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薯条大战】
薯条!薯条!有谁不爱吃它呢?
“肯德基!我来也!”这是“齐天大圣”的呼喊。“猴哥,等等俺呀!”小表弟远远说道。作为仙子姐姐的我,也不甘示弱。我们三个“腾云驾雾”,“飞”到了肯德基店。
我们三姐弟争先恐后地点好吃的午餐。过了一会,服务员姐姐端端正正、恭恭敬敬地把碟子轻轻地放在桌面上。涛弟弟的口水哗啦啦地流了出来。他一眼瞄准了那金灿灿飘着香味的薯条。他刚一伸手,就立刻把薯条挪移到自己这边。小表弟气急败坏地举起“金刚手”,一把打向“齐天大圣”的脑袋。“齐天大圣”一把架住那力大无比的“金刚手”。涛涛就像一只饿坏的狼,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薯条。小表弟干脆爬到桌子上,两眼瞪着涛涛,目光极凶恶,好像要吃的不是薯条,而是涛涛。我目瞪口呆,而涛涛则是呆若木鸡。小表弟鼻子里冒出一股气,就像一只西班牙好斗的牛。他一把拽住薯条,一边拽一边狼吞虎咽。涛涛也不甘示弱,他立马也拽住薯条不放手。小表弟使出吃奶的劲,使劲拽,他拽赢了,就使劲吃,左手还不时地夹着两根金灿灿的薯条。两兄弟拽来拽去,谁也不让谁。最后,一盒薯条就被他俩吃光了,就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盒子了。小表弟号啕大哭起来。姑姑只好再去买一盒。
嘻嘻嘻!这两兄弟真有味。薯条大战真精彩啊!这让我明白了,不能争夺,要学会分享。
【篇二:以城市和乡村为主题的作文】
寒假,我回了老家徐州柳新。跨进家门的那一刻,我心中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舒坦之气。在“三天半狂欢”时,我们可曾想过为何回乡村便如回归自然一般?
我个人认为,城市禁锢了我们。禁锢了我们的什么?我们的野性。有很多同学对我说:“杨天佑,寒假到了,终于能玩手机了,爽!”在城市,我们更愿意用手机消遣,偶尔下楼玩玩。手机完全网住了我们。
然而,在乡村,寒假却是……
“喂?在不?走,咱两买炮(烟花)玩去!”“好嘞,我骑电瓶车来接你哈!”“好,下午两点出发?”“OK”
羡慕吗?自己骑电瓶车,自己放烟花,想出门玩就出门玩,我觉得这比被手机所支来支去的要好多了。
在乡村,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什么才叫自由。自由,它是能和朋友们想方设法地编出一个游戏来玩(例如表弟的123,橘子皮),而不是想方设法地在寒假里多玩会儿手机。另外,我还学会了一个技能——开电动三轮车。最好的例子就是我晃悠悠地、慢慢地绕了一个近一公里的圈子。但是整个旅行最后意思的事情就是——
我开车带着我的三个表弟表妹在庄园里转悠,但是在一个拐弯时,我一不小心把后轮卡进了一个草窝里。之后,三个跟随着飞奔回家“报警”:“天佑哥哥把车开到沟里了!杠到底盘了。”救援人员舅舅与姥爷闻声赶到。接下来进行了高等救援技术。大姨使劲加油门,舅舅在后面用“大力金刚手”推,车便“咚”的一下出来了。结果,我与他们编了一首歌,广为流传:
今天早上我去开车,开到一半卡了壳,“咣”的一声咱直乐呀,差点儿没来一个翻车。
城市,也有其好处,比如,我们的游乐设施都是坚固的,而乡村的游乐设施却是易旧的。
在某些时候,我会“舍华而取简者也。”我更希望:儿时在农村长大,体会困苦,壮年建设国家,老年在乡村安静地享受天伦之乐。这样,人生,也就丰满了!
【篇三:我的好朋友】
它们的身材有胖有瘦,有高有矮;它们的衣服花花绿绿,肚子里的知识说也说不完。它们是我的好朋友,在我考试没有考好的时候,《鲁滨逊漂流记》跑过来安慰我挫折时不要气馁,遇到困难勇于克服,这次没考好没关系,总结经验,下次努力考好。《小学生作文大全》在我写作文时,悄悄耳语,让我下笔如有神。有的同学还在抓耳挠腮,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的时候,我“哗哗哗”几下就写好了,可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啊!我遇到不认识或不懂的字词,《字典》蹦蹦跳跳过来了……现在,你知道我的好朋友是谁了吧?对,就是书!书就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宝库,有一种强大的磁力吸引着我,让我总是流连忘返。
我总是离不开书,下课、放学路上我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书,为此还闹出了不少尴尬与笑话。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坐到书桌旁就拿起一本喜欢的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时间,等书看完了,才开始急匆匆地赶作业。结果,老妈一回来见我只写了几行作业,马上教训起我来,老妈的金刚手真是厉害无比,我只好用盾牌死死抵住,和老妈斗了三百个回合,最终我“丢盔弃甲”。还有一次,我一边啃面包一边看书,书中的故事情节真精彩啊,我完全沉浸在其中,随手拿着面包啃起来,嘴里感觉又硬又涩,好像在啃泥土,马上狂吐不止。一旁的妈妈看见我吃橡皮的狼狈样子,放声大笑起来,我的脸一阵阵发烫,但心里乐开了花,因为我又吃了一顿“营养大餐”。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就让书成为我一生的好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