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这个味道,我的最爱】
在老街,古色古香的房屋,各式各样的吃喝,一股“臭”味扑鼻而来。哇!一个吃货怎么会闻不出来这是臭豆腐呢?我跑了过去,一股“臭”味窜入肺腑。“老板,来3块钱!”我的爸爸用手敲了我一下说道。
这个爷爷我老熟了,正是我们小区的超人!做臭豆腐的手艺简直一绝!人人都啧啧赞叹。他们说:“外脆里嫩,专属王爷爷!”这一点也不夸张,的确是这样:
瞧!王爷爷熟练地用刀把豆腐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噼里吧啦”锅中的豆腐如同一个个小仙女在变魔术,从白到黄,从黄到金,看着看着,我的食欲就被勾了起来。那油汁四溅的豆腐在锅中游泳、翻滚、跳跃。
我往身后一看,这么多人,有老有小,人头攒动,个个都抢着说:“来1块。”“2块。”“老板,来10块钱。”一个个定单如同一个个跳舞的音符,连城一曲快节奏的歌曲。
只见王爷爷娴熟的用漏勺盛起豆腐,喏!那黄澄澄的豆腐叫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拿走了我的豆腐,叉起一块就往嘴里放,虽然很烫,但是在又舍不得吐出来——因为实在太好吃了,看着这金黄的豆腐,都不怎么舍得吃下去。一嚼,油汁涌出豆腐,在我的嘴里打滚,这可是我吃过的豆腐中最好吃的一家了。爸爸也吃了一块,瞧他那个享受的样子:双眼轻闭,全躺在椅子上,嘴里细细的咀嚼着那外脆里嫩的豆腐,“好吃!好吃!”爸爸睁开眼,“怪不得是个吃货,知道好吃的地方不少嘛!”我哈哈大笑:“那是必须的!”
我们沉浸在那无尽的味道里,虽然已经到家,但我的心却还是久久留在那王爷爷的店门口,回味无穷……
【篇二:油果子】
油果子,是我家乡的方言,就是豆腐果。每逢新年,乡下家家户户都炸油果子,油果子的香气穿过烟囱,在村子里弥漫开来,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这就是过年的味道,这就是幸福的味道。
乡下过年,总是要热闹的,辛苦了一年,何不在此时好好享受一下?而无论多么贫穷的家庭,过年总是要炸油果子的。这时,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就无论如何都坐不住了,在年三十那天,我们总要挨家挨户地讨油果子吃。喊一声过年好,再加几句吉祥话,便总有一大捧油果子吃。而吃油果子也是有讲究的,不能囫囵吞枣地咽下去,要在嘴巴里充分咀嚼一番,待油汁充盈在口腔里,油果子只剩下些豆腐渣后再咽进去,咽进去时还得发出声音,这是对主人家的肯定和赞赏,而声音的大小则由自己决定,一般都是正常的音量,如遇到极好吃的,则加大音量,再发出呣的声音,既是对油果子的肯定,也是对主人家的鼓励。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七岁那年去奶奶家讨油果子。奶奶家在半山腰,本是最后一家,可奶奶做得油果子实在太好吃了,我们一致决定第一个去奶奶家。我们冲上了半山腰,我敲了敲门,门一开,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涌进奶奶家的厨房,围在油锅旁,整齐而又响亮地喊了一声奶奶过年好。奶奶见了我们,脸上的皱纹挤成了一道道,嘴角咧到了天边边,和蔼地说:“哎,别急,每个人都有油果子吃!”油果子在锅里不停地上下翻腾,我们的心也随着油果子上下翻腾,简直不敢呼吸,生怕打扰了油锅里的吱吱声。年纪最小的阿发忍不住咽了口口水,我们其他人都嘟起嘴发出“嘘”的声音,阿发只好强忍着,用直勾勾的眼神随着锅里的油果子一起翻腾。“应该好了吧?”阿发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声,奶奶慈祥地看着他说“再等等,再等等。”油果子的豆香混着菜籽油的香味,飘飘袅袅地进入了我们的喉咙,挑逗着我们的味蕾,再也忍不住了,我们所有人都不禁咽了口口水,发出“咕噜”的声音。“好了!”奶奶的一声叫喊打破了宁静,她将油果子捞上来,我们争先恐后地将手伸向油果子,也顾不得烫了,我们一下将油果子塞进嘴里,任鲜香的油汁在口腔里滑动。那天,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的油果子,使我至今想起来都仿佛仍能品味到那鲜香的味道。
唉!那样鲜美的味道如今是再也品尝不到了,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在朦朦胧胧的梦里,嗅着那隐隐约约的香味,在半梦半醒中仿佛听见一声呼唤:“回来吧!”惊醒,泪水沾湿了长夜,又是一夜无眠,又是一夜思念……
【篇三:家乡风味的臭豆腐】
家乡的臭豆腐分两种,一是煮的,二是油炸的。
我们学校附近就有一个卖臭豆腐的摊子。每到傍晚,那个摊位所在的十字路口,便飘满了炸出来的香味和煮出来的辣味。每当我放学时,那架着的两口大锅旁便挤满了使劲咽着口水的人们。一波人买到了,欢天喜地地走了;一波人还在勾着头望着沸腾的油汁以及翻腾的汤水。
我呢?也是这种食品的爱食者。每到这时,我总要在摊子前“探头引颈”地观望一阵。每当看得口水“泛滥成灾”时,总会心疼地掏出零花钱,买它一些吃一吃。炸的、煮的买回家,一通饱嗝后,总觉得钱花得并不冤。
唔,说到这儿,还是让我来提供一套“吃经”给你吧——这可是我多年以来吃出来的经验哦。
那油炸的,下锅时白白嫩嫩,出锅时黄黄脆脆。别看它闻着有些臭,可当你沾着特制的调料吃时,却是香喷喷、麻丝丝的。真是吃了放不下,吃了还想吃。那煮的,连汤带水的,撒上点青青的蒜花,保准你吃得连汁水一点也不剩。啊,那干子汤汁入味,那豆芽脆香极了,那汤汁麻麻辣辣。吃完之后,你定会抹抹嘴儿、拍拍肚子,心里想着啥时再吃点儿。
真的这么香?不信?瞧,我的口水都流下来了,赶紧和我一起去买一点儿吧。
来到摊子前,只见那儿早已围着一大群像我这样的“好食着”,主人正不紧不慢地给人们装袋。利用这个空闲,我正好观察一下四周。只见,那炉子里红色的火苗正欢快地舔着大锅,无论是油锅还是汤锅都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在未入锅之前,臭豆腐白白嫩嫩、四四方方的,闻着,臭得很;可是,当它顺着锅沿,“哧溜”一声滑入锅中,在油汁中翻腾一阵之后,“噼里啪啦”,随着轻微的油爆声,小小的臭豆腐已膨胀至火柴盒大小,立刻变得金金灿灿、脆脆香香的,顿时,锅内外油香四溢。此刻的人们,早已等得“望眼欲穿”了。可是,在未曾出锅之前,即便如此,也只好强咽口水,忍住馋性喽。油干炸好之后,摊主开始装袋了,人们便抢着说:“我先到的!”“我先给的钱。”“我也给了的。”……嚷嚷声中,摊主忙得不亦乐乎。这时,主人背后正坐着几位食客,大家眼巴巴地看着他们在吃,轮到自己买着了,便飞也似地跑回家“受用”去了。
终于,我买到了。路上,我拎着炸的、煮的,手不停地往炸豆腐的袋子里伸。就这样,我一直走到了家,也嚼了十来块炸的。回到家,爸爸妈妈早已等不及了——原来,他们也是臭豆腐的“爱食者”。
虽然,他乡也有臭豆腐,但我独爱家乡的臭豆腐,爱它那“说香闻来臭、说臭闻来香”的风味。啊!家乡的臭豆腐,我爱吃它!
【篇四:我的最爱生煎】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有许多美食,但最令我情有独钟的是“生煎”。
生煎是我们这的一大小吃,在市里都开了几家连锁店了呢!生煎个头儿不大,像个圆锥体,上尖下平,底儿面金黄,两边黄中带白,顶上散落着绿绿的葱。远处望去,就像一个胖娃娃戴着一顶绿帽子。一缕缕热气蒸腾而上,让人一想就吃,一见就想吃上一个!
生煎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不仅因为它外形惹人喜爱,而且味道也极其美味。
拿到生煎后,可不要着急一口把它吃掉,我们可以先闻闻它的香味,光是闻香味就能让人垂涎三尺呢!更别说吃了。接着轻轻地将生煎咬出一个小洞,顿时香味四溢,让人立刻来了食欲。黄灿灿的油一滴,两滴,三滴一一流泻而出,这是你一定要用力吸一口油汁,这样吃的才有滋味。生煎入口软绵绵,咸滋滋,油乎乎的。那瘦肉馅夹在其中,吃起来油然生津。那味儿别提多美了!我小时候每次都如狼似虎地扑上去,吃的一塌糊涂,嘴上吃得全是油汪汪的,妈妈还说我的脸像小花猫一样呢!
其实这些店生煎的做法极其简单。自己在家也可以做,配方不外乎就是一些面粉和肉馅。首先用水活好面,把揉好的面,则一小块一小块切下来,用手掌使劲压扁,掏出半勺肉馅用四面的皮将馅包起来,再用双手簇拢收口,在点头用力一捏,就捏出了一个圆脸的“胖娃娃”。就这样,一个色香味俱全的生煎做好了。把它放到锅中,用微火蒸上十几分钟,这时,揭开锅盖,在又白又胖的生煎上撒一把绿葱和芝麻,刹那间,香味扑鼻而来,香飘十里。行人们都不由自主涌上前台来纷纷购买。不一会儿,一大锅生煎就被一抢而空。
唉~写到这里,我也有点嘴馋,真想溜出去吃上几个生煎,不知道现在买生煎的人排了多长的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