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被遗忘的年】
中国年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然而,它仿佛被现实掩埋。
年应该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传统节日,它吸引人的神话和习俗在让无数外国人感叹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另外我们还知道,红色是年的象征,而红色象征着步步高升,喜气洋洋,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而这,便是年的精神。在新年到来的前一天,我想往常一样,踏上回老家的路。
来到那里,我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年的气氛大不如以前--人们的表情复杂多样,原因很简单:被手机所控制。时而望着手机哈哈大笑,时而双眼空洞,时而紧盯频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感到很诧异,当新年的钟声响起时,我一人坐在卧室,客厅传来一声声大笑让我烦闷得很想离开这里,我走到客厅,亲戚们一个个都在忙着抢红包,电视上播放春晚,却没有人看,这实在是让我感到惊讶。我坐在沙发上,欣赏着今年的节目,突然,一个节目中的一句话让我震撼:一个年轻人刚回到家里,刚和亲戚拜完年,便问到:“请问一下,这里有无线网吗?”我回过头,亲戚们还在玩手机,我叹了口气,走到室外,很安静,周围没有人,我抬头看着那片黑夜,想一个披着黑色斗篷的侠客。为什么年变成了这样?到底是为什么?我看着这片黑夜,它以被一串串鞭炮放出的璀璨的光刺破,震耳欲聋的声音也把寂静打得支离破碎。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但传统似乎与科技有着激烈的冲突,过去的那些传统被社会的发展阻隔,仿佛有一扇无形的墙,让传统的地位越来越尴尬。过去的老房子,是无数人的记忆,现在,为了发展,这些房子被拆除。或许,几十年后,我们将会住上更舒适的房子,那么我们现在住的房子会被怎样呢?像过去的老房子一样被拆除吗?
手机作为科技的利器,似乎攻破了传统的最后一道防线。年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我认为,在对待科技与传统这件事上,我们是该好好想想了。
【篇二:将心墙拆除】
世界本来到处都是明媚的阳光,阳光里,燕子在白云下飞翔,桃花在灼灼的绽放,人们在辛勤的劳作,蚱蜢在欢快的跳跃。可是如果处处竖起了高墙,把阳光挡住,把春风挡住,把美也挡住,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处处阴冷,处处黑暗,处处让人痛苦难耐。
人与人之间亦是如此。倘若心墙高竖,隔膜便会产生,猜忌便会产生,罪恶便会产生。那我们每个人都将生活在煎熬之中,那才是真正的水深火热。
记得我读过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在一个偏僻的小镇里,居民们相互提防,唯恐有人对自己不利,小镇里整天死气沉沉。后来,一个老者种了一片葡萄,在葡萄成熟之际,老者发出一则广告“欲买葡萄者,自行采摘,自行称重付费”。不久,镇里的人们发现,他人并不像自己想得那么坏,而是值得信任的。从此,那里的人们和谐相处,镇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事情传开后,许多人慕名前去访问,有的人甚至想要在那里常住。
我认为,偏僻的小镇之所以死气沉沉,人们相互提防,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竖起了高高的心墙,信任、关爱、友谊、幽默等人世间最美的东西,都被隔在了心墙之外,而让人苦恼的东西便一个一个化作了他们生活道路上的坎坷、泥泞、荆棘。而当他们的心灵被老者的举动唤醒,拆除了心墙,他们就发现了这世界的真善美,他们才真正快乐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心墙也高高地竖立着,阻碍着人与人的沟通,破坏着社会的和谐。我们一见有陌生人走过来搭讪就怀疑对方是不是小偷或骗子,怕他们给我们带来伤害;我们看到马路上有摔倒的人,总是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上前扶,因为在我们心里防备着“碰瓷”,防备着成为另一个彭宇……我们的生活实在太累了!
这个世界上确实有许多自私自利的人,有许多不知羞耻的人,有许多冷漠狠毒的人,他们为了权力、金钱、欲望,践踏了社会道德,毒化了社会风气,这恐怕是心墙高竖的一大原因。但我们应该知道,小人、坏人只是少数,肮脏的垃圾道口毕竟只是高楼大厦的一小部分。我们不能总是一边防范着他人,一边抱怨着人心不古;一边吝于付出,一边渴望救助;一边竖起高墙给这世界增加阴影,一边却责备生活中少了阳光。实际上每一个人都不想在这样的冷漠与隔膜中度日,都希望人与人之间少点戒备,多点相助;少点寒冷,多点温暖。我们都希望正能量能广泛传播,只不过,只有希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付诸于行动,因为只有每一个人参与进来,正能量才能得到传递。
那么,让我们从自己做起,现将心墙拆除吧!然后,按照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去做,再按照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去做。这样一来,阳光会更明媚,桃花会更灼灼,人世会更幸福安宁!
【篇三:雄鹰展翅】
今天是识图记忆课。也是我比较弱的一项。我一直在期待着我能在这个项目上取得巨大的进步。我拿到的组件是一只雄鹰。其他的同学有的分到了公鸡,有的拿到了恐龙,也有几个新来的同学拿到了相对比较简单的蝴蝶组件。
记忆完成后,开始动手组装了。我先从鸟笼开始,但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方向看错了,组件编号记错了……但是我都一一克服了,我也品尝到了战胜困难的喜悦!我开始组装雄鹰的上半身了。一个一个难题有一次摆在了我的面前。我静下心来,想到了李老师曾经教育我的一句话:你可以换一个角度和思路去思考问题,道路有很多条!
我重新理顺自己的记忆,再一次去看了一遍图纸。这次我把雄鹰的上半身全部拆除。重新组装。我从雄鹰的翅膀开始,按照图纸上标记的顺序编号,一步一步、一个一个的把组件组合在一起。然后开始拼装雄鹰的头和爪。最后再把雄鹰和鸟笼组合起来。这时候是我最紧张的时候,因为一旦组合不到一起,李老师会要求我把整个组件全部拆除重新开始。他可是一个要求非常严格的老师!我慢慢地、小心谨慎的操作着……我成功了!我禁不住给自己鼓起掌来!
窗外的春风吹着树梢沙沙作响。我眼前的雄鹰就好像活了一样,它好像再对我说:“谢谢你赐予我生命!”我突然觉得,我就是一只雄鹰,我一定会战胜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成为国家的栋梁!
【篇四:记忆中的骑楼】
广东文化内涵丰富,独具一格,绚丽多姿,是悠久的岭南文化的一部分。我觉得广东典型的建筑物骑楼能很好的体现广东文化的特点:开放风气,进取精神,重利实商。
关于骑楼的起源,有两种说法。有的说是越族先民“杆栏”建筑的遗韵,据岭南地区湿热多雨的气候结合商业经营的需要发展而来。另一种说法是广东人把西方建筑和岭南建筑结合,就成了现在的骑楼。
骑楼最大的特点是:二层以上部分突出于第一层,横跨人行道上部,第一层用于做生意,上面用于居住,整体风格是中西合璧。
在湛江也有富有特色的骑楼群。那是广州湾时期法国人遗留下来的法式骑楼,现在主要分布在赤坎区的民主路和霞山区的东堤路,汉口路。
赤坎区民主路的法式骑楼风雨的洗礼现在变得十分破败了。骑楼外墙的粉灰早已脱落,再加上居民的随意改造,原来的面貌荡然无存。前些时候,市政府计划保护,修缮赤坎民主路的骑楼群,恢复当年的风采。到后来,也不过是派人把外墙重新粉刷一遍而已,之后再也没有其他什么行动了,着实叫人失望。相比之下,霞山区的骑楼保护工作更加失败。在去年的“旧城改造计划”中逸仙路的骑楼群被迫拆除,现在又为了打造“霞山欧陆风情街”打算拆除汉口路和东堤路的骑楼群。
民众对政府的行为强烈反对,他们不解:为什么偏要拆除那些旧建筑?那里有几代湛江人的记忆,那里曾是湛江人的骄傲。他们想为后代留下最真实的湛江,想为外来游客展现最原汁原味的湛江。
旧骑楼到底该不该拆除?
保护文化和发展经济并不冲突,相反,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会达到双赢的效果。首先,我们要尽力地修缮这些旧骑楼,使它们恢复本来的面貌。再以这些骑楼群为中心,打造一条“广州湾风情老街”,使之成为湛江的一张靓丽名片。还可以在老街出售一些湛江特色商品,充分发挥骑楼的作用,想必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这样还可以拉动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一举两得,皆大欢喜。
当然,实现共赢的方法有千千万,希望市政府倾听一下民声,用长远的目光看待这件事,用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留下我们湛江人的骄傲,保护好我们记忆中的骑楼。
【篇五:《阿房宫赋》新编】
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由许许多多的楼台、亭阁、长廊构成。这些建筑形态各异,千姿百态。长廊状如腰带曲折环绕;楼阁上有如鸟嘴向高处啄食一般;亭阁各式各样如一个个彩色的灯笼……说阿房宫是一件大艺术品并不为过。它比人们想象中的天堂更神奇、美丽;他比人们想象中的皇宫更敦煌、古老;它比人们想象中的酒店更豪华、时尚。
如此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却因为战争而毁于一炬。
当时,楚王项羽只知道将函谷关占为己有,毁坏这里的一切,重新建造自己喜欢的建筑,但他永远也不知道真正的财富是什么!
从此,阿房宫只能成为一个传说,人们只能借助书籍,从书中的文字里体会阿房宫的富丽堂皇。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万物都在变。其中,变得最明显的是人们的心。
常言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民族文化,古代建筑等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色,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标志。我们对于具有历史文化的东西,珍惜都来不及,为何要拆除它,毁了它呢?是因为金钱迷惑了双眼,还是你们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真正的财富?
名人故居被拆,在我眼中像是猴子捡芝麻丢西瓜。着重眼前的利益,丢弃真正值钱的东西。
名人故居被拆,简直是埋没了自己的本性,建立了一颗虚荣的心。正如“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商人视之,亦不甚惜。”
历史文化是属于我们大家的,并不属于你们任何中的一个,在拆除名人故居之前,请征求一下我们的意见,不要在一意孤行了,否则会被视为像楚王项羽一样的糊涂王了。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我们不仅要满足物质上的要求,更要追求精神上的享受。那么,这些享受来源于哪呢?我觉得来源于历史文化。历史文化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细细品味古代文化,会给人带来别具一格的感觉。名人故居是凝聚着浓厚文化气息的建筑,人们要是拆毁它,那人们岂不是在自我摧残吗!
名人故居是无价之宝。因为这是祖先遗留下来,用钱是买不起的。或许我根本就不能用它和金钱相比,因为这是一种文化,它是有意义的。
对于这么有意义的东西,要拆毁它实在是太不应该。特别是搞房地产的,不要打着造福后代的口号来坑蒙百姓了。说着是拆除旧建筑,盖新房给百姓住,但真正买得起房的没几个。所以“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说不定哪天“秦人不暇自哀,而后入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悲剧会再次上演。
这些名人故居一旦毁了就会永逝,所以珍惜它吧!让名人故居永存,留香于后世。
【篇六:以墙为话题】
生活中的墙壁,虽然能起到保护的作用,但人们心中的“墙壁”却阻碍了彼此的沟通和自身人格素养的提高。拆掉心中的墙壁,走向光明的人生道路。
古代,多少贤人志士都怀着一颗坦荡的心,他们能拆除心墙,让心中充满了阳光。赵国大将廉颇妒忌受赵王器重的蔺相如,并扬言要使他难堪,而蔺相如却处处避免与他发生冲突。听到蔺相如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之后,廉颇羞愧难当,拆除了与蔺相如之间那堵隔阂的墙壁,到蔺相如门前负荆请罪,他们最终成为刎颈之交。心中隔阂的墙壁如果不能拆除,廉颇永远只能活在妒忌之墙里,又怎能化解他与蔺相如之间的矛盾?又怎会了解到蔺相如的高尚人格?赵国又怎能保得江山的安宁?可见,拆除了心中隔阂的墙壁,廉颇走向坦荡光明的人生之路,“将相和”的美谈亦千古流传。
现在,擅于拆除心中隔阂之墙,你的世界将流光溢彩。史铁生拆除了心中对生死畏惧的墙壁,表达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终成一位著名的作家;孙红雷拆除了心中胆怯的墙壁,获得了导演的赏识,取得了成功的喜悦;“希望之翼”张平宜拆除了对麻风病人歧视的墙壁,在四川大营盘村建起了希望小学,使麻风病孩子们无助的眼神里重新充满对世界的希望。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拆除内心的墙壁,那些因名利筑起的墙壁,让他们看不到这个世界的美好,阻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广东省中山市市委原副书记、原市长李启红因犯泄露内幕信息罪和受贿罪,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正是因为她受名利薰染,长久地在内心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名利之墙,最终落到如此地步。如果当初她果断地拆除内心名利的墙壁,也许今日她仍将是人们心中的好市长。
当今社会,名利充斥,诱惑太多,囿于名利之墙的现象不在少数。“瘦肉精”、“有色馒头”、“毒胶囊”等现象此起彼伏,令人防不胜防,这些人一味地停留在名利之墙内,双眼被遮蔽,心灵被蒙蔽,无视别人的生命,最终也断送了自己的前程,甚至生命。因此,学习季羡林老先生吧,他以一颗淡泊之心面对一切名利,淡定地做着自己的学问,是中国人心目中永远的“国学大师”。
心中的墙阻碍了我们放眼看世界,阻隔了人们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拆除心中的墙壁,让和煦的阳光射进心中的每一个角落,这样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人生!
墙,尽管坚硬难摧,但只要坚持自己内心的理念,不为名利所动,坚定地拆除心中的墙,那样人生的风景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