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爱家乡的腊香肠】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固始县,我们这里有各式各样的美食,如:汗鹅块、臭豆腐、油炸萝卜窝、油炸丸子等,但我最喜欢的却是家乡那香喷喷的腊香肠。
腊月初旬,天气转寒,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制作香肠。先到集市上选购肥瘦适中的五花猪肉和猪的小肠。第一步要清洗猪小肠,这可是个非常艰巨的工程。要先把面粉放在小肠上反复揉搓,然后再把小肠翻过来用竹签轻轻的把上面的粘液刮干净,再用盐揉搓,最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直到小肠变成薄薄的透明状方可使用。第二步就要准备香肠所用的馅料。首先把新鲜的五花猪肉清洗干净,再切丁剁馅,然后把盐、姜、辣椒粉、味精、青葱、八角和炒熟的糯米以及鸡蛋等调料放在肉末里一起搅拌均匀。剩下的就是大工程——灌馅。
听妈妈说过去的灌馅非常麻烦,需要把一个塑料瓶剪制成漏斗状,再把小肠套在上面,然后用筷子夹着配制好的肉馅一点一点的往洗净的猪小肠里面灌,最后用细线系起来。现在好了,有专门灌香肠的机器,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了。
最后一步就是晾晒香肠了,做好的香肠要挂在竹竿上在太阳底下晾晒一个月,等到香肠完全晒干就可以放在锅里煮了。不一会儿你就能闻到香喷喷的腊肠味,捞出香肠,切片放盘。夹一块放到嘴里细细咀嚼,你会感到香脆爽口,肥而不腻,满口生香。
朋友们,要是你到固始来,一定要品尝一下我家乡的腊香肠哦!
【篇二:于都的春节】
照于都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冬至左右就开始了。在冬至这几天,家家都会酿米酒、腌腊肉。腊肉有许多品种,有腊香肠、腊鸭子等。
除此之外,有一部分大人还会事先买好鞭炮、香烛和对联等。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零食。薯片、巧克力、饼干等吃的,这对他们来说可都是不可缺少的零食啊!第二件事就是买鞭炮。“彩雷王”、“满天星”……孩子们无所不好,一有几十块钱就跑去“香烛店”,过了不久,手捧着鞭炮,东跑西跑,到处撒野,特别是男孩们。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春节的“彩排”。天一黑,大街小巷不时传来鞭炮声,散发出一股浓浓的年味。这一天街道上的店门全打开了,树上都挂满了红红的灯笼,菜市场真是人山人海。街道上车水马龙,到处堵车。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人们打年货的打年货,买年菜的买年菜。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过春节一定要回家,这也就形成了我国的一大“奇观”――春运。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一大早赶着做年菜,门上都贴好了红红的对联。到了晚上,更热闹,烟花声不断传来,烟花花团锦簇,五颜六色,十分美丽。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大人们讨论着一些家常事,而小孩们有的看电视,有的看烟花,还有的捧着父母的手机抢红包,一家人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到了九点,人们一般都坐在沙发上边看春晚,边吃零食,看到十二点以过才能睡。
正月初一,大多数店面是不开门的,大家基本上都去亲戚家、朋友家拜年,而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这几天,因为有红包拿。所以这几天不论大人去哪,小孩们都会尾随其后,好像跟着大人就有红包一样。
正月十五元宵上市,这一天早上,每个人都必须吃一碗汤圆,以示来年能平平安、圆圆满满地过完。
一眨眼,年也过完了,该干的也都干完了。小孩们要上学的上学,大人们上班的上班,整个于都具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