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阿爷与他的车】
家里的自行车老了,漆迹斑驳,链条换了又换。
家里的阿爷也老了,年过花甲,满头霜雪,本就凸显在外的肚皮愈发大了。
阿爷骑在自行车上,就好像骑着一头年迈的老牛,吱吱嘎嘎,很不得劲。
“现在大伙儿都骑摩拜单车啦。”我笑他,“哪像你成天守着这老家伙呀。”终于,在他又一次要推着这老牛去买菜的时候,我告诉他。
“我可骑不来你们那新鲜玩意儿。”他仍兀自摆弄那老车。
“我教你!”我当即拉起了他的手臂。
银杏树下,红砖街上,一排锃亮的摩拜单车安然地立着,竟是人流匆匆的街角一道宁静的风景线。
阿爷管它叫“新鲜玩意儿”。
我便拿着手机,给他讲应该打开哪个软件,点哪个键,扫描什么地方,输入什么东西,直到锁“滴”的一声开了才作罢。阿爷是个聪明的主儿,整个程序反复数次,倒也学会了。“谢谢囡儿嘞。”我便笑,目送着他略显发福的身子翻上了他那“新鲜玩意儿”,消失在柏油路的尽头。
学会了骑共享单车的阿爷得意而欢喜,常是打了锻炼身体的名号同我各骑一车,去滨江大道兜风。江风习习,对岸灯火阑珊,如梦似幻,如此一老一少,无话不谈,好不惬意,好不悠然。
后来,只记得是一个微雨天气,我们祖孙二人未曾带伞,忙忙地从滨江赶回家来。到了那街角,我翻身下了车,随手把那摩拜往银杏树上一靠,便抱着脑袋往小区里跑。雨愈下愈大,我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阿爷呢?
我一下慌了神,急忙回身去找。
疏疏雨帘中,我看到,一个略显发福的身影正半蹲着身子,一辆辆地把那些因人们的随手停放而歪七倒八的共享单车扶正,排好——可不是阿爷么。
“你做什么呢!还下雨呢!”我冲他喊。
走近了,我才发现,他的白衫子早就被雨水打湿了一片,还笑着对我说:“这下可不是好了么!”确实,一排锃亮的共享单车整齐安然地立在银杏树下,一如初见。
我头一次觉得,也许他那便便大腹里,装了很多东西。
时代在更迭,有趣的灵魂却常在。我是感谢共享单车的,它给了我一个机会——一个把阿爷的有趣的灵魂拉进这更迭的时代的机会。从前,被他放在自行车后座上的囡儿,如今,也可以与他同行在银杏树下了啊。
【篇二:家乡,一个寻梦的地方】
灵魂最安静的栖息所莫过于内心最脆弱的地方。
小山坡上有一座小屋,远远望去,它苍老极了,因为风吹日晒的原因,它的脸上有了不少深浅不一的皱痕,让人看了不免酸楚,我很久没来过了,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熟悉又陌生,就像刚做完一场梦。
门前那棵柿子树,也老了,身上的衣服加深了颜色,不知受了多少场春雨的洗淋,可再也不能让它回到年轻的时候了,我攀枝上树,依偎在它的怀里睡着,我大口大口呼吸着属于它的味道。
“你看那片树林在干什么?”我托着腮,望了一眼阿爷,又望了望对面那片树林,“阿爷,它们被风吹着,在跳舞呢。”阿爷哈哈大笑说:“你听,它们在说话呢。”我望着远方那一片小树林,那里太过于茂盛,我看不到远方,又迫切想去追寻,秋风瑟瑟,我裹紧了衣衫,阿爷搂着我,“很快就是大姑娘了,大姑娘要走咯。”当初我并没有察觉什么,只是心里很难受。
秋日里的阳光晒在身上很舒服,最开心莫过于和阿爷一起摘柿子,阿爷上树摘,我则在地上接着,“阿爷,你慢点,”“阿爷,那一个大”“阿爷,好了吗?”这一天我是很兴奋地,也是最闹腾的,每当我吃着柿子的时候,觉得此刻就是最美好的时候。
“醒醒,回家了,醒醒。”迷迷糊糊中揉了揉眼睛,已经班晚,妈妈催促着回家,“你又睡着了,小心着凉。”“妈,我又梦见阿爷了,梦里的柿子好甜好甜。”妈妈望了望那棵柿子树说:“真奇怪,它怎么不长柿子了?”我眼睛一涩,望着远处的小山林,这次我听清楚了,我真听清楚了!它们说:“回来晚了,柿子了,阿爷走了,回来晚了,柿子没了……”我心头一紧,这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这里有一个残缺的梦,但我再也拿不走了!
【篇三:童年趣事】
“童年的滋味如一枚青橄榄,只有认真咀嚼过的人才可发现它的喜悦与甜蜜。”
我小时候,不要说有多顽皮了,爬树,打枣,斗蛐蛐……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使我至今还回味无穷的也只有上房踩瓦了。
家乡的瓦是一种波浪形式的瓦,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各家各户的房顶上,远远地从山坡上看去,就像一团乌云,显得很沉闷。一片瓦,特别脆弱,一个小孩子轻轻一脚,就裂了,甚至会碎,很是弱不禁风。但当那瓦都像一只只小手样排在一块儿,那可就天不怕地不怕了,任人在上面踩踏,也不会怎样。儿时,我就是看上瓦这个优点,便总是上房踩瓦。
毕竟踩瓦不是做好事,得背地里干。一次,阿爷阿奶要出河打鱼,把我一人留在家里,那可乐坏了我,赶忙从左邻右舍叫几个小伙伴来我们家踩瓦玩儿。他们是老手了,登顶这事儿对他们来说是小儿科,对我就不一样了。只见他们每人先左跨上几脚,再右跨上几脚,“噌噌”地就窜上去了,而我笨手笨脚不知道如何是好,后来,多亏他们拉我一把,我才得以上去。顶上的阳光很舒服,晒得人身暖意浓的。我们休息好后,便开始了踩瓦,他们在前面带踩,我在后面跟着,我们从东屋跳到了西屋,再从西屋跳到了南屋,再从南屋跳到了北屋。脚下的瓦被我们踩得“哗哗”响,仿佛是在给我们喝彩似的。最后,我们一鼓作气直接跳到隔壁大娘房上了,瓦儿还是继续响,不过里面好像掺杂了点儿大娘的声音:你们几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看你们如果把我家的瓦弄坏了怎么办!我们几个都不禁大笑起来,因为我们知道,大娘是从不会打我们的。我们又在房上肆无忌惮地玩了一会儿,忽然,大娘火急火燎地从院外跑进来向我们说:快点下来!你阿爷阿奶回来了。确实,我隐约听到了渔船的鸣笛声,便赶紧下来了,跑到堂屋静静和小伙伴们一起坐着。阿奶面带笑容,阿爷好像也没有看出什么,招呼着小伙伴。阿奶把我带到一旁对我说:”你今天怎么又不乖了。”我有点不自在了,努力逃避着阿奶的目光。不用说,当天晚上,我足足挨了一个小时的训。
童年真是令人回忆,可惜的是再也不能踩瓦了,那种灰瓦也渐渐被钢筋水泥所代替,可是还是会时时想起那个好大娘,好阿爷阿奶,好的小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