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翠相关作文

【篇一:诗词刷新了我的生活】

书香盈路,沁心脾,书魂索绕,正其身。——题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依偎在妈妈怀里,指着书上的月亮,认真地读诗,这就是儿时的我。那时候我还不懂诗中的意思,长大了,慢慢懂得了其中的内涵,诗词也慢慢刷新了我的生活……

大约四五岁的时候,我开始接触诗词,妈妈在书店买来的《唐诗三百首》便是我的第一本书,从最简单的句子背起。印象深刻的是一首数字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讲一个小孩跟着他的母亲去走亲戚,路上看到了很美丽的花,孩子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

这首诗带给我不一样的启示,它教给我不乱摘花草,不破坏公物的道理,如我的启蒙老师一般。诗词在我幼小的心灵上上了一节道德课,刷新了我的生活……

长大了,读的书越来越多,知识积累得越来越多。在阳光正好,微风不躁的天气里,捧上一杯红茶,拿上一本诗词选集,放上一曲悠扬的中国风,有点小情调,我自是乐在其中。细细品味红茶与诗词,你会发现它们的味道是一样的,都是属于淡雅,苦中带甜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我最喜欢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山色空蒙雨亦奇”,多美的诗词啊!

诗词不仅给我带来了知识,还增添了生活的情调。

诗词带给我的,有太多太多。我没有太过华美的辞藻,我所讲述的一切都是从心而发。诗词走进我的生活,刷新了我生活的每一天,我会好好珍惜。

【篇二:娱乐的热度与文学的温度】

《撒旦诗篇》中说道:“文学的职责,是要命名那无以名之的事物,划清立场,开启争议,塑造世界并让世界保持清醒。”的确,文学当是社会与自然的映象,是作者的理性思索与表达。而《文学英雄》所谓“剑走偏锋”欲将“热闹”的娱乐与“高冷”的文学生硬拼凑,不过是为了赚取收视的又一尝试。

或有人说让观众在欢笑中了解文学也未尝不可。诚然,文学可以用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现,但其最终目的应是体现文学的严肃内核。我们期待文学升温,却无需娱乐炒作的热度。

陆游有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文学创作的目的并不仅停留于文字的雕琢,更在于它的深邃内涵。

君不见,太史公笔中丘壑辗转数年方成《史记》绝唱;雪芹先生“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现《石头记》中世态炎凉;马塞尔闭于斗室叩问心灵写下《追忆似水年华》的起跌成长;福楼拜书尽千张乃见《包法利夫人》中嬉笑怒骂、人生百态。

可见经典须得描摹社会现实并加以悲悯之心理性思索,再由数次砥砺推敲字斟句酌方得旷世之名篇。

而《文学英雄》以创造娱乐热点为目的,忘记了文学教人思索,警醒人心的“冷”的本质,所呈现的又岂是文学?不过是一颗颗虚浮躁动的名利之心。

那么如此说来,文学便只能是多数人都不愿触碰的矜贵文字,高雅腔调么?其实不然。

张艺谋镜头下粗犷而厚重的高密乡让《红高梁》享誉国际;斐雯丽的坚韧与果敢成就乱世之《飘》;昆曲大家张静娴以水磨南腔唱尽《牡丹亭》之婉转;四版《麦克白》用歌剧的华丽唱腔重现莎翁如诗语言。

以各种艺术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经典,或浓重,或简约都以对文学的尊重对其内涵的挖掘让画面重现,像喧嚣声中的冰川,冻住过快的发展节奏,将经典定于一瞬,留给时人思考的时间,为文学凝聚更多拥趸。

反观《文学英雄》,视娱乐为核心,欲以文学为附庸使锦上添花。殊不知“秀”的形式已让其落了下乘,比赛真实性亦因此难以分辨,最后倒与其它综艺节目别无二致了。

言至此处,我想我们亦应反思——为何如《文学英雄》这般不合理的节目会搏得大众的关注?究其所以还是世人精神的极度匮乏。

唐时王维以一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显人衣”尽显闲情雅趣,而今我们却试图寄精神于娱乐以求稀薄的欢腾。古今之对比如何不令人唏嘘。

在安静只能偏居一隅的今朝,文学或已无法如雨沥沥包裹人心,让理性思考成为每日必修课。但它仍不应被娱乐之风裹挟成为这沸腾人心下的一捆柴薪。

它或许不再刺向黎明,揭开拂晓,却依旧缚住黄昏,以依稀却纯粹的“空翠”氤氲你我心间,用它的冷与静提醒我们为何去笑,勿忘思考。

也总有一天,文学的空翠之冷将浸润一颗颗浮躁的心,让娱乐的烹油烈火退去。那时,我们会感受到文学真正温度。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