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席相关作文

【篇一:这里有我的曾经】

当我再次踏上这片温柔多情的土地。细听,风吹过来的沙沙声,把我揽在这厚实的环抱中。

远远的,奶奶家的那幢小楼便迫不及待地映入我的眼帘。饭席时,农家的小炒清爽入口,叫人欲罢不能。搁下饭碗,我向着在水槽旁洗洗刷刷的奶奶喊着:“奶奶,我想出去走一走!”是的,走走,看看我的曾经。

“去呗!看看左街的婆婆,莫要忘记哟!”奶奶的叮嘱和着水声传来。我答应着,走到了阳光下,一拐,就到了左街。

一溜儿大小均匀的柿饼晒得又扁又厚,整齐地搁在窗台上,左街婆婆半闭着眼在摇椅上打瞌睡,台式电视机伴着杂音吱吱作响,大黑狗趴在地上,轻轻朝我吠了一声。哦,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

嗅着柿饼香甜的气味,我仿佛又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小时候很野,在那个飘香的季节,和伙伴们的几双不安分的眼睛瞄到了左街婆婆刚晒挂的柿饼上。一个午后,踩着张凳子,去够那挂在高处编织袋里的柿饼。

不知是谁喊了:“婆婆来啦!快跑!”所有人一哄而散。“几个鬼娃儿,要吃,来要不得了么——”婆婆软软的吴侬依语,带着几分嗔怪。

小孩子嘛,原本也不是要偷,多半为了好玩,便全都老老实实的出来了。

再忆起就是一群吃着柿饼的孩子,一边逗弄着大黑,一边在婆婆的屋子里窜来窜去。

我的手轻轻扣在左街婆婆的门上,她睁开眼睛,豁着快没牙的嘴巴笑了,露出几个显眼的黑洞。很快,几个包裹好的柿饼塞进我的口袋,嘴上还咬着一个,瞬间唇齿留香。

回味着甜甜的柿饼,我在家乡的小街上走着。杭州河庄镇,这个我出生的小村镇,珍藏着多少人的曾经。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这里有我的曾经,它永远在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篇二:勇往直前】

一道流星划破天际,那是我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的痕迹。

——题记

晓风残月,带走了夜的无垠,却带不走夜的韵味;云影环绕,带走了夜的光华,却带不走夜的絮语;风影朦胧,带走了夜的光彩,却带不走夜的魅力。人生如路亦坎坷,挫折就像一块巨石,消解了你辛勤的付出,但阻碍不了你勇往直前的信心!

竞赛后的那几天,我十分紧张,这场竞赛可能改变我的未来。成绩公布的那一天,天空下着小雨,公告栏前的手,手指一寸一寸向下移,希望那个熟悉的名字再次出现。终于,手指从最后一个名字处落下——我没能上榜!

踏着沉重的步子,雨依旧下着,雨滴在柏油路上溅起水花,溅到我的心里……

到家了,一股熟悉的饭菜味道扑面而来,以往觉得陶醉的气味现在闻起来竟有些刺鼻!饭席间,父母问起考试,一段沉默后我鼓起勇气说了一句:“我没能上榜!”父母满怀期待的眼睛一下子失去了光华,而我早已泪流满面。

从这开始,我便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细心的老师发现了我的心情的细微变化,打电话让父母好好开导我。于是,我的书桌上便多了一封信,不善于表达的父亲在信中写道:……人生就如同一条路,路不可能永远笔直,途中总有曲折。在这条路上行走,难免会摔倒,但摔倒不可怕,失败更无需畏惧,可怕的是从此一蹶不振……坚持你的梦想,在哪摔倒就要从哪爬起来……

父亲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使我豁然开朗。经过近半个学期的努力,我的成绩较以前提升了一大截。父母的眼中又充满了希望与喜悦!

是呀,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载得以雪耻,三千越甲终灭吴!对于一个有志之人,挫折是磨炼心智的好机会。“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执绔少伟男。”一个真正的勇士会直面挫折,不悲不怯,勇往直前!

我相信,只要坚持梦想,勇于拼搏,流星一定会划出一道美丽的蓝弧!

【篇三:攀门楼】

又是一年春节到,这可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本命年哦!春节到了,你打算怎么迎接它呢?贴春联、贴窗花、放鞭炮、吃团圆饭……今年我又认识了一个特殊的年俗——攀门楼。

大年三十的晚上,姨妈一家和我们吃团圆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色彩。饭席之间,姨妈和妈妈便又回忆起她们小时候的年俗了。“姐,”妈妈回忆道,“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怎么过年吗?”“当然啦,我还记得每年大年三十,我们都要攀门楼呢。你看你每年攀门楼都最积极,结果果然比我长得高呢!”姨妈也开始了回忆。“不是啦,你不是说你是因为背我去上幼儿园被压矮的吗?哈哈……不过现在的小孩子都不攀了,这种年俗都快要被忘记了。”妈妈略感失望。“妈妈,什么叫攀门楼啊?”我对这种听都没有听过的年俗倍感新奇。“攀门楼就是小孩子大年三十要攀大门的门板。据说这样做,新的一年小孩就可以长高。小朋友要是够不到,大人就在下面托着他,象征性地去够门的顶部。”妈妈耐心地解释。外公也开始了回忆:“我们小时候也攀门楼呢。那时候家里穷,孩子多,个个都长得瘦瘦小小的。大人们就希望孩子们通过年三十攀门楼来长高。其实,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希冀。我们小时候的门板是对开的木门板,还可以从上面翻过去呢。现在家里装的都是防盗门了,想攀也攀不过去了。”原来这种年俗也有很悠久的历史啊!“小米(我的小名),我们吃完年夜饭也去攀攀门楼吧。”哥哥提议道。“好啊,我正好也想体验一下呢!”我正中下怀。

吃完饭,哥哥一马当先,他已经有1米72了,只见他轻轻一跃,就够到了门框顶,像个运动健将一样,轻轻松松就扒住了门板,还吊在上面半天不下来。轮到我了,爸爸在下面托着我,我努力抓住了门板顶部,终于够到了,爸爸渐渐松开了手,我使劲往上攀,可是因为手臂渐渐无力,很快就扒不住了,从门板上滑落下来。啊?来年我会不会长不高啊?哈哈哈,大家乐得前仰后合……

这一攀,我攀住了门楼,攀住了即将逝去的年俗,攀住了浓浓的年味,也攀住了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望!

【篇四:年味】

越长大,才越懂得最好的都是原配的。

——题记

盼望着,盼望着,又到了一年中最憧憬的时间,我怀着一颗新奇、期待的心回到了老家中,但却感觉心上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纱,似是无变,而又觉陌生。

许久没有回来,老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山的那片泥土与花都已退居在水泥路下,一栋栋林立的商店锣鼓打着敲着,呛住了大声吆喝小玩意儿的商贩,一路上鲜有拿着鞭炮放一路的孩子,更多的是低头玩着手机的人们。过年时节的中国结,灯笼比以前所有的年都多,但总感觉一丝凄冷与寂清。

下午,父辈们都在忙着修补年久失修的水井,院子前的一片树因要建房而被砍伐,冷风“呼呼”的刮着从外买来的春联,妈妈和伯母则在对着手机发笑。不知何时起,过年的我们不再乐衷于闲坐荫下畅聊,一笔一画写春联,今天的春节,我觉得无可适从。

到了晚饭,各式各样的菜肴争相上桌,清蒸鱼头、爆炒鸭肉、孜然牛肉等散发着仅有的一缕缕年味,但我和姐姐总觉得食较从前,略逊一筹。以前每到年夜饭,奶奶都会将鸡的两个鸡腿单独给我和姐姐留出来亲自下厨,在我们玩累了的时候总会端上一盘淋上少许酱汁的酥炸鸡腿,那样的味道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年味了吧。在饭席期间,爷爷总会庄重地总结一年的收获并对我们每个人予以来年的期望与祝愿,然后当然少不了给我们一个大大的红包,封面热切的大红色中蕴含了多少爷爷对我们的爱,那饭桌上的红包互动才是真正的年味啊。而今年,奶奶身体抱恙,再也无力做出十里飘香的鸡腿,爷爷也已经不在了,只有奶奶代替他老象征性的发个红包便略过,转而代之的是不断滴滴的手机红包。

饭后,长辈们围在火炉边烤火,没有了爷爷的动员也就没有什么人去看春晚,人都不齐本就无趣的春晚还有什么意思呢?人们坐在一起却不怎么谈论家常,偶尔的几句交谈是手机抢了多少钱红包,伯伯们也不再一起打牌了,而是在手机上虚拟打牌。姐姐因要备战高考一直忙于复习,兴冲冲带回来的一大包鞭炮,只剩下我一人与星光点燃。

最好的年味还是原配的好,但那令人心醉的年味啊,已经随着飘飞的萤火虫去了。

【篇五:年味】

春节在中国历经千年,长盛不衰,其因为何?在我看来,正是因为有那独特的年味在其中。

春节前夕,人们从各地赶回家乡,制造出了名为春运的奇观,飞机场、火车站、大巴车站。统统人满为患。因为这是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故游子们不辞千里,誓要回家过一个团圆年。无论路途多么艰辛,都无法阻拦游子们回家的步伐。年味,藏在春运的繁忙里。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明。人们团聚在一起,分享一年来的喜怒哀乐,倾诉着分别一年的思念之情。团圆饭的饭席上,晚辈挨个站起身,依次向长辈们敬酒,送上一句句祝福的话语,儿孙一句简简单单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便足以让老人喜笑颜开。年味,藏在团圆的温馨里。

饭后,一家人烤着火,守岁。大人们谈论着各自的话题;年长的孩子专心致志地看着春晚;年幼的孩子坐在爷爷奶奶旁,听他们讲着守岁的含义,“年”的传说以及春节各式各样的习俗,也许这些东西已经翻来覆去讲了不知多少遍,但老人仍会不厌其烦地讲着,孩子们也依旧津津有味地听着。偶尔手机上一个红包发出,大家便连忙拿起手机点开红包,抢到的自然乐开了怀,没抢到的叹一声“网速太慢”,便也回到自己的事情上。快到0点时,一家人便会放下手中的事,跟随屏幕中的主持人一齐倒数:“5,4,3,2,1!”新年的钟声准时敲响。若是过去,窗外必然“万炮齐发”,璀璨夺目,那鞭炮声也必会响至天明;而现在因环境问题,烟花燃放受限,窗外不再会有连绵不断的鞭炮声,于是大人们各自回房睡觉,精力旺盛的孩子们则通宵达旦地玩闹。年味,藏在家人的欢笑里。

之后的几天里,人们或是拜年,或是聚会,或是留在家中陪伴亲人,春节也就这样慢慢结束,终有一刻人们会回到平常的生活当中,但那年味,仍旧缠绕在我们心间,不会淡去。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