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姑苏人家】
下午,阳光尚好,微风不燥。
我走在苏州古镇的石板街上,翠绿的苔藓从青石板边上蔓延到墙角,空气中传来一阵阵炒芝麻的香味。这里的房子都依河而建,一排排呈“一”字排开,隔河相望,房子之间都有连廊。人们枕河而居,出行靠船,因此家家房前都建有台阶通往水边。现在,这样的平房都卖起了商品、开起了饭店。说是饭店,其实有些勉为其难,就是在自家房子的堂屋里摆上桌椅,桌椅上放着茶水、杯碗,招呼来往的客人而已。
随意走进一间古镇人家,热情的老板娘夫妇招呼我们坐下。老板替我们泡上一杯茉莉花茶,老板娘赶紧准备我们需要的饭菜。只见她一手叉在腰上,一手挥舞锅铲麻利地炒菜,她头上盘着发髻,系着蓝印花布围裙,四五十岁的样子,像极了我的婶婶。烧饭的地方就在堂屋一角,因此,老板娘一边炒菜一边和我们聊天,她告诉我们:开农家乐虽然辛苦,但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她已经在苏州城里买了房子,一个女儿今年也将马上参加高考,生活充满了希望!不一会儿,菜的香味飘了出来,肉香味引来了一条黄狗,它馋得围着老板娘团团转,想趁人不注意偷杯羹,却被老板娘厉声喝退,只得委屈地蹲在墙脚。老板娘炒完菜,却又特意夹着一块骨头唤来黄狗,早已迫不及待的黄狗叼着骨头,不顾形象,坐在路边嚼了起来,老板娘爱怜地摸着它的头,想起什么,又回屋端了一碗饭放在它面前……
吃完饭,我转到农家饭店后面,一条窄窄的后巷,墙上有一扇雕花的后窗,窗里有一个女孩,十七八岁的样子,在寂静的后巷一个房间里看书,她就是老板娘今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儿吧。一束阳光悄悄地洒下来,在女孩的脸上闪开,慢慢模糊了她的眉眼,但她那专注的神情却深深留在我的印象中。因为急着赶路,我离开了后巷,心里还忍不住想起那个读书的女孩,她和她的父母一样,在知识的园地里辛勤耕耘,我想她定能收获沉甸甸的喜悦!
夕阳欲颓,沉鳞竞跃。两岸星星点点的灯光越来越多,我站在一盏昏黄的路灯下。一辆单车从我身边经过,急急往家赶。我认定那骑车的大叔是老板娘的丈夫,他的车上载满了菜。我想那车轮滚过的是对中华民族勤劳执著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家人热爱生活的缩影,也是一家人希望的寄托!我望着骑车大叔的背影,目送他渐渐远出我的视线。姑苏人家,勤劳朴实。
夜色下,河上灯火通明!
【篇二:内心深处的成长之声】
悠扬的钟声,美妙的乐声,磅礴的风声,清脆的鸟声……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在成长道路上,牵动我的情思……
欢笑
夕阳欲颓,暖暖的阳光洒向大地,被层层叠叠的树叶过滤,点点淡淡的光斑摇曳着,舒畅,绵长……
我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满怀希望。一进门,我便扑向妈妈的怀抱,大叫:“妈妈,你快看!我又评上三好学生了!”说着,便拿出金灿灿的奖状,骄傲地挥舞着。听到我的声音,爸爸也赶了出来。“哟,我家闺女儿真棒!来,爸爸带你下馆子去”。我们仨手牵着手,一路有说有笑地走到了餐馆,甜甜的笑声弥漫在空气中,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抽噎
夜,黑沉沉的,仿佛无边的重墨涂抹在天际,连星星的徽光也没有。透过窗望去,街道上冷冷清清,灯火昏黄不定,蜿蜒的道路在浓密的树影间穿梭,悄无声息……
“砰”的一声,我重重地甩上房门,一个人窝在被子里,门外,父母无奈的叹息声隐约传来。蒙在被子里的我思绪万千:为什么我总是一次又一次地犯着同样的错误呢?青春期的我就像一只骄傲的小兽,极其敏感,极易发怒,一次又一次伤了父母的心。“我怎么变成这样呢?”我蜷缩着,低声啜泣,默默反思着。原来,成长——就是一次次跌倒,一次次受伤,这样,才会更加理智,更加成熟……
喘息
烈日灼灼,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知了不知疲倦地喊叫着,树木都慵懒地站在那里,黏稠的空气仿佛凝住了,让人透不气来……
“加油,只剩半圈了!”跑道旁的同学拼命地呐喊着,我前后摆动着双臂,两腿飞速运转,“呼……呼……”我的衣衫早已湿透。脑海中,唯有粗粗的喘气声在回荡。“最后20米,加油啊!”我为自已默默地打气,拼命地向前冲去,我脑子里一片空白,耳旁只剩下呼啸的风声,一个个黑色的人影往后倒退,不知一股什么力量,把我推过了终点。“我成功了——”我欢呼着,那“呼呼”的喘息声,象征着一份拼搏,一份顽强……
成长的道路上,或欢乐,或悲伤;有困难,有挫折;经历失败,也经历成功……那一种种不同的成长之声,包含着不尽的感动与付出,蕴含着有苔有甜的成长经历。这成长的声音将永恒地封存在我内心的深处,于无形之中,给予我心灵的慰藉,触动心灵的深处……
【篇三:读书真好】
夕阳欲颓,暮色散落在棕褐色的窗台上,地上堆积黄色的树叶,我一边画着画,一边听音乐。至于看书、练习这些事情,早已被我抛在脑后。
“咚,咚”沉重的脚步声不知何时开始,却愈发的清晰而又熟悉。“叮噹”,门被打开了,我回过头来,哦,原来是母亲。母亲放下包袱,直径走向卧室,躺在床上,“睿睿,帮我收一下衣服。”忽然而来的一句话打乱了我愉悦的心情,大声的回道:“你自己收一下就是了。”“阳台不就在你旁边嘛!”我喃喃地说,母亲未说话,不久从阳台上出来时,见我还在画画,大声说:“给我看书去,玩多长时间了!”我未理睬,妈妈立马从我这夺过画本,我很生气道:“不就没帮你收衣服嘛,真烦!”我推开母亲的手,进了卧室,“呯”把门关上了,我躺在床上,愤怒的望着天花板,随手拿起一本书随性翻乱,这才发现这已是许久未看到《目送》。书封面上早已布满尘埃,原本碧绿的封面,如今变得灰蒙起来。
翻开第一面,有些泛黄的纸页依就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心中不免划过一丝清凉,心情平静了许多。手指拂面而过的是一段摘录语,是如此的细腻,直到我的心底。“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我又翻到曾经做过标记的《胭脂》,重新阅读,“年迈的老母已逝去当年的美貌,如今仅享受着应台的照顾与呵护。岁月如水,若在当年,此时被照顾的却是孩子,母亲老了,瘦弱的肩膀上残留着儿时的记忆。”
此刻,家中格外宁静,走进阳台,目光定滞在睡椅上,母亲睡着了,那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失望与无奈,母亲醒了,望着站在一旁的我,有些不知所措“母亲,对不起,我刚才……”我惭愧的低下了头,母亲一把抱住我说“不,我刚才也有些不对的地方!”……
此时,天际只留下最后一缕晚霞光泽洒落在米黄色的帘布上,格外温暖,是啊“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读书,真好!真的,是书让我学会爱,学会感恩,是书给了我感悟,是书伴随我成长……
读书,真好!
【篇四:人生是首歌】
人生,宛如惊涛拍岸,又似风平浪静,无法预测是人生的准则。忆起“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忽觉:这也许就是苏轼的闲人之情吧!
金秋十月,刚参加完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满怀自信的我自我感觉良好。回忆起前日的努力,集训的日子可真不好过。在烈日当照时不得午睡,在夕阳欲颓之时不需晚修,那几周,黑色的印章在我眼上按了无数个。我带着如装满蜜罐的心灵期待着复赛的通知。
那天……我的心仿佛被沉重的石头堵塞住了气管,难以呼吸,感觉周围黑云密布,空气如被冻住一般。刹时间,我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我竟没进复赛!
走在江湖河畔,南方的榕树依旧发绿,榕须拂过我的脸颊,仿佛也划走了忧伤。我站在围栏边,望着这风平浪静的湖水。“无风水面琉璃清,不觉船移。”我静静地注视着,一阵风刮来,水面微动连漪。就这样,有风时,水面微动,无风时,水面平静,周而复始。我又想起了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夜声。”
我的心重新被阳光照射,大地依旧一片生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苏轼被贬之时都能如此乐观,积极向上,“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是啊,就算我做一次失败的主人,可是一回头.我即可选择不当这个主人。
人生当中,我们会经历多种挫折与磨难啊!人生是首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