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话题作文】
清晨,穿了薄衫,去吹秋风。
一片空旷的草地,风无遮挡,微微的凉,悠悠的晃,从脸庞、肌肤间缓缓地掠过。但绝不会让人躲闪,一点这样的念头都不要有,只想迎上去,让秋风好好地安抚燥了一夏的脉。
洁净和干爽。秋风正当时。
衣衫飘过的风里,会抖落着微黄的叶儿,它随风起舞着,没有飞向空中,远游。只是缓缓滑落,轻轻柔柔地依偎着大地,在松软的草间,嬉戏。
秋的雅致正在这里,妆点着每一篇叶儿。它们是清高的,像是T台上的模特,虽面无表情,可肢体,却变化出风情无限。那霓裳紧裹着青春的光彩,在极端的风尚中洋溢着眼神中的精彩。秋里的叶,不再竭力地拔萃了,骄傲了一个季节的头颅,已经疲惫了。极想做回原来的自己,用淡淡的香,菊香,释放出本真的情怀。这时的秋,不再翠的夺目。柔和了,自信了,打点出袅袅炊烟的`意境。
大地深深沉浸在烟雾的轻柔之中。烟粉色的霞、烟橘色的果、烟紫色的花、烟黄色的叶,烟红色的墙。含蓄的让人心动。不再在意争奇斗艳的花花世界了。
秋也是。秋的包容应少许了欲望和激情。只为守候冬的纯净。
他的成熟气质,彰显着他的无尽韵味。我固执地将秋冠名于“他”,兴许秋就应该是一个大度,自信,沉稳的人生。如果这个季节还在躁动,人心就会恍然了,不安了,乱了灵魂了。
秋不会单调。他依旧会采集天地之精髓,孕育出万物的真气。那份厚重一定是深远的,温暖的。
如果秋还有眷恋,一定是夏末依然灿烂的阳光。光晕中,才真正地呈现了烟色的意义,秋的流长驻扎在一地的相思之中。相思的枫叶,相思的月饼,相思的秋日私语。
如不是秋的时节,怎养育出如此相思的物件?
然而,秋的容颜是优雅的。优雅的绅士?不然这相思间的悲欢离合,怎抑得住这烟色的珠泪连绵?秋把相思埋在心里,只需念安即好。皎洁的月光下,品着月饼,饮着菊花茶,就着思念的气息,祝福着亲人的安康。
就不枉秋的使命了。
如若故事还在延续,只需用枫叶作为书签,轻轻地合上书页,在摇椅上做个好梦。
果真到了如秋的人生,真是应该写尽优雅。爱,只为一个人,情,只为圆个梦。秋叶也只落在知己的笑容间。尽享秋的宁静。作家余华说过:生活越是平淡,内心越是灿烂。那份优雅一直都笼罩在烟色的秋风中,含蓄的让人嫉妒。
秋是深厚的。可以在金色的池塘边,静思春的萌芽和夏的飞扬。赞许间,生命的风韵已在心中驻足了,堆砌了宽容、坚毅的围城。到底是藐视了落叶的凋零,悲伤不再。即使冰冷的冬,也无法动摇。
可悲的不是风中漫舞的凄凉,而是依旧张狂的争翠,只能被寒风摧残,被人笑痴。
千万不可扰乱了秋的心绪。
天凉好个秋!
【篇二:教室里的不速之客】
今天下午,我们班里“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你知道它是谁吗?它是一只小麻雀。
要说小麻雀是怎样“潜入”教室的,我还真不知道。我一进校门就听见班里几位同学正在教室外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什么。进教室后我才明白,原来一只小麻雀高高站立在电棒上,它被夹在电棒杆子里,大家都以为它死了,但它还时不时地动了几下,这可吸引了不少同学,大家纷纷过去围观。小麻雀长着一双乌黑光亮的小眼睛,一张嫩黄色的尖尖小嘴,头上还长着一撮烟色的翎毛,好像带着一块方头巾。它的嘴上还有几块深褐色的斑点。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声敲响了,可大家却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小麻雀。老师走向大家,也看到了电棒上的小麻雀。“大家先回到自己座位上,”老师说,“不要慌张。”老师拿起长直尺,轻轻地碰了一下电棒,但它毫无反应,又试了一下,它又飞到了另一根电棒上,就这样反反复复好几次,还是怎么轰都轰不走。“大家都不要再看小麻雀了,如果连一只小小的麻雀都能影响到你们的学习态度,那么就证明你们学习还不够专心。”我们听后赶忙把课本拿出来预习。小麻雀就像老师的帮手一样,监督着我们。
经过一阵风波后的教室,原本已安静了下来,但是却被那声声窃窃私语给打破了。老师走近一问,原来是小麻雀一时兴起竟然在电棒上“方便”,刚好拉在了一位男同学的脖子里。他紧皱眉头,无可奈何地歪着脖子,不知怎么办才好,同桌赶忙帮他解围,递给他一张纸,他才擦干净了脖子。大家高兴得笑开了花。下课后小麻雀亮开了歌喉,叽叽喳喳的声音与同学们的欢笑声组成一首奇妙的乐曲。
下午放学后,老师让同学们把所有的窗户都打开,我们都明白老师的用意。第二天早上,我迫不及待地来到学校,希望能再次看到小麻雀的身影,但是寻遍教室,也没有看到它的踪迹。
这个“不速之客”是多么可爱,多么有趣啊!它给大家带来了麻烦,也带来了欢声笑语。而我们是不是也给它带来了快乐呢?
再见了,可爱的“不速之客”,飞向属于你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吧!我们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