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在一起,真好】
时光总是流逝得飞快,一眨眼我就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成长成能够独当一面的初中生了。这一路上,我好像拖着一个巨大的行李箱,随着年龄的增长,它越发沉重。
步入初中时,我好奇又恐惧,这是一个新开始,也意味着无忧无虑的小学生活的结束。我好奇这将会是个怎样多彩的生活,以什么方式开始,又以什么方式结束;我恐惧与同学闹不和,又不适应节奏更快的初中课程……直到我认识你们,只一眼,我便清楚,我的烦恼必定是多余的。
你们是如此活泼,又如此友善。结识你们的第一天,紧张感便烟消云散。因为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你们是如此热情,在别人有困难时竭尽心力前去相助,让人感到安心又愉悦。
那人生旅途上携带着的行李似乎没那么重了。
与你们相处十分轻松,很快我便找到了知心好友。课间我们时常交谈生活中的琐事;课上被叫起回答问题时,有时紧张过头,你们在底下小声提醒;做题时遇到难题,你们手把手教我,总结出答案后认真地做出解析;放学后一边走路一边讲着笑话,整条小街上充满了欢声笑语;我被人误会时,你们勇敢地站出来为我辩解……每当你们做这些事时,我总感到心中有一股暖流涌动。
你们当然也有不好的时候。有时你们拿我开些小玩笑,惹我生气,有时也嘲笑我总犯些低级错误……不过你们总会主动向我道歉。
你们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对手”。你们激励着我在做作业时感到疲倦时,转念想到你们和我一样也在奋斗,我便能打起精神。每次考试,一想到你们也斗志奋燃,我便能更加认真,努力取得好成绩。
你们是我在成长道路上的同行者,互扶互持,坚持走下去;你们实我学习道路上的同道人,互相学习,为美好未来奋斗下去。是你们,为我分担压力;是你们,与我共同进步;是你们给予我鼓励;是你们,让我真正融入到新集体,新生活……也许未来我们分道扬镳,但是,请回头看看象征着共同成长的足迹。
我们,在一起,真好。
【篇二:那一段谈诗论词的时光】
在那所红砖灰墙的香园里,我与她萍水相逢,谈诗论词的时光在我心中定格、沉淀。我们坐在靠窗的位置,玻璃窗花把射进屋子里的光都变成七彩的,屋外墙缝处萌发出幼嫩的绿芽,这样古朴典雅的气氛中似乎流淌着诗词的味道。
一个闲静的午后,我依旧坐在二楼傍着窗户的那个位置,我倚着椅子阖上双眼,细细咀嚼书中的词句。这时,一名女子出现了,她轻柔的话语在我耳畔边响起:“请问,我可以坐在这里吗?”我懒洋洋的抬起了眼皮,细细打量起她来:一身合身的绿底绣芙蓉出水纹的短袖高叉旗袍,乌黑的发高高挽起。那是一种东方女性独有的美,不惊艳但却足以令人难忘,大概也只能用“蛾眉螓首”这个词来形容。我脸上端着笑,起身挪了旁边的位置示意她坐。
几天下来,我们坐着同一方桌子左右两端。我注意到,她时常抱着的那本书是《纳兰词集》,我瞧着不禁出了声:“你喜欢容若的词?”她扬了扬头,眼中透着光,像是找到了同道人,说:“是,我独爱容若的词。你也喜欢读些诗词?”“嗯,只想着闲时陶冶心性总归是好的。”
知晓了对方都喜欢读诗词后,我们的关系亲近了不少。每逢下午,我们总沏上一壶茶,聊聊诗词。我们谈论李白诗词的飘逸豪放不拘小节,容若词的绮丽婉约情意婉转,李清照的鲜艳明丽生动写实。
有时,我们也会因为对词作的不同见解而产生争执,而每一番争执,又使我们之间多了一份共鸣,屋里的空气好像也因为我们的谈论而染上了几分诗词的韵味。
于是乎,我总盼望每天不变的相聚,期盼与她交流诗词,因为那是我每天最享受的时候。那段时光不知不觉被诗词所占据。
可我却未曾想过,她的离去竟会是那样匆匆,甚至只字不留。刚开始我挺难过的,难过再没能听她婉转的声音,难过没能再与她谈论诗词,不时回忆起那段时光。后来我也渐渐释然了:有些人与之邂逅,转身忘记,有些人,与之擦肩,必然回首。你若安好,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