴、千年鲸骨、等景观和功能齐全的休闲娱乐购物区、还有驻军在海上守卫。真可谓海岛虽小,五脏俱全!
随着我们参观的步伐,历史的画册也一页页翻到了结尾。刘公岛的历史耻辱令人铭记,只有祖国强大再能不再被外国欺负,要想祖国强大首先得我们自己强大,看来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是最关键的了。傍晚意犹未尽的我们在淅沥沥的小雨中离开了刘公岛。
【篇二:何妨一搏】
置之死地,未必后生。
是,多少人淹死在了那背水一战中。不过,我却挺不合时宜地想到张爱玲笔下一个骑自行车的孩子,在下坡路放开把手,任由自己穿行,张爱玲说,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是在那一撒手的瞬间罢?
就那一撒手,孤单的街道上便多了一个自在的灵魂,何不快哉?就这么一撒手,飞驰也好,跌倒也罢,只管交付给上天。
置之死地,未必后生。但我想,一切最可贵之处,就在于那放手一搏的勇气。
没有项羽的破釜沉舟,又何来那辉赫一战?或许在我们坚定信念之后,一切就会变得简单明晰起来。但我们最缺的,却恰是那一瞬间的决绝。
我有这么一个朋友,十分羡慕的一个。我们挺相似,重点高中凑凑合合过,也一样地喜欢摄影。我们都曾谈论过,如果能专业地学习摄影,作为职业是多么美妙的事。但我只想想便作了罢,埋下头还是泡回铺天盖地的练习里。但她却在最近告诉我,她要考中国美院的摄影系,去参加九个月的集训,整个高三都只为此奋斗。我讶然,她又告诉我,在一切尚未尘埃落定之时,她也同我一样困惑彷徨,一样害怕走上这条不归路后的种种可能。但当她下定决心,将未来奉献给所爱之事时,一切却变得如此清晰。目标,以及奋斗的方式,一切在下完决定后,觉得命运都只待被履行。
她说,她会想到《月亮与六便士》中的那个男人,不是她选择了梦想,而是被梦想击中了,她做的,就是那最坚定的一瞬间,“对,这就是我要一辈子追求的东西”。多么美好。
置之死地,未必后生。仅那“死地”二字,就击溃了多少人那道溃不成军的防线。
退后的人有很多,有你,有他,也有我。我们总花太多时间去担心生命延展的各种可能性。有人说,人这一生仅需遵守两个准则:三十岁之前做事不犹豫,三十岁之后不后悔便可。那么,趁着年轻,折腾一回吧。诗酒趁年华,为什么要等到渴望殆尽,将自己活成比人的样子呢?
置之死地,未必后生。但,那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