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相关作文

【篇一:描写秦淮河景色的作文】

十里秦淮,六朝烟雨

碧城彩绚楼台,紫陌香生罗绮。夹在十里秦淮笙歌市,酒帘高曳红摇翠。长江经年不息的滔滔江水,奔腾万里河山,却在江南之地,潺潺流淌,这让世人魂牵梦萦之地,这用古往今来多少痴人的悲喜氤氲的河,叫秦淮。这生于秦淮河畔的六朝古都,这用千年繁华堆砌的城,叫金陵。寻着历史的足迹踏来,趁着夏夜的星子凌空,我坐上了秦淮河畔的画舫,我在画舫之上一梦千年……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桨声灯影梦金陵……”

“十里画舫,百里长廊”,走进这条热闹的长街,人声鼎沸,灯火辉煌。夏夜的风扑面而来,脂粉香夹杂着空气,叫卖声不绝于耳。“咔”的一声,船驶出岸,岸上的人慢慢地也只剩残影。行于漾漾柔波之上,岸上的盈盈灯光透过窗给游人的脸上蒙上了一层金纱,我从窗边探出头,只见黯黯的秦淮水上被点缀一颗颗金色的碎玻璃,又像是一滴滴离人泪。船悠悠晃着远望楼台尽处星月之辉,穿透夏夜空气凝成的薄薄雾蔼,连这雾霭也成了楼台上歌妓佳人面上的金粉,氤氲了游人的眼。灯火明灭之间,只见远处被月华勾勒出绝美模样的古建筑群像一杯埋藏千年的陈酒,一眼就叫人“梦里不知身是客”。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于碧色缥缈间初见,于红烛良宵时共眠,于风雨飘摇处相思。她成了照进李煜悲凉一生中于他唯一的晴光,她是娥皇,是金陵城的儿女……三生石上三生路,定要相思莫负。可历史的车轮不会停留,金陵城水西流无尽头,她也随水西逝不回头,汴河水不似秦淮水温柔,自此今年,李煜在这异国他乡,宫灯阑珊之处死去,只因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一场金陵繁华梦,十里笙歌过秦淮。

十里笙歌,三世长梦,烟波渺渺入金陵……

船继续向前,穿过一个个泛着深褐的桥拱,河道变窄了。夏夜的风戏弄着河畔的柳梢夹杂着胭脂香扑面而来,我寻着香望向河畔,只见那一袭红衣,一纸倩影……“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星子在夜幕上为沉醉于灯火辉煌的梦中人点起一盏盏长明灯。东风夜放花千树,朱雀桥边有如火的灯光,有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有游人的欢笑声带我回那个繁华盛世。那灯火尽头传来悠扬的歌声,咿呀的唱腔混进风里吹落了星如雨,浮沉了人心。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金陵十二钗为这座城又添风华。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大观园中无小无猜的青梅竹马,共怜流水之花,拾之葬;共吟闺怨之词,寄之情。历史的车轮不会停留,宫城倾塌繁华逝,她泪尽死,他了悟逝。金陵十二钗个个悲凉收场。梦醒人皆散,人去小楼空,只留下一江悠悠秦淮水不停流淌,十里秦淮,六朝烟雨,浮生若梦欢几何?

“咔”的一声船停了,秦淮河畔的戏腔依旧咿咿呀呀在唱,而逝去的多少繁华也都成了金陵城上的烟雨,千年梦梦红楼,戏已散,人已尽,历史也终成了历史。我坐在船舫上,像这条长河中的沧海一粟,突如其来的茫然与惊恐,似要把我淹没,秦淮河水依旧在流淌,我却寸步难移。“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金陵城中的一梦千年尽成了云烟,在我离去的眼里氤氲的云烟。金陵这座城呀,我听过你的过去,到过你的现在,却看不清你的未来,或许你早不是座城,而是无尽的梦,无尽的烟雨,时光逝去为你添了最美的韵色。

再回到朱雀桥上,“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的燕子衔春来,昔日的宫墙再也寻觅不得,可仍痴人想梦一朝。衣裳已寒,指尖传来青石微凉的触感,远远看秦淮河上,华灯灿烂,却被生生笼罩了一层雾霭,不见真容,那或许不是雾霭,是历史长河中无数痴人的泪。因为这些泪,所以无论是战火硝烟国破城春也不论岁月飘逝,时过境迁,金陵的秦淮河依旧流淌,在金陵城内流淌,也在每一个金陵人心中流淌,如今,洗净铅华,荣辱不惊。

星子凌空照耀,我穿过人群熙攘的长街,又回到石狮子前,回望灯火明灭的十里秦淮,青石路长,不见尽头,那矗立了千年的石狮仿佛在冲我微笑,历尽沦桑却依旧豁然,秦淮河西逝无尽头。灯火明灭间,宫灯燃起,翠羽流苏,青石路长,不见尽头,仿佛听见潺潺流水,带我进千年前的那个夜晚,又回到画舫之上。在这悠悠荡荡的秦淮水上一梦千年。

【篇二:我是一片云】

我是一片云,天上的一片云彩,随着风的推动,缓缓飘过了金陵。

我终于看完了金陵城,看到了它的辉煌,它的灾难,它的过往,它的现在。

几千年前,蒸发的水聚在一起,我醒来了。脚下是滚滚的长江,旁边的清凉山上,绿色是主调,楚国的人们正依山依江修筑着“金陵邑”。最早的金陵城诞生了。后来的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在清凉山上修筑了石头城,我细看不了,只能远望它的坚固,是东吴一有力的屏障。南塘,我俯视下面的人们,这段时间战事不多,文化发展迅速,我看着街道两旁卖瓷器的店,饭店……。一片祥和,生机勃勃,人们也对和平的生活充满着向往。可这一切也在宋朝军队占领下,如风般一掠而去。慢慢地飘,看到了秦淮河的商船,河两岸的繁荣,河水流入长江的激情,看到了紫金山,挺拔着,如鹤立鸡群。江南贡院的学子们发愤图强,为考取一个好功名而竭尽全力。

许多许多的事,我见证着,要说出来,恐怕说也说不完。历史的凝固,我也可以解开,明朝建立的辉煌,在南京定都的最大的朝代,从此也拉开了序幕,直到一千年左右之后……日军对我金陵居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杀戮,一时间,三十万人消失不见,繁华的地方变成一座死城,血流成河,我仿佛也被人们的鲜血染红了。那时在日军控制下,可以说是最黑暗的时期,令我悲伤不已,曾经的六朝古都竟变成这种样子。

直至抗战胜利,才恢复了生机。

现在的金陵城是一个现代化都市,高楼大厦矗立在城中,我也看完了金陵城,变成了一场雨落了下来。

【篇三:梧桐一点忆昔秋】

炎威渐颓,玉露生凉,金风消暑,孟秋已至。只记去年秋天,金黄落叶遍地,为大地披上一件艳丽的外衣。我于梧桐树下静思过往。

去年秋天,金陵城满城的梧桐树惊艳了闲人的心。那金黄似乎是在吸引着凤凰。“梧高凤必至,山青花自开。”我站在繁华的长街上,感受到了古城的独特风味。那每一片叶子都似乎在与我诉说着以往的每一年岁月。

我似乎还能感到牛首山、鸡鸣寺的禅意森森。木鱼声清脆悦耳,由山上传入山下,平添了一份出世的宁静。这或许会成为将来我暮年时心的归宿,也或许是我对人间的善意的体现,我佛慈悲。

闭眼凝神,中山陵、总统府似乎还在体现着民国时期南京的辉煌。六朝古都,十朝峰会。耳边顿时凤哕不止。古代、近代都在谱写华丽乐章。

南京也饱经岁月的风雨。那年冬,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华夏儿女永远的痛。30万是耻辱,是悲愤。昔日繁华的金陵城遭受到的是最野蛮的侵略,尸横遍野,断垣残恒。幸哉!我南京并未从此一蹶不振。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高速公路宽敞平整……昔日的“死亡之都”变成了“希望之城”。在这儿,一切皆有可能。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这方天地,曾经乱世风雨,硝烟四起,无情战争如火如荼。那代百姓恰逢乱世是何其之不幸。那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能有锦绣年华。

而我辈百姓,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能于家中听那连连喜报——北斗收官、最美逆行,这又是何其幸运?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篇四:我的家乡】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金陵城到处透着一种花香,天空清亮透明,欢笑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春天,绿条般的小草在草地上钻出,燕子飞回来了,柳枝温婉地散开。

当我躺在草地上的时候,当我凝望月色的时候,手中拿着一支画笔的时候,或者当我回忆起童年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迎春花,嫩黄色的花朵向着太阳,好像号角发出嘹亮的响声。

迎春花占据了我从童年到少年的大部分记忆。

小时候,在春天时总会缠着父母来到玄武湖,而湖边的羊肠小道之中,大多被迎春花所占领。那堪比柳枝般柔韧的花枝上,开着小小的花苞。在它绽放之初,我总喜欢把花骨朵摘下,放进玻璃瓶中,将它捣碎,再加上水,随后把残花败叶扔掉,做出一瓶不知真假的迎春花汁,还像宝贝般珍藏。

到了四月初,花朵绽放许多,我便将它沿枝条一起折下,做成花环,到处套着玩。那时,迎春花便似我最爱的玩具,被我“玩弄”。

上了小学四年纪以后,学业猛然一紧,我已无法再每星期找时间去玄武湖,但到了春天,迎春花那娇小的身影依旧存在——走廊边的花坛上。它依旧用那娇小嫩黄的花朵去证明春天的来临。

迎春花,它是春天的象征,也是我儿时回忆的象征,本以为上了初中,也许它的身影便会在我身边消失,可没想到,学校走廊边种植的还是它,依旧陪伴着我的青春。

它也许不像梧桐树那般可以成为金陵的记忆,但它是春天的记忆,也是我的全部记忆。它那嫩黄的花朵和嫩绿的叶子,已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物,从童年到少年,相信它能陪伴我的一生,相信它所包含的,便是我对金陵城的记忆。

夏日的蝉鸣,秋日的银杏,冬日的白雪。春天的迎春花与它们一起,成为我的记忆。

花开花落,人潮涌动,迎春花依旧开,金陵还是金陵。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