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这个假期,我看了一部关于国学知识竞技类的节目,这个节目叫做《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我刚看了一期,就被这个节目深深地吸引住了眼球。这个节目不仅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古诗的积累和运用、对诗人和了解,还考验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和修养素质,是对国学和美德的双重考察,我非常喜欢。
节目有一个环节“经典诵读”是考察选手对古诗词的掌握情况的。就是出一个题目,选手回答的诗中要符合题目的要求,轮到哪位选手卡壳或回答得不符合要求,哪位选手就要被淘汰。比方说:“山”,选手们要轮流说出包含山字的诗句,我只想起了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选手们滔滔不绝,一连说了好几个回合才决出输赢,那些诗句有的是选手们说出来了我才想起我也学过,有的我根本听都没听过,他们的古诗词掌握得可真多呀!这个环节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还要有沉着冷静的头脑和现场的发挥,真是不一般呀。
还有一个环节是“美德大考验”,节目组安排了很多看似不经易的行为,考察小选手们的第一反应和习惯修养,倒地的垃圾桶,散落的橘子,随地的垃圾,扶还是不扶,捡还是不捡都只是一瞬间的决定,结果也不会是怎样的惊天动地。但你可曾想过,如果每个人都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长此下来我们的周围会变成什么样?无论你的外表多么光鲜,成绩多么优秀,让人记住的却是你的自私自利和“以小善而不为、以小恶而为之”的品格。我看到这些,也禁不住一阵阵的惭愧,引起了不少反思。而我更在意的是选手们在看了自己美德大考验环节的录像回放之后的反应:有的选手千方百计地找借口为自已辩解;有的选手是很干脆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并表示以后改正;也有的选手在这个环节中的表现完美,无可挑剔,让人佩服,体现了自己由内而外的修养和素质。
所以说《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这个节目就是让人知道不光要学会做人的道理,还要把这些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真正实现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的目的,我想,这也是我们老师让我们平时多读经典,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与书香相伴的原因,希望我们真正能懂的道理和能够做的更好。
【篇二:难忘的六一节】
虽然“六一节”早已过去,可那一天,我也还历历在上目,从没忘记过。
那一天早晨,我比以前还要起的早,6:00就起床了,换好倪老师叫我们穿的金黄色裙子,迅速吃好早餐,背起书包,奔向学校……
到了教室,我在我的座位上坐了下来,从书包中拿出书本,便看起了书。谁知,徐老师走进了教室,小声跟倪老师说了几句话,然后对我们说:“还剩十几分钟,我讲一下《实验班》和《预习单》,然后你们做。”全班同学听到这个消息都很不高兴,但还是听徐老师讲着……开始做着题目,同学们都在奋笔疾书,快速地写着,想着快速完成作业,1分钟、2分钟、3分钟……只听见广播里说:“请三-六年级下楼。”我们便加快速度,冲到门口,安安静静地下了楼,虽然大家表面上都很安静,嘴上并没有说有激动,可心里却早已激动的飞到天上去了,到了体育馆,我们开始化妆,因为我们都要表演。
“六一节”的表演节目可真多啊,有空竹、班班有歌声、合唱、舞蹈串烧……内容很丰富呢。我最喜欢的节目就是成长、班班有歌声和舞蹈串烧了。“成长”是由我们班的沈逸杰、孟茹菲唱的,还有四个同学在旁伴舞,我知道他们平时为了这个节目练得都很刻苦,唱歌唱得好听,伴舞也跳得很好,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夫不负有心人,得到了大家的喝彩,真让人佩服。“班班有歌声”是由我们班全体同学唱的,这个节目是我们排练了好久而且之前就获过奖的,所以每个同学都很自信也唱得很好。还有“舞蹈串烧”最好看了,是由403班的方嘉韵和?班唐心怡表演的,她们的舞姿是多么优美、动人啊。
下午是长画卷,我们班个个同学变身成了“神画手”,不一会儿长长的画卷上一幅幅漂亮的图画呈现在我们面前,真是让人欢喜、令人激动啊!
这个“六一节”过得可真丰富啊,虽然中途还有作业要做,有点点不情愿做作业,但有学又有玩,老师们把每项活动都安排得很精彩,所以我觉得这个“六一节”还是非常开心,依然很难忘、快乐的!
【篇三:《风味人间》观后感】
如果你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这档综艺大秀,那么你就一定会记得舌尖上的传奇人物——陈晓卿,如果你真的了解风华绝代的陈晓卿,那么你就一定会关注到他大刀阔斧推出的新作——《风味人间》,如果你有幸观看了《风味人间》这档节目,那么你就一定会为中华的美食佳酿所倾倒,为中华的佳肴文化所感染,为中华的吃食情怀所感动。
“在全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流变,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这是一段关于《风味人间》的介绍,从这些字里行间我们不难感受到这是一个意义非凡节目,它用一个全球化的视角去探究中华风味,这就意味着这个节目充满了全球性,独特性,多元性,历史性和情感性。
其实对我这个俗人而言,我并没有那么大的情怀,也没有那么多的学识,更没有那么专业的技能去评述《风味人间》这个节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每次看陈晓卿的节目,我都会被那些美食,那些工艺,那些故事,那些传承,那些情感深深的吸引住。
在我眼中,这些美食的缔造者们除了手艺精湛得惊人之外,他们似乎都是一些天然的美食家,还都是一群喜欢享用美食的吃货,因此,每次看着他们虔诚的制作食物,开心的创造食物,我就会不由自主跟随他们去感受那些食材,品味那些调味,去感怀那些手艺,去享受那个过程,去感受那个氛围,这让我觉得很幸福,也很满足。
尤其是当我看到一批批新老顾客围着满满一桌饕餮盛宴大快朵颐时,我总是忍不住垂涎三尺,恨不得自己可以穿透屏幕,冲到餐桌边去和他们一起享用那些美食,品味那些佳酿。尤其是在深夜时分的时候,如果一不小心点开了关于《风味人间》的小视频,那我就一定会沦陷在其中,一边看着视频,一边频频的流口水,实在是忍也忍不住自己想要做美食,想要吃美食,想要评美食的欲望。因此,对我来说,有时候看这个节目,尤其是在夜晚看这个节目,那还真是一种自虐式的行为。
总之,《风味人间》在我眼中不仅仅是一个消遣时光的电视节目,它更多的是一个解读历史,继承传统,领会生命,感悟生活的平台,所以我说,这个节目可以取得成功是必然的。当然,我也祝愿这个节目可以继续延续下去,可以继续创新下去,可以继续带给人们更多的享受与感悟。
【篇四:我诵读,我快乐,我成长】
在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中,各个学校的国学大师纷纷摩拳擦掌,踊跃参与,那精彩的表现令我这个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到激动万分,也为每个选手捏一把汗,对于这种以现代媒介传播古代文化的节目也深深赞叹;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出导演组的用心,精彩纷呈的节目,妙趣横生的环节,以及外国友人的倾情参与,不仅仅展现了我国文化的魅力,更是提供了一个让这些文化得以发扬的平台,可赞可歌!
在这个节目中,我最喜欢的环节是舞文弄墨,瞧!那是笔尖与墨汁的协奏,一个个成语随刚健有力的起落,欢歌着落于纸上,溅起古与今的碰撞,当那张宣纸被选手举起时,我似乎能隐约听见古时秀才的唱诵;‘固有破釜沉舟在,今人何得见霸王!’‘亡羊补牢尚未迟,却等迟刻夺逊还。’在这般的唱诵中,激烈的赛事气氛仍然浓厚,每一次铃声响起,每一个选手的黯然退出,都渲染了知行合一,印证了学以致用,实在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节目看完,我仍意犹未尽,久久不能自拔,我国历史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到唐宋时代诗词文采,可以说国学是时代的标杆,创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财富,同时也滋养出一位位大德大儒,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辛弃疾的梦回吹角连营,以及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白的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就是国学的魅力,这就是岁月的风采,看着这个节目,我似乎想起了背诵弟子规与道德经时内心的触动与震撼,不由得在心中低低感叹,看!我国传统文化又将从日暮走向了冉冉而起新的日出!
在现在的竞争中,我们不应该仅仅看到表面的刀光剑影血影腥风,一个一心只有利益的国家是无法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展的,现在竞争那么激烈,我们更应该拥有自己的主旋律,踏上一条属于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不应该随波逐流,仅仅随着自己的欲望前进,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总有一天大厦将倾,辉煌不再。
诚然,当今社会浮躁至极,仍然有人怀揣着虚伪与纸醉金迷,而这节目正如同沙漠里的一缕清泉,只要肯上前鞠上一口,就能够感受到那渗人心脾的芳华,冲散一脑的脓蠢,是的,我们的生活正需要这样的节目,正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来与那些丑恶斗争,与那些邪恶争锋。社会的主基调是积极向上的,是充满意义和价值的,只有紧随时代的脚步与步伐,我们才能更加强大,以昂扬的斗志,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来吧!让我们一起诵读经典发扬国学!为我国伟大的文化复兴做出自己新的贡献!不要拘于口舌,而是以踏实的行动,迎来我国崭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