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要让心理诊所形同虚设】
前段时间,在西安一位颇有才华的高中生写出了震惊学术界的历史著作。今年春季开学的第二天,男孩便跳楼自杀了。为什么,一株新苗会这样夭折?不是学业的压力,不是家庭的矛盾,而是心理上的抑郁。
为何家长没有注意?为何老师没有开导?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正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生理发育的同时,心理也在飞速成长。在自身需要被照顾的前提下,不想被家长照顾,所以有事藏着掖着,不给家长说,长此以往,家长、老师变成了形同陌路人。
那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的学校、社会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和办法了呢?
现在看来,有两方面。一是学校内设置了心理诊所。城市中,大部分学校都有,可一年下来,有几个学生去过呢?
因为学业负担,想必是学生无暇光顾,使其成为“人迹罕至”的地方;二来是政治课,课堂上没有几个人听讲,课下也没有人看教科书。毕竟不是“语、数、英”,又有几个人会真正重视?这样一来,青春期的孩子有如与外界相隔一堵墙,身边人,其实与陌生人、陌路人无异。
大多的孩子们在独自承担心里压力的同时,还得承担来自学业、家庭、感情等方面的压力,一切的一切,都像厚重的砖压在了孩子瘦小的身板上。而设备的不到位,就让孩子少了一条“求生”的出路。
在一片花圃中,新绿的幼苗枯萎了。他们呻吟地找着“辛勤”园丁,可是,那“辛勤的园丁”呢?
【篇二:一次难忘的劳动】
回忆起假期的乡下生活时,就不由想起了帮邻居卸砖的一幕幕场景来。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和哥哥在院子里玩。这时邻居家的拖拉机“突-突-突”的缓缓驶了过来,原来是邻居家的新砖拉回来了。只见爷爷立刻走到拖拉机跟前,准备把砖头卸下来,哥哥也走了过去帮忙,他们很快有条不紊的干了起来。
“俊俊,赶快过来帮忙吧!”
“噢!”我有些不情愿地答到,心想:刚玩的起劲了,又要去干活。
哥哥有些调侃的说道:“是不是怕砖压了你脚丫啊?”
“哼,来就来,怕什么啊!”我有点不服气的说。
一开始,我想证明自己很有力气,于是就一下子抱起了五块砖头。“呀,好沉啊!”真是低估了砖头的重量。后来,我又抱起了四块砖,摇摇晃晃的,好不容易才把砖放到了地上。
就这样,我们一趟一趟的把砖卸到了固定的位置,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中午时分,车上的砖少了很多,我也越来越累。大家热火朝天的卸着砖头时,我觉得自己精疲力竭了,一下子坐在了地上,看看已经被砖磨红了的双手,才真正感觉到了劳动的不易。爷爷一直催促着我:“快点,还有一些就完了。”我们又忙碌了半个小时……才终于干完了,我累得躺在了床上,一动也不想动。
今天,我才真正尝到了劳动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