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稻草人读书笔记】
《稻草人》的创作年代较早,现代汉语虽已度过草创阶段,但仍处于“童年”时期,与现在使用的汉语有很大区别,这也是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观察: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发现影响不大,学生根本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我有些杞人忧天了。
关于第二个问题,有些学生反映,内容十分枯燥与灰暗,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童话。针对这一反映我做了一些调整:安排有兴趣的学生课下根据自己的想法画一幅稻草人的图画,在做课件时加入水乡稻田的图片并且选择可爱的稻草人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将那个陌生年代的故事引向田园,引向淳朴的乡土世界,给文章增添一些真气。
第三个问题体现得非常明显,许多学生反映难读,不顺嘴,这个问题比较棘手,在对学生做出解释的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尽量克服,并且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总体来说,对于这堂课,我自己还是满意的,毕竟完成了教学任务,毕竟让我的学生感受到了稻草人的善良与尽职。可是只会满足是没有进步的!课后,我确实感到给学生朗读的机会少了,也没能联系实际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像稻草人这样的人,以至于课堂教学结束得有些突然,让人遗憾。生活是一个永远也让人学不够的大课堂,我们的教育课堂也让我们永远学不够。同志们,让我们永远为之奋斗吧!
【篇二:共享】
如今有许多东西都是共享的,例如共享单车,共享书店,共享篮球等,这些共享资源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可有些人都想把它们占为己有。
记得哪天,隔壁邻居,王大爷在路边解锁了一辆共享单车,接着便推到小区里去了,正好下楼买菜的奶奶瞧见了,便顺嘴问了一句:“老王,你要去哪儿?”王大爷笑呵呵的应道:“我看见路边有这个什么单车的,恰好闺女儿昨晚教了我怎么解锁,今天就正好顺手整一辆来,顶替我那辆又破又旧的。”说着还把自己自行车上的锁系在共享单车上。“老王,这个车是大家共享的,你怎么能把它独自占有了?”奶奶见王大爷要独占单车,出口劝到,王大爷不以为然,还笑呵呵的道“这路边上那么多这样的车,肯定不缺我这一辆,那我拿来自己用又如何?奶奶心知是劝不动的,摆了摆手,转身走了。
由于我们小区一出门便是一排整齐的共享单车,而小区里不乏王大爷这样的人,因此,小区里常能见到单车的影子。
我曾有过这样一个观察,在独占共享单车的这类人中,虽不缺青年人,但却是老年人居多,而这些老人也都是蛮横无理的,无论邻居子女怎样劝说都不听,固执地认为车上了锁便是自己家的。
共享的资源的确带给人们无穷的便利,但人们却无法认识“共享”二字,在使用这些资源时虽不至于损坏,但也没有珍惜。
我们应该在使用这些资源时应该珍惜,不要损坏,以方便他人日后的使用。
共享资源在给我们提供便利,真是一样好东西!
【篇三:小人物也有大烦恼】
谁说小人物就没有大烦恼了,谁允许只有大人物才有大烦恼呢?例如现在的我面对着哭泣着的妈妈内心的无奈与委屈。事情要从开始吃饭说起。
我在写完作业之后被叫出来吃饭,看着那满满一大碗的面条我内心充满了绝望,顺便提一句,现在正是下午,而且面条里有我最最不爱吃的鸡蛋,我便将碗里的鸡蛋挑给了爸爸,将大概一筷子的面条给了妈妈,谁成想妈妈竟然骂起了我,说什么我要是不想吃就都别吃了,还说我从哪里养成的坏毛病,给别人挑饭,那声音大的我觉得全楼道都能听见,正处在青春期的我能受得了这种气吗?当然不能,于是我顺嘴就回了一句:“那我以后吃不完就倒了嘛!”
然后妈妈就给我开始吵,说什么你爱吃不吃,倒了就倒了,你小时候吃的和猪一样多,现在怎么了,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容易好………之类的,我如今在班里也算是健康一类型,但是身为女生,谁愿意被人说成吃的和猪一样多,而且她那陈年旧事一直唠唠叨叨,我真的不明白我到底哪里招她惹她了,正处于青春期的我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我觉得我要是在待下去我能和她直接骂起来,所以,我识相的端着饭就会了我自己屋,屋门一摔,手机一扔,自顾自的吃起了饭。
哪成想,我这吃了还没有五分钟呢,就听见妈妈在客厅的啜泣声,我无奈的把饭又端回了客厅,连声说着:“好好好,我怕了你还不成。”妈妈不理我,继续哭,我也不想理她,毕竟青春期本来就很暴躁,妈妈最后直接回了她自己的房间去哭,我麻利的吃完了饭,便也回了自己的房间。
这事感觉像是告一段落了,但是爸爸让妈妈吃饭的时候妈妈和爸爸又吵了一架,我当时心里是什么感觉呢?是委屈吧,是的我很委屈,我被妈妈骂成那个样子,只是想要回房间不想和她吵架,结果我没哭呢她先哭了,这是更年期的前兆吗?
大人的世界我真的搞不懂,但是不管妈妈骂的多难听,我们还是一家人,我也不可能和她断绝母女关系,这让一向好面子的我又是一顿为难,罢了罢了,看在妈妈快到更年期的份上,我就原谅她吧。
谁说小人物没有大烦恼的,我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吗?或许我是真的搞不懂大人,小孩也不好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