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以身为镜】
《塔木德》中有一个情节;教士问一个年轻人:有两个犹太人从高大的烟囱里掉下去,一个满身脏,一个干净,请问谁会去洗澡呢?”年轻人说“:当然是满身脏的人!”教士说“:你说错了,满身脏的人看到干净的人会认为自己身上也是干净的,干净的人看到脏的人会认为自己身上脏,干净的人就会去洗澡……”用当代励志大师陈安之的话来说“:问题永远出在自己身上。”由此可见,我们要善于反省自己的过失。
人能用眼睛观察世间万物,却唯独看不清自己。所以人们才用镜子来观察自己的过失。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他贤于常人远矣,可他仍然对自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要求,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完善自己,我们虽然不能做到像孔子一样,但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多多注意自己,有过则改,无过加勉。
唐太宗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李世民以魏征为镜,照得失,明善恶,这也是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反省自己。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去反省自己,摆正态度。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使自己更加完美。
反省是一种智慧,它以寻找自己的问题,改善自我来更加完善自己。反省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改正一个人的缺点,给人正确的认知,成就完美的自己。
“濯清泉以自洁”,在反省中检讨自我,对自己的行为举止进行剖析,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才会取得成功,人因反省而进步,人因反省成功!
反省昨日的错误,明日便会更加美好。反省自我的缺点,成功就会向你招手,无论你多么成功,多么完美,你都需要反省。
反省自己,不要去指责别人。曾经有一位妇人,透过窗户看到隔壁的太太洗的衣服总是有一块污渍,于是妇人总是抱怨隔壁的太太懒惰,直到有一天,他才知道那块永远洗不掉的污渍,竟然是自己家窗户上的。这样的结果虽然可笑,却给人启示:不要去一味的去指责别人,要勤于反省自己,问题可能往往出在自己身上。
“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毛主席曾说。虽然我们无法看清自己,但我们可以以身为镜,在不断的反省中自我超越。这样,才能迈向更高的领域。
【篇二:心明澄静,一路芬芳】
有人说:“比大地更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我们就是透过她来领略世界的风华,因此要擦净心灵的窗户,你才会发现自己的逊色,才会去反思,成就最好的自己,让人生之路一路芬芳,否则会像那位太太一样,与美好分道扬镳。
回首遥望两千年前,孔圣人忠言:“吾日三省吾身。”要深刻地审视自己的心灵,为她荡涤污渍,不能像那位太太一样只知埋怨别人,推脱责任。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只有愚人才执过不改,要学会“濯清泉以自洁。”发现你的缺憾,反思自己,才可以重新认识自己。当你抱怨别人时,请先反思自己,你是否正确,是否像你想的那么好。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如果做不到反思,只会让自己错上加错,愈陷愈深。反省是成功的基石,多一点反思,少一点抱怨,成就最好的自己,让人生之路一路芬芳。
纵然时间抚平伤痕,让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不那么痛,可是日本法西斯面对滔天罪行的态度却令人发指。不但不反思自己的过错,还肆意更改史实,甚至抱怨别国在夸大事实。法西斯的心灵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邪恶,并以此来审视这个和平无辜的世界,他们遭到来自世界的鄙视与厌恶。而德国总理虔诚地跪倒在犹太人纪念碑的那一刻,人民接受了他,世界原谅了他,历史宽恕了他,犹太民族也释然了。反思,让我们走在时代的前列,在痛苦中反思,我们不再孤独。话说茶有三泡,为第三泡最清香宜人,人道亦如此,驱散心灵的阴霾,才能与世界握手言和。被别人摘下面具是痛苦的失败,自己摘下却是无上的胜利,因为成就了最好的自己,让人生之路一路芬芳。
再看看至高无上的皇帝,李世民以魏征为镜审视自己,汉武帝生悔反思,在悯忠台上落泪,而那些独断专行的也就只是在历史上挂了名号罢了,终遭人唾弃。反思并不可怕,也与身份无关,通过反思,错误的根本便暴露,而成功的机遇也同时紧握在你手中。每个人的心灵都有不完美,但请别给她判死刑,人贵在澄静,要努力地去擦除心灵的污渍,才能将整个世界看透,找到成就自己的路。贤主平静地审视自己,敢于反思自己,成功地成为最好的他,让人生之路一路芬芳。
心明澄静,一路芬芳。最大限度的反思自己,也就是最大限度的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