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长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梦想旅行社的导游,我姓曹,大家可以叫我曹导。下面就由我来带领你们看一看,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长城。要记住,在爬长城时,不要乱扔垃圾,保护好长城的环境,是我们每一位游客义不容辞的责任,愿这次旅行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长城坐落在八达岭上,现在请游客们低下头,看这巨大的条石,铺起来像不像很宽的马路?据说,五六匹马还可以并行呢。大家抬头往上看,看看两旁成排的垛子,就是瞭望口和射口,供打仗时瞭望和射击用,可见,当年的人们是多么的有智慧啊!
游客们,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会让我们很自然的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我们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更没有起重机,是怎么把这么重的石头搬到上面来的呢?对了,就是劳动人民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的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啊!用“独一无二,举世无双”这些词来形容长城一点也不过分,难道我们不应该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吗?
今天的旅游到此结束,希望大家有所收获,我随时愿意做大家的导游,去参观各种名胜古迹。
【篇二:谈鲁迅】
这学期,我们语文课本有一个单元是专门写鲁迅的。有的课文是他写的,有的是写他的课文,在课后我又搜集了有关鲁迅的资料,鲁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鲁迅出生于封建没落家庭。早年他到日本留学学习一些医学。不久,他因为看电影时他的同学污辱中国人为“东亚病夫”,发现如果不医治人们的心灵,就算所有的中国人都健健康康,也阻止不了帝国主义者“瓜分中国”,于是,他充医从文,以笔作剑,划破了笼罩在中国人头上的黑暗,发出了起义的吼声。
最让我无法忘记的是他对待敌人和对待劳动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他曾经说过: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这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这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韧”的战斗精神,他一生都是在拼时间,都是为了我们劳动人民。他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不仅要把时间当作生命珍惜,还要挤“零头布”时间。把它们充分利用起来,这可以让我们干很多事。
一张黄里带白的面孔,隶体一字似的胡须,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这就是我们心中的鲁迅先生,为劳动人民时时刻刻操劳着的鲁迅先生!
【篇三:幸福是个动词】
有人说,幸福是个名词。有人说,幸福是个形容词。但在我看来生活当中幸福应当是个动词。
幸福不是拥有多少财富,拥有多少房子和车子,幸福不应是物质上的体现,应该是精神上满足与充实。那些甘愿去大山里的山村支教的老师,生活条件艰苦,没有电、还经常缺水,但是他们教这些孩子学习,用知识的甘露来浇灌这些孩子干枯的心灵,他们用行动去教育别人,他们是幸福的,他们放弃了可以原本良好的物质条件,却使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再看看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一生都在为群众干实事,为人民着想,就算临死前也是心里面想着人民,他的物质财富很少,可是我想信他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幸福,需要我们用行动去争取,很多的人都会感到自己不幸福,这是因为他们太着重利益,将钱财和权力放在第一位,这些人的内心是空虚,而一个空虚的内心又如何是去感受幸福,如果他们可以将钱捐一些给贫困儿童或孤儿院,看着那些孩子的笑脸,我想,孩子的笑声填满了他们空虚的心灵,他们也就会感受到幸福的滋味。
劳动人民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用自己辛勤劳动换来丰收的粮食和财富,虽然收获的是物质上的奖励,但是他们负出了劳动,用自己的汗水换来物质。这时候,他们的内心也是充实的,充实的内心才会幸福。与此同时,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如同社会的蛀虫,好吃懒做,如果他们说自己幸福,那么绝对是假的,这只是对自己空虚的心灵塞满了棉花而已,他们感到的“幸福”只不过是出于对自己虚荣心的满足,幸福是个动词,在自己所有付出,然后得到回报的时刻,才是最真正的幸福,也是最美好的,最朴实的幸福。
我们每天都应该问问自己:“你觉得自己幸福吗?”来提醒自己,不要碌碌无为的过这一天,要让这一天过的充实。幸福是内在的表现,是缷下了外在感观财富功利时内心的感触,只要自己可以抓紧时间去干一些有意义的事,自己喜爱的事或是学习一些知识和自己不会的本领,将亲情、友情放在第一位,将内心的真实情感看作是最重要的,放在追求功名,财富的心,你就会发现,感到幸福也是一件简单的事。
【篇四: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通渭县,虽然地处干旱贫困山区,但却有着一个深厚美丽的殊荣——“中国书画艺术之乡”。既然是“艺术之乡”,那肯定少不了艺人和艺术之韵了,不知曾经有多少人在这片热土上挥毫泼墨,使得原本贫瘠的土地增添了几分色彩。除了书画艺术之外,还有一种民间广为流传的曲艺被列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就是“通渭小曲”。
“通渭小曲”也称“马营小曲”,是我县民俗文化娱乐生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群众基础相当深厚,老百姓非常喜爱。走在通渭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吹拉弹唱“小曲”的艺人,他们弹着三弦,拉着板胡,打着扬琴等围成一圈,中间一位或再加一位帮腔者声情并茂地开唱。那曲调时而清脆婉转,时而豪迈高亢,时而如同树上的鸟叫,时而如同夏日中的蝉鸣;好似山涧流淌的涓涓小溪,又恰似大风刮过山顶的呼啸……这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浓郁的泥土香味,让我时常和围观的群众都被陶醉在这优美的乐曲中,竟忘了回家的时间。
爷爷也是一位唱小曲的好“把式”,在家里我也时常让他给我讲“小曲”里的故事。爷爷告诉我,通渭人杰地灵,“小曲”音乐不仅造就了许多民间艺人,同样,也正是这些老艺人丰富和发展了“通渭小曲”,他们把原有的清唱伴奏逐步改造成舞台伴奏,这就是我们在社火队伍里或过年时看到的穿着戏服,在流动舞台上表演的小曲了。“小曲”的演唱内容极为丰富,突出表现劳动人民淳朴忠厚、老实善良的百姓本质,有些则借用神话传说来寄托劳动人民的向往和志向。爷爷还说,过年时若“小曲”没唱过瘾就好似这个年没过好一般。
所以说,“通渭小曲”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县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使通渭的文化艺术更加有音韵,更加灿烂辉煌,我们要传承这种艺术文化,使它发扬光大。
我深深地爱上了小曲,爱上了这门通渭独有的艺术!
【篇五:国庆阅兵观后感】
今天一大早,我早早地从睡梦中醒来!期盼已久的国庆终于到来,我们将迎来盛大的阅兵仪式。
上午十点,庆祝仪式正式开始。56门礼炮交替鸣放70响,寓意56个民族共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透过这声声礼炮,我眼前浮现的是一幅幅革命先烈为民族自由而浴血奋战的画面;透过这声声礼炮,我看到的是一张张对幸福生活充满希望的笑脸。
隆重的升旗仪式过后,习主席向全世界发表重要讲话。随后他登上检阅车检阅队列方阵。三军仪仗队护卫着党旗、国旗、军旗率先通过天安门广场,其余徒步方队依次接受检阅。其中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女兵徒步方队,她们踏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英姿飒爽,目光坚定,神采奕奕。接着,机群飞过,彩烟绚丽,韵味悠长,这是八一飞行表演队上场了。在他们精彩绝伦的表演中,阅兵仪式完美落幕。
阅兵仪式向全世界展示了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此时此刻,我不禁想:中国的军事力量之强大,不仅得益于军人们严明的纪律和刻苦的训练,也得益于全国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看!紧接着走来的便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他们组成了几十个群众游行方队,向我们展示了祖国这70年来的进步与发展,也向我们展示了各行各业的兴旺与发达。通过观看群众游行,我对祖国母亲的了解更加深入了。庆典虽然结束了,我心中依然激动万分,这一盛世景象不禁使我热泪盈眶!
祖国的强大是一代又一代军人和人民流血流汗换来的。军人保家卫国,劳动人民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我,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深知少年当立凌云志。为保国家山河无恙,国富兵强,我辈当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
【篇六:爷爷的木头】
在现在的生活中,我们何时何地都能看见木头。如桌子、梳子、纸……他们都是木头加工后所得来的。它们出自山村。
木头总被堆在家门前的大院中,为了不妨碍进出,它被摆在角落的一边。木头是爷爷从山中砍来的,还蘸着水汽,湿湿的。木头很粗糙,上面总有一些小刺冒出,一不小心,便在手上留下一道长印子。
有一段时间,爷爷会在院子劈木头,我也喜欢站在一旁学爷爷的样子。每当这种时候,爷爷会把我赶进屋子中,让我自己先到一边玩。而我呢,会偷偷地趴在窗前,看爷爷搬弄一段一段的木头。
爷爷用脚把木头固定稳,举起斧头,熟练的、迅速的、用力的把木头从中间劈开。时不时的抬手擦一下脸上的汗珠。
趁着爷爷歇口气的时间,我偷偷溜进院中,拿着斧头,学着爷爷的样子。圆圆的木头,中间有一圈又一圈的花纹。学校的课桌上,也有这样深浅不一的线条。不知什么东西扎进了我的手中,我哇哇大哭起来,爷爷拿着手中没来得及放下的水匆匆的跑出来。他轻轻地拿起我的手,嘴中念叨这我没有听他的话。不停的对我的伤口吹气,拿着创口贴小心翼翼的为我贴上。
我看着爷爷的手,皱皱巴巴的、伤痕累累。心里因自己的行为有些内疚,再看看他的脸,他脸上不知何时已经布满了皱纹,那是岁月流走过的痕迹。皮肤也因长时间的在日光下劳动而暴晒,变得黝黑发亮。即便这样,那握着我的手却是那样的温暖、宽大、有力,那么让我感到温暖。爷爷的手也曾是像我这样,历经多少年的辛苦劳作才能如此。
我想到这儿,不由得佩服爷爷,他用他粗糙而有力的手撑起一个家。一样的,那些默默无闻的朴素的劳动人民,他们像放在院子一角的木头,他们粗糙,他们带刺,但却朴实、耐用。
和木头一样,劳动人民也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与我们同在。
被劳动人民劈好的木头,用来烧火,用来做家具……
每当坐在桌子前,便会慢慢抚摸着那深浅不一的流纹。就像它就是爷爷,它就是乡村,它就是劳动人民的付出。
乡村的木头是爷爷的呵护。
乡村的木头是山里人的朴素品行。
【篇七:传统文化剪纸】
【舞狮】
季子清
剪纸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便能创作出一幅精妙绝伦的作品。
我仔细端详着眼前这副玲珑剔透的剪纸。只见,一个身着黄衣黄裤,系着红绸质感腰带的少年,霎时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他双腿叉开,摆成斜弓步,那双穿着红色鞋的脚,与腰带似乎相互呼应。他双手张开,在他身旁,一个雄壮又带着点滑稽样子的狮子站在绣球上,瞪着那双乌黑发亮的眼睛望着我。紧贴在下面的是一个凸起来的翘鼻梁。它的嘴张开都半个脸那么大了,两排雪白的牙齿露在外面,一身金黄的毛一簇一簇,包裹着整个身体,在阳光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散射在每个角落。它头上的绸带在微风的吹拂下随风飘扬,整幅剪纸似乎都充满了活力。
望着这幅栩栩如生的剪纸,我仿佛身临其境。只见,这只狮子全身抖动起来,浑身的金毛也同样沙沙作响,那双明亮的眼睛忽张忽合,我们还没来得及看仔细,它的四只脚同时一跃,在空中画出一条完美的孤线后又稳稳地落在了地上。不过,它并没有停止,而是在少年郎的指挥和带领下,继续活跃着它的四肢,奔跑着,飞跃着,翻滚着……它的头左右舞动着,然后迅速的跑向一个木桩子,它先将自己的前两只脚踏了上去,然后用力一跃,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顺利登上了木桩。它用后脚独立站在木桩上,眼睛瞪得圆圆的,似乎在给挑战它的人一个警示。稳定了一会儿,它的嘴巴突然张开了,口中奇迹般地吐出了一张卷轴,上面写着“祝大家万事如意!”。接着,卷轴又从它的口中缩了回去。它从木桩上一跃而起,稳稳当当的落在了红绣球上,四只脚实实地蹬住绣球,与少年郎相互配合,表演的惟妙惟肖。它的绸带飘动着,尾巴向上翘起,浑身的金毛相互碰撞着,擦出了绚丽的火花。
我终于回过神来,再看看剪纸,也恢复了平静。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一把剪刀,一张彩纸,就能创造出如此形象生动、美不胜收的艺术品,真是了不起!我们以后一定要多多学习,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渔归】
施皓霆
“蓬头稚子学垂轮,侧坐莓苔草映身”,看着眼前这幅巧夺天工的《渔归图》,我竟情不自禁地咏出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的诗句,同时对剪纸艺术的好奇和崇敬油然而生。
仔细端详这《渔归图》,真可谓是精妙绝伦。你瞧,一位十五六岁的英俊少年,身着鲜红的短衣,短裤,手中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竹竿一头挑着一个大小疏密均匀,玲珑剔透的竹娄子,一头拴着一条细长的麻绳,麻绳上还挂着一条大鱼。嗬,你瞧这鱼通体赤红,身子巨大,两只眼珠直瞪着天空,身上还有一朵精雕细刻的火莲花,大尾巴平直向后,模板十分可爱。嘿,鱼身下还有一只小狗,它前腿弯曲,后腿直立,吐着舌头,似乎是觉得身上太热了,两只毛茸茸的大耳朵垂向身体两侧,尾巴向上翻卷,真是栩栩如生。天空中,两只飞鸟盘旋着向下俯冲,翅膀半张半合,宛若一位芭蕾舞者在翩翩起舞。草地上,几朵鲜花竞相开放,几株小草从泥土中冒出了小脑袋,在风中尽情伸展着腰肢。这疏密有致的造型设计,细致入微的精湛刀工、绚丽鲜艳的独特点染,使这件作品显得十分生动有味。
看着看着,我仿佛身临其境,耳畔边仿佛传来一声声清脆的鸟鸣与大发雷霆的狗吠。眼前,那条大鱼正使劲甩动尾巴,扭动身子,期望能摆脱束缚,重回清凉的河水中。而少年为这巨大的收获乐开了花,他眉头舒展,嘴角上扬,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自在地向家走,还不时回头看几眼,生怕鱼儿丢失。夕阳把最后的余晖映在飞鸟身上,飞鸟的羽毛蓦然变成金红色的,它们兴奋地,高亢地唱着“鸟之进行曲”为少年伴奏。小狗撅着屁股,在少年腿前腿后穿梭,一会用身子拱一拱他的脚,一会儿又自顾自地找食去了。
好一幅闲情雅致,惟妙惟肖的《渔归图》!
我从联想中跳出来,眼前的剪纸又回复了平静。一把小小的剪刀,一张薄薄的彩纸,中华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全新的世界——剪纸世界!
【贺新年】
施雨松
剪纸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它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给人们带来祥和与幸福,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瞧!眼前这幅剪纸玲珑剔透,巧夺天工,仿佛在诉说一个欢乐的故事。
我看着眼前这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不由得仔细端详起来。看,有三个大人托着一个小舞台。他们的神情轻松而又快乐,背后系着披风,腰间飘着彩绳,双脚踏地,双手使劲托着舞台。舞台上装饰着梅花纹样,在这些花朵中还高低错落地嵌着几根五彩的绸带。两只飞鸟似乎也被这浓浓的节日气氛感染了,在舞台两侧上下翻飞。最有趣的就是台上的表演了。只见一个小孩子左手提一盏精妙绝伦的莲花灯,右手拿一个金光闪闪的乾坤圈,骑在一头狮子上。那狮子也被装饰得五颜六色:头上顶个大绣球,身上穿着花皮袄,脖子上还挂着许多小铃铛,甚是可爱。那疏密有致的造型设计、细致入微的刀功、绚丽鲜艳的独特点染,使这件作品显得十分生动、有味、耐看。
望着这幅制作精巧的剪纸,我仿佛身临其境。除夕那晚,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街小巷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在广场舞台上,还有精彩的舞狮表演。表演者套着狮头,披着披风,随着民族音乐的节奏,一上一下。他还表演了踩梅花桩呢!只见那“狮子”一蹦一跳,踩着桩子,突然来了个前滚翻,接着又是个后空翻,然后稳稳地落在了桩子上,那精湛的技艺让人不禁啧啧赞叹。他越舞越起劲,舞出了大家的激情。这时,一个小孩跳上舞台,骑在了舞狮者背上。他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挥舞着花灯,流苏飞扬;乾坤圈上的彩带也随风飘舞,与舞狮者的动作相配合,有板有眼,给这热闹的节目增添了些欢乐。台下的观众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虽已是数九隆冬,但仍然能感受到一份温暖。
我从联想中跳出来,回到了现实世界。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劳动人民的手里翻来折去,就能创造出如此丰富多彩的剪纸作品,真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