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春节的作文】
十几年没有在家过春节了,今年春节打算回老家农村过。只是一了父母亲的心愿!也是一了自己的心愿吧?毕竟父母都近七十的人了,还有多少个年能同我一起过?想到这些我不禁有些心慌,我这样无尽头的打工、到底何时能回家尽到我做儿子的孝道!?
以前、我总是大年三十的晚上都在作工,总以为过年过节只是个形式。
以前、我总是光溜溜一身轻回家,总以为给父母亲一点零花钱更实际。
可今年我发觉我要买的.东西太多太多!电热毯、棉大衣、浴霸、还有母亲爱喝的墨鱼汤、父亲的剃须刀……
今天才开始对那些提着大包小包在旅途奔波的人产生敬意,那都是一颗颗滚烫而淳朴的心呀!记得每次过完年回家,母亲都把过年都舍不得吃的东西留给我。走的时候还要大包小包的让我带着走!天啦!那都是我六十多岁的父母在田里、地里肩挑背驼流下的血汗呀!现在想起来我都觉得自己厚颜无耻!狼心狗肺!
回家最怕的是走的时候,父母那失落不舍的眼神深深地刺痛着我。我是男人形却是个女人心,最怕眼泪暴露自己。我在父母面前怎么能表现的这么柔弱?我要装扮的坚强、大男人!
有时觉得自己有些变态,我总想对父母冷谈些,让他们失望,让他们不再这么的牵挂我、在乎我!总以为父母那样很累、很累!而今天我发觉正因为这份亲情,父母的生活才充满希望!充满活力!
前些天,打电话回家。告诉父亲我准备回家过年,父亲说话的音贝高了许多!那激动的心情都感染我差点掉泪。父亲一定要我确定是那一天到家。他说等那天杀年猪,让我吃到那新鲜肉。哦!我的父亲!哪怕是关于我的一丁点小事,您都是那么在乎、那么郑重其事!
还有十多天,我一直守望着春节,守望着家乡!守望着我亲爱的父母!我想我今年要自己做一桌美美满满的年夜饭给我的父亲、母亲………………
【篇二:年味】
何为年味?有人说,年味是诗中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或又是在雪地中与伙伴打一场痛快的雪仗。而在我的记忆中,年味应是存在于姥姥的家中吧。
从小以来,每逢过年过节就一定会去姥姥家,姥姥似乎并不像其他文章中的那么精神焕发,脸颊上的肉也微微下垂,岁月这无情的判官在他脸上刻下一道道皱纹,仿佛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眼睛也缩在眼窝中,显得更衰老。每每望见姥姥,总有错觉仿佛她会被风吹着。过年熏腊肉是必不可少的,姥姥年事已高却也没停歇的样子,她拿出一个大盆,装入许多新鲜肉,洒下好几包盐,便用手揉了起来,在盐的作用下,肉变得有些脱水,手也炸开好几个口子,盐也灌进口子里,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姥姥却不在乎,刚把腊肉放在晾架上,又急忙去做猫鱼,辣椒萝卜。让我们晚辈每次都满载而归,手忙脚乱。
姥姥不但对我们慈祥和蔼,对陌生人也古道热肠。过去建国初,国家经济破败,民不聊生,姥姥家虽也紧张但姥爷辛勤劳作也有一些余粮,每每有人乞讨姥姥总会伸出援手,但奶奶那时也是不解,姥姥却回答道:“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不到迫不得已不会出来讨饭的,帮帮他人总是好的。”当奶奶口述了这个故事后,我也有些惊奇,一位乡间老太太,却也有大智慧,淳朴的乡音也字字如珠。
如今姥姥也老了,昔日欢声笑语也少了,昔日纯正的猫鱼,腊肉,也变成了商店中口感不佳的替代品。年味这缥缈之物离开竟然让我颇有些惆怅,“年少不知年味,只道爆竹声中一岁除。后来才知年味的含义。”我望着这灯红酒绿的大街才知年味便是亲情的系带。
【篇三:关爱】
关爱,是一股温暖的泉水,它带给人们幸福,关爱,犹如一把遮风挡雨的伞,在你伤心的时候带给你欢乐,关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东西。
关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那一次,我真真正正地懂得了关爱。
那天早上,太阳犹如一个大火球,把大地烤熟了。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买菜。菜市场里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我和妈妈来到了一间卖猪肉的店铺买肉。可是,这里实在是吵得无法形容,不是老板在吆喝,就是大叔大婶们在讨价还价。
突然,我看见了一个红色的大箱子,也看见了一旁的老大爷在叹气,写着大大的“好心人,请为灾区人民捐款吧!”这应该是一个捐款箱吧,我正想走过去,可是心里正想着:我们是来买新鲜肉,要是被别人占了位置就不好了!可是,老师不是常常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吗?”怎么办呢?
我冥思苦想,想了很久也下了决心。这时,妈妈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打开钱包拿着五十元给了我。当开始时,我并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拿着五十元给我,后来,我恍然大悟,心里好像暗暗在说:“我一定要成为大家的榜样!”
我拿着这五十元,放进了红色的大箱了。一旁的老大爷也赞扬了我。大家看见了,也毫不相让地把钱捐进红色的大箱子里。
我和妈妈走在买菜的路上,我心里好像明朗了许多,好像在说:“尽管那个老大爷是骗人的,没关系,这些钱,是我们对灾区人民的关爱啊,当然,最好是真的,只要灾区人民不再挨饿,不再过着艰苦的生活,我捐出的区区五十元又算得了什么?值!它甚至还可以不让那一个家庭挨一天饿啊!
迈开大步向前走,我的心情难以言语!
就在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真真正正地明白了关爱是一件美好的东西,关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