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秋天的树叶】
夏天被送走了,转眼间,秋姑娘来到了人间,她拿起画笔一染,那原本绿油油的树叶变的金灿灿的,伴随着风落下。
我站在山头静静地看着,瞧,一片片银杏叶从树枝上落下,远看就如同一位位小伞兵撑着金黄色的降落伞从天而降,再看看那红彤彤的枫叶,它们多像一团团烧红的火焰呀!走近了细细观察时,枫叶的边上还有着一些“小锯齿”呢!而且枫叶也不全是火红的,在枫叶中间,有一点点淡淡的黄绿色,再定睛一看,它像一把色彩亮丽、小巧玲珑的扇子,像一条金鱼的大尾巴,像一个形状奇特的书签,火红的树叶上点缀着黄绿色的斑纹,让我看了便觉得赏心悦目,闻一闻,还带有一点泥土的芳香,不由的想起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
再仔细的看看那金黄的银杏叶,它的中心有一点点翠绿色,真像一片黄灿灿的草地中间有一潭绿汪汪的湖水,我轻轻一捏,它那脆弱的身子竟断成两半,轻轻地飘下,回到了土地妈妈的怀抱,看着看着,我便陶醉在其中……
古代大诗人刘禹锡写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我爱秋天,更爱秋天的枫叶!
【篇二:日本晚樱】
“十月樱花作意开,落花岂惜日千回”。在这万物复苏的春天,许多花儿竞相开放:广玉兰,紫荆花,山茶花,桃花等等,都展露了笑颜,校园里的晚樱也默默地盛开。
日本晚樱属落叶小乔木,它高4~16米,树皮呈灰色,叶片是椭圆形或列卵形,边缘有尖锐重锯齿,花序伞形总状,花瓣有3~5朵,叶子先开放,但它花期很短,只有9天,雄蕊约有32枚,短于花瓣。
漫步在校园中,一阵樱花的清香扑鼻而来,只见那一朵朵,一簇簇的樱花缀在枝上,透露出勃勃生机,远远望去,樱花树像一把撑开的白色大伞,又似少女那洁白的裙摆。
一阵微风吹过,樱花散落,漫天飞舞。一朵樱花轻轻地悄悄地随着风的方向旋转,最终落到了地上,我弯下腰来,捡起那朵飘落的樱花,细细端详着,它由5片花瓣组成,虽小却十分玲珑,白如雪,粉似霞,薄如纸,柔似棉,在阳光的照耀下,又显得格外夺目,格外迷人,中间的花蕊会令人觉得娇嫩又美丽。
它的叶子很少,但却很独特,樱花叶呈水滴状,边缘带有小锯齿,但实则格外柔软。一根根茎叶若隐若现,正是绿得发亮的时候。所谓“红花还需绿叶衬”,虽然它只是陪衬,且有大片的樱花遮住了它,但却依然不失那气质与本色。树枝多却细,好似轻轻就能折断。它盘曲而上,向阳而生,充满了活力。
每当天气晴朗,它会顶着烈日的照耀开放,当是阴天刮风下雨之时,虽然会有一些樱花掉落,但却仍然不失优雅,让人看到它另一面的美。
樱花象征着生命之美,代表着生命,幸福,纯洁,高尚。每年的春季樱花总会如期开放,看见它就像看到了春天,看到了希望,因此象征着希望。
樱花它没有梅花的坚韧不拔,没有百合的清香挺拔,没有牡丹那样雍容华贵,更没有荷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它清新质朴,但又不失优雅,我迷恋上了它。
【篇三:西夏王陵游记】
口中念着“踏破贺兰山缺”,远望连绵不绝的贺兰山,我站在西夏王陵的门前。
这大门很壮观,两座红色的高高的祭天台各立左右,台上有歇山尖顶的亭子,亭上有石头做的祭天柱,亭面上还铺着青黛色的烧制瓦片,亭檐四边还镶嵌着深绿色的琉璃兽头瓦。
“叽叽、叽叽、喳喳、喳喳。”
我望向亭檐上,“哇,有燕雀在筑巢!”
我看着,突然,几只麻雀腾挪跳跃,时而在空中嬉戏,时而在檐边落脚,时而发出动人的歌声,一派生机。
这俩祭台前各有一尊威武的石狮,张老师说:“这是汉白玉做的守陵石狮。”这石狮张开大嘴露出又长又尖的牙齿,好似正在怒吼。
这时四个金色大字吸引了我,张老师向我们讲解:“这四个字从右往左读作:大白高国。这是西夏文字,它是汉字的裂变体,与汉字在语种上或有亲族关系。”
我们进入了大门,看完了关于西夏的武器、生活器物、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西夏宗教的历史博物馆,便走上了绿荫笼罩的小道。
我们来到三号王陵的鱼脊封土。这道路两边是荒地,杂草丛生。眼看贺兰山就在我们的眼前了,错落的山峰有矮的有高的此起彼伏,延绵到天边。
走在我前面的邓天乐,突然轻声轻脚地走起来,只见他快速地把手一伸,“哦,原来是一只大蚂蚱!”
“让我抓抓看!”我迅速地伸出手抓住了蚂蚱,蚂蚱那带有小锯齿的腿划了我一下。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走到了“金字塔”前,它的正前方有个大坑。
王语端兴奋地对我说:“我们可以下去吗?”
“那边有一个小道,我们可以走下去!”我激动地说。
“那我们赶快吧!”王语端一边说,前脚已经往下迈了出去。
坡太斜,王语端蹲着,慢慢往下滑,双手扶在左右。她走了一段,我看没什么危险,也大胆地跑了下去,还差点刹不住车!
站在大坑里,我向上望。这大大的塔陵,从下往上看,活像一座金字塔。
王语端说:我们穿过灌木丛到上面去吧。”
“嗯,好,穿过去!”她打头,我随后。
“啊呀!”我们俩都叫了起来,原来那些矮矮的灌木都是带刺的!我俩尖叫着逃之夭夭了!
游西夏王陵,我的收获很大,我了解了一种新的文字、文化,感受到了西夏王陵的荒凉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