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疲倦的春天】
春天,是个疲倦的季节。
那天,我们正高高兴兴地上着作文课,突然,有人大叫道:“哇!牛牛上课睡着了!”只见他趴在桌上张着嘴,好像嘴里差点流出口水,憨态可掬地睡着觉。
眨眼间,大家都凑到牛牛那里。有人碰了碰他的头,有人叫他醒来……
突然,老师说:“大家都回位,这没什么好看的。”
“他因为春困才睡着了。”老师说。
“什么是春困啊?”有人好奇地问道。
“春困是一种生理现象,人在春天都会感到疲倦。”老师说。
“好了,大家都别打扰他休息了,继续做练习。”
我们做啊做啊做!突然,牛牛睁开了他那惺忪的睡眼,眼睛里充满了一条条红色血丝。大家都看着他,他顿时感觉有点儿尴尬,本以为睡个觉没人知道,但不是这样的。
“你醒来啦,牛牛!”有人说。
“怎么了?”牛牛疑惑地问道。
“你还好意思问怎么了?你自己上课睡着了都还不知道?”有人讥讽道。
“老师,我们现在在干什么?”他问道。
“我们在做练习。来,我给你讲讲写什么。”老师冷静地说道。
牛牛睡了一觉醒来,显然比我们更精神、更活跃。课上完了,我们大家也就各自回家了。
没想到这件事只过了三四天,牛牛又再次在学校睡着了。老师看见他睡着了,眼睛里露出了一丝鄙夷。学校的老师显然没有作文老师张老师懂得多,不知道春困这个道理,所以只是让大家别管,他继续上课。
唉!春天真是个疲倦的季节。
【篇二:有你陪伴真好】
野百合的清幽,是因为有了山谷的陪伴;大鹏的展翅高飞,是因为有了云朵的陪伴。而我有了你的陪伴,在成长的道路上,并不孤单……——题记
夜色抹去了最后一缕残阳,夜幕就像剧院里的绒幕,缓缓地落下来。泛黄的灯光,照射在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文字上,让整个身心都醉在其中。“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妈妈正一句一句地教我读诗。我依偎在她的身旁,她读一句,我念一句,咿咿呀呀地背着,在诗的世界里快乐地遨游。幼小的我觉得一首诗就是一本书,读着读着,竟读出了诗的韵味。王勃眼中的友情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孟郊眼中的亲情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有“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虽然我不懂诗的意思,但还是觉得很有趣。是你,让我懂得了人间的亲情百味。
小学时你已成为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像只勤劳的小蜜蜂,一到周末就来到图书馆不知疲倦地阅读,渐渐开始接触寓言故事。《拔苗助长》让我懂得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守株待兔》使我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成功源于努力;《农夫和蛇》又告诉我不能被事物的外表所迷惑……是你,诠释了生命的真、善、美。
有你的陪伴,我看到了行者武松的刚猛不屈、敢作敢当,智多星吴用的足智多谋;有你的陪伴,我看到了刘备的思贤若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关羽的恪守信义……到了六年级,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开始阅读名家散文。我被朱自清笔下的秦淮河所吸引,我为为何的风雨醉翁亭而震撼;我在法郎士作品中的塞纳河岸游玩,我已完完全全生活在了散文的怀抱里……是你,诠释了生命的淡而不凡。
有你的陪伴,我感受到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乐观;有你的陪伴,我懂得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有你的陪伴,我学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我的挚友——书!是你,让我的生活充满色彩。
步入初中,随着学习时间的日益增多,我对于看书的时间也愈发的珍惜。泰戈尔的《飞鸟集》令我着迷;鲁迅的《朝花夕拾》令我流连忘返。在老师的引领下,我又学会了摘录,“就像燕子筑巢那样,一点点地衔来,慢慢地,就变成了一个巢”,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仓库。是你,让我学会了生命的表达!
夜深了,疲倦的月亮躲进云层里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在放哨,风安静了,空气里仍弥漫着书香。我知道,阅读,是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
一字一世界,一书一天堂。有你陪伴着我一路成长,真好!
【篇三:告别昨天】
作业写到了十点左右,我的全身已经开始麻木,无力,昏昏欲睡。
接着做睡前的一项工作:洗漱。
我坐在板凳上,双脚放入水中,在学校清醒了一天的大脑开始混乱,以致我接收不到水发出冷热的信号。
早晨,我又从梦中惊醒,也许已经习惯一直在六点左右起床,于是我很利索地穿好衣服,大脑便开始飞速运转:洗漱,吃饭……
一切已被它计算好时间。
告别了疲倦的昨天。
周五发生的种种事一直缠在心头,心中充斥紧张与不安,无法平静,它们占据了大脑,成了我的烦恼,又迎来了深夜,疲倦又再次促使我入睡。
又一个早晨,我醒来,心中的不安已经灰飞烟灭,心跳回归平静,站在了院子中央,看向远处的蓝天,我此刻也象它一样安静平静。告别了充斥不安与烦恼的昨天。
学会告别昨天,也许才会迎来今天,就像告别童年才会有少年;告别疲倦才会有清醒;告别虚伪才会有真实……
告别昨天才会有今天,因为每天都是全新的一天,全新的自己。
也许,这才是生活的真谛吧。
【篇四:心中有话对你说】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题记
当时光像脱疆的野马一般一去不复返,我们都被迫接受了长大,来不及真正的领悟母亲对我们的百般疼爱,更来不及真正地懂得母亲的良苦用心,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人类最美丽的、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的情绪——母爱。
母亲,心中有话对您说。我要说,母亲是一首歌,是一首我永远都无法厌倦的歌,是一首我无法忘记的歌,是一首我永远都深爱着的歌。
心中有话对您说,您的手是首歌。原来的纤纤玉手变成粗糙的双手,宛如一副“立体”地图,手中的“山岳”、“何流”交错纵横,一座挨着一座,一条连着一条,这让我如何数的清,数的尽啊!我又怎能数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的痕迹呢?这双手,多少次在寒冷的冬日里,浸泡在刺骨的冷水中,不声不响地为我揉搓因贪玩而弄脏的衣服;双手,多少次在深夜里,为我织着御寒的毛衣,灵巧地上蹿下蹿,丝毫不知疲倦……
这首歌永远不知疲倦,不感劳累。
母亲,心中有话对您说,您的眼睛是首歌。这首歌是如此的多变,富有多重的风格,有时像古老的琴曲《高山流水》,绵绵不绝,润物无声;有时又似那《广陵散》一般,曲调优美,气势磅礴,但更多的时候像李斯特的《爱之梦》般优雅温柔,轻快舒畅,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母亲的眼睛总能告诉我些什么,严厉的目光,让我想起我的过错;鼓励的眼神,定能让我在失败之时鼓起勇气。母亲的目光是有何等的魅力,让我一直追随其后,难以忘却。不知什么时候,母亲的眼睛不在有以前的犀利,戴上了一架老花镜,渐渐地需要它去感受世界的五光十色。
但是,这首歌永远都在快乐的演奏着。
母亲,心中有话对你说,你的脸是首歌。这是一首记录一切的史歌,岁月——这位能工巧匠,舞动着它的鬼斧神刀,不经意地在母亲的脸上刻下了时间的沟痕,一圈一圈荡开的鱼尾纹,就像那树的年轮刻下的全是辛劳、付出。原来白嫩的脸庞,为了生计奔波而变得黝黑,精美化妆品,再也没有擦过,不加修饰的脸庞也越显苍老。记得小时候总爱数母亲的皱纹,总是数着数着就乱了。就是这样,数着数着长大了,母亲的皱纹还是没有数清。
每条皱纹都是一首歌,唱着属于母亲的歌。
母亲,心中有话对你说,你就是一首歌,平凡而伟大的歌,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这首歌,不曾离去,陪伴着我永远走下去……
【篇五:落花是疲倦的蝴蝶】
西阳老去,西风渐紧。
叶落了,花也随之枯萎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
但鲜艳的花瓣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有绿叶天使的守护,自己的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落花有落花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它虽然凋谢了,不再具有年轻时的娇艳美丽,但它恰似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感觉到落下来的花瓣们轻轻的叫喊。
我常常站在自家院子里注视那自从我小时就站在花园里的月季,每次都只看到它凋零的一面,而那绽放的美丽却又经常错过,都已过了十来个春秋了,它还是那样站立着,好像在期盼些什么。说来也怪,园里其它的花都已快败了。都只剩下了一片荒草,而它却仍站立。听奶奶说,我小时候经常到这园子里玩,而且每次都因为摘花而被刺伤并且有一次还拿着锄头想把它除了,到最后还是没有。因此,这一株花记注了我从小的回忆。
长大后,我很少再去留意那里,每次经过那儿都会注意到只有奶奶一个人站在那儿,望着它,好像在寻找什么。有一次,我走近问她怎么了,她就语重心长地说了几句,说她老了,园中的月季也快老了,以后就没人再照料它了。并且还提到园中本来是有两株月季的,一株是在爷爷去世不久后枯萎的,另一株仍站在那儿饱经风霜。另外,她还提到了她的儿女,并一一说出他们的特长,但最后每次都是叹着气眼里也常带着血丝,叹息着:“我老了,你们小的都嫌我唠叨,你们要记住,要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孝敬你们的父母……”这使我很震撼,奶奶经历了这么多的岁月,辛辛苦苦把子女拉扯大,而他们却很少回家看望她,孝敬她。总不断教育我们从小要孝敬父母,但他们自己呢?我总以为自己还小,总是把奶奶的那些话当耳边风,甚至有时还暗暗地取笑她。
叶落总要归根,但在未落之前,它总是很恐惧的,很寂寞的。总想找人来陪陪,但迎来的总是孤单寂寞,这使得她更憔悴。更苍老。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了,月季枝条上的叶子也随着秋风落下,花朵早已凋谢。早已失去了年轻的光彩,整株植物也不免有些苍老,好像即将倒下似的,它好像已经看透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趁现在一切还没有结束,好好对待我们的亲人,不要让他们在寂寞孤独中,只有已凋谢的一株植物作伴。
未落的花已失去了绿叶的陪衬,但它还有希望,她还没有逝去。那么,未何不让希望变成现实?落花就是疲倦的蝴蝶。
【篇六:阅读伴我成长】
成长,有身体的成长和精神的成长,而一个人精神的成长断断离不开书籍的供养。寒假,偶然翻开《成长是一个勇敢的漂流》这本书,在书中仿佛看到了我,还有我的母亲。
书中讲述了在作者六岁的时候,由父亲为他发蒙,读的是《三字经》,第一天上的课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而作者却朗诵了“半天”。第二天上课,让他背“孟子见梁惠王”,背错了一字,会打一下手板。不知那是打了多少下。作者失声痛哭,而旁边的母亲也在偷偷地哭。母亲并没有丝毫祖护之意,且勉强着、硬着头皮说“打得好!”,“打得好”这三个字可见母亲是多么心疼,而又多么希望他的儿子上进啊。为了让他的儿子成为有用之人。才违心地说“打得好”!他的母亲是多么爱他,可为了望子成龙,不得不严格管教!背完后,母亲含着泪把他抱在怀里,吻了吻他的额头,轻轻地把被子盖上。
由此,我想到我自己,我的母亲也很爱我,我干什么都不会去阻拦。偏偏在学习上,严格管教。字迹要工整,练成又快又好的程度。不会的词、字,自己去查找。意思不懂,自己看着去理解。数学题不会的,自己要多动脑,多思考。直到真的不会,才会指导我一两步。当时我就想:母亲,你还爱我吗?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母亲对我的爱比天还高,比海还深,无法用语言描述。母爱也无处不在,失落时,给我带来希望;伤心时,给我带来安慰;饥渴时,给我带来甘露。她表达爱的方式不同,有时是温柔的,有时是严苛的。起初,我会因为她的要求严格而心怀不满。而现在,我懂得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想对她说:“我爱您!”
作者八岁时,一个万籁俱寂的夜里,母亲深夜为他做鞋。他找借口起床陪母亲一会儿,母亲都不让,要他回去睡。作者只听到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微闻得到母亲的呼吸。多么感人的一幕,多么心酸的一幕。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妈妈经常不能好好休息,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世上有一种爱,博大无私,它--最平凡的母爱。
我的母亲为了我,很辛苦、很疲倦。早上,比我起得还早,为了给我做饭,睡不上个好觉。她有自己的工作,还要忙着家务活。晚上,还要想着全家人一天要吃的饭菜,去街上购买。回到家里,还要坐下来听我讲校园里发生的有趣的事。她就一天到晚这样忙碌着,眼睛疲劳的都睁不开,也要给我检查作业。要问什么人最辛苦?当然是母亲。也许只有母亲是永远不知疲倦的。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母亲是多么劳累。母爱无痕,就像太阳,走到何处,都能感受到她的温暖。成功时,你有很多的朋友夸奖你;失败时,只有父母知道你心里有多苦。母爱是无私、伟大、崇高的。是她献给了我光和热,让我茁壮成长。学会感恩,孝敬父母。我们有太多理由去回报父母了。谢谢这本书,它让我懂得了爱的珍贵,让我一下子成长了许多,理解了父母的爱,懂得了他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