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绑相关作文

【篇一:爱从未离开】

读罢《总有一个人要先走》,我条件反射般地想起了一首歌的歌词,发现竟能诠释此文。

“我曾爱过,也失去过,尝过爱的甜与涩,摆脱命运的捉弄,我知道我要什么。”文中妈妈与爸爸能一同过上好日子,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他们明白了生活的种种艰辛,在爱的甜与涩之间,他们清楚自己要什么,也清楚对方要什么。所以,在爸爸被查出肺癌的那天,爸妈都十分默契地没有表现出过度的伤心。当爸爸毅然决定放弃治疗时,妈妈在儿子与儿媳的反对声中只是沉默地不住的给爸爸夹菜,最后以“让我们回家吧,你爸一直想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于是他们便从从容容地回到农村老家,日子竟过得有滋有味。

“喜怒哀乐捆绑我的,都不再算什么。”在老家的这段日子里,荒芜已久的院子被打理得生机勃勃,爸爸瘦弱的身体穿梭在灌木丛里扶锄松土,妈妈在院子的一角打水浇灌。爸爸全然忘记了病痛,享受在劳动的欢乐中。儿子让妈妈劝劝爸爸别太操劳,注意自己的身体,妈妈却说爸爸乐在其中,就随着他吧!爸爸却悄悄地告诉儿子,这些植物都是你妈喜欢的品种,爸爸永远将妈妈的心愿记在心上,妈妈永远理解爸爸的想法,所以病痛已无法捆绑他,也无法带给妈妈极大地足以失控的痛苦。这些,在他们眼中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和自己的老伴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刻。

最终,爸爸在与妈妈去云南旅游回来后平静地走了。像文中妈妈说的话一样:“人活一辈子,终归是要走的,如果能做到不留遗憾,那就很完美了。”爸爸走完了他晚年的“完美人生”,有痛但更充实、快乐的晚年!丧事结束后,妈妈开始旅行,短短半年时间里,她去了三亚、南京和杭州等地。她想去替她的丈夫完成他来不及去却十分想去的地方旅行,每次独自去的许多景点照片里都有一张合影被拿在妈妈手上,爸爸也被带了过去……

其实爸妈很富有,因为爱,满足了所有。生命中每个漏洞,他们彼此都用真心补缝。有一种难言的感动,用所有情绪融合,他们的爱情,平静而又高尚,美好而又感人。爸爸永远活在妈妈心中,爸爸选择与妈妈一起度过生命最后的日子。他们拥有彼此人生最可靠、最实在的根基。

“闭上眼用心去感受,有一个声音,它说爱情没离开过……”

【篇二:风筝与线】

我目送一只断线的风筝飞向天空,记忆的潮水忽然涌上,乘着那艘小船,回到了六年级的那段时间……

哥哥高考,姐姐中考,我要小升初,家中是没有了一丝“生机”。

我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家,从书包中拿出小山似的作业,为了父母的期望一头埋进了书海中。待得我再抬起头来,已经是深夜了,我向窗外看去,寂静的夜里隐隐约约传来笔与纸摩擦声音……

月光如水,打湿了指向11的时针,打湿了数过了无数寂寞的秒针,冷冷的,凉了世界,也凉了我的心。

我感到累了,想解开这种“死寂”,冲破它的封锁。却总感觉有根线拉着我,捆绑着我,让我无能为力……

风筝愈飞愈高,继续乘着记忆的潮水随波逐流……

上了初中后,我开始了寄宿生活。耳边父母的唠叨与批评终于消失不见,我终于可以主宰我自己的生活了。

绿茵场上有我自由奔跑的身影;教室里背诵英语诗文也有我嘹亮的声音;寝室里有我与同学天南地北的调侃声。若是这天累了,便可以放松一点,若今天仍是精力充沛,那便再多学一点。日复一日,我却没有感到一点厌倦,反而比小学更加过得充实了。我也再也没有从前的那种感觉了。

夜晚,我与几位同学一起坐在草地上仰望星空,却惊奇地发现,那一轮皓月将那银白色的月光撒向了世界,同时也在我心底埋下了那颗充满阳光的种子……

风筝终于消失在了我的视线里。旁边那孩子仍哭哭啼啼的,但我却是明白了:或许只有挣脱了那根线的风筝,才能飞得更高!

心中的那个谜解开了,捆绑着我的那根无形绳子,就是父母的期盼呀!我的未来,走过的,是我自己的路!

抬头,发现,天,好美。

【篇三:我最敬佩的人】

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老师。为什么呢?且听我来讲解。

“砰”“好啊,你打我!”

“不,我没有。”

“快去叫老师,他俩打起来了。”此时我们的班级里已经像鸡窝里进了只黄鼠狼,乱作一团了。

“住手,徐亦可,你脸怎么这么红?王一一,你的拳头握这么紧要干嘛?都给我去办公室里站着去。”老师及时赶到,制止了这场打斗。

走进老师的办公室里,我心里想。“完了完了,这下该不会叫家长了吧!”我的后背开始发冷起来。这要被爸妈知道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了。我正在想着,老师走了进来,她看了看我俩说“聊聊吧,你俩什么情况,为什么要打架呀?”“是徐亦可,他先打了我的!”老师还没说完,王一一就抢先回答。“不,不是这样的。”我大声地反驳道“是王一一他故意推了我的桌子,也不向我道歉!”眼看着我俩的战争一触即发。老师注视着我俩说:“我听出来了,你俩呢,作为同学是认识的,但你俩的手好像相互不是太了解,这样吧,今天我把它们绑在一起,让它俩也相互的熟悉一下。没有我的允许你俩谁都不许分开来。否则今晚你俩等着父母来接回家吧。”

这下可尴尬了,我的右手和王一一的左手被老师用红领巾捆绑在了一起。这就变成了我去哪王一一就得去哪,王一一去哪,我就必须跟他着去哪,哪怕我真不想去。上我最爱的数学课时,我想举手,可怎么都抬不起来,因为王一一不喜欢数学课,他最爱的是语文课。在老师让我回答问题时,我一起身王一一差点被我摔在地上。中午要吃饭了,我的左手不太会用筷子,导致我只能看着我最爱吃的菜,我看着吃的很香的王一一口水都快出来了。这时王一一说:“你看咱俩商量一下,我来帮你吃饭,下午上课时你来帮我举手行不行。”“这可当然太太太行了。”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经历了一个上午的捆绑我早就想这么做了,其实说到底我俩也没啥深仇大恨。

这就是我最敬佩的人,我的老师,她仅仅只用了一个小小的“伎俩”就让我和王一一化干戈为玉帛,并且也没有惊动我们的家长,让我们在没有丢面子的情况下把问题都解决了。我觉得我以后也要像老师学习,长大后也做一个能用智慧解决问题的人。

【篇四:知识的捆绑】

现代社会快步伐,快节奏,快生活,甚至汲取知识的节奏也变得快得不能再快。每天吸取的知识量不断在增加,各种知识充满了大脑,放佛要把全世界装满一样。

从嗷嗷待哺的时代开始时,我们便一直跟在家人后面学习语言。那时的我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总是想着稀奇古怪的事情,做一些令家长不可思议的事情。那时候没有人告诉我们“圆”特定的指代什么,没有规定在数学中就是“零”,或者在语文中就是标点符号,甚至在英语中是字母“O”。在那时的我们可以发挥无尽的想象。

随着知识的增长,我的的思维观点被家长和老师同学所改变了。

圆,不是月亮,不是太阳,不是世界万物圆形的东西,而是各个科目中无聊的标记符号。我们的思维失活了,它固定在了某一空间,失去了想象力,似乎懂得越来越多,也就失去了最原始的东西,真可谓“失其本心”。

井底之蛙虽然对外面世界了解不多,但他绝对没有失去自己的本心,失去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我们现在知道的太多,有时会成为探索求知路上的绊脚石。

知识源源不断的积累着,我们的思维也在不断的被新的知识捆绑着。拴住了自己的双脚,阻碍了前进的步伐。我们应该让知识成为动力,不应该成为我们的累赘,阻止认识世界的渴望。

乔布斯是新世纪的一位伟大的人物。正是因为他的创新带来了新一代的改革。手机,是目前人们拥有的最多的电子产品,它的性能、品质和价格都是百姓们关注的话题。而乔布斯的手机恰恰符合了人们的要求,用他的创造力打开了新技术,新的局面。

有人甚至很好奇:“这位伟人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是天天接触电子产品呢?”非也,乔布斯规定他的孩子,只可以在周六玩一个小时的电子产品。为什么要这么规定呢?因为现代网络技术发达,信息广泛,知识众多,学习多了反而会捆绑住孩子们的思维方式,缺乏创造性。要让孩子们自己摸索成功的道路,要有冒险精神。

快汲取知识未尝不好,但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的“本心”。我认为古人的一张一弛是有道理的,知道太多未尝是一件好事,如此下去必会缺乏求知的精神。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