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诗意生活】
初秋的夜晚,闲暇之余,我独自坐在书房,泡一壶茶,伴着窗外皎洁的明月和沁人心脾的阵阵墨香,翻开了《你有蔓草,我有木瓜》,与作者在《诗经》里相逢,沉浸在三千多年前的诗歌世界中。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初读这四句誓言时,只知这是描述爱情的经典台词,在电影、电视剧中已泛滥成灾,可当我读了《国风·邶风·击鼓》节选后,才明白这诗句竟沾着泪染着血,它有着千般无奈、万般不甘,与浪漫一点边儿也沾不上。
于是我来到了那个战马嘶鸣、黄沙万里的情境中。
他是一个士兵,有家亦有心爱的她,茅屋虽小却足够储藏他们的爱与温暖,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淡又幸福的日子。可是在那个诸侯争霸、兵戈相向的年代,一个小老百姓又怎能置身世外呢?于是有了“忧心有忡”,征夫泪就此飘洒。可纵然万般无奈、万般不舍,也只能化成眼泪,滴在衣裳鞋袜上,滴在针线上,滴在疼痛的心上。
他又是幸运的,在战火纷乱中竟死里逃生地活了下来,原想能尽快地回归家乡,见到日思夜想的她,无奈又接到军令——原地待命。他累了,茫茫夜色中只能靠思念聊以慰藉,却一夜白头。她好吗?她也在思念着他吗?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可是距离如此遥远,时间如此久远,他和她何时才能相见?何时才能实践彼此的诺言?
“哎”,我忍不住叹了口气,一下子从古代战场回到了我温馨的书房。丁立梅用朴素的解读,引起我的共鸣,让人身临其境,震撼心灵,让我也在为主人公欢乐着他的欢乐,悲伤着他的悲伤……
都说,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我说,行万里路仍需读万卷书,在书中有我的诗和远方……
【篇二:万里长城说明文】
长城,位于中国首都北京,长城从辽东虎山到嘉峪关,总长为21196.18千米,长城每隔100米便设有一座长方形石台作为瞭望之用。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亦称作万里长城。长城又因有上万华里,又堪称举世无双在巨作,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长城又与故宫、泰山肯兵马俑同为中国的第一批世界遗产,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万里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成万里长城。后经汉、明等王朝建筑。
长城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xx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2017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同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虽然中国万里长城不及世界七奇,论精细、方法它不及埃及金字塔;但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最为浩大的古代防御工程。
万里长城翻山越岭蜿蜒迂回于崇山之间,好似一条中国龙蜿蜒迂回在崇山之间。看见它,人们不由肃然起敬;难以想象,在毫无科技技术的古代,它们又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长城是由无数个征夫,背着石头一步步背上山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因跌落山崖而身亡。
长城是浩大的,长城之浩大是举世无双的;长城是伟大的`,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修建了20xx多年的古代防御工程,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或许长城还是残忍的,它让无数家庭从此不再团聚,长城的奠基便是征夫们的白骨;但长城是结晶,它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慧的结晶。这就是让我们所有华人引以为豪的万里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