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不再好欺负】
在我低年级时,还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女孩,“必杀技”就是打小报告和哭。可那时的我并不知道,女孩子越是喜欢这样,男生越是喜欢欺负。由此,导致我小学前三年一直处于一次又一次地遭到男生挑衅,一次又一次地告状,却依旧遭男生不断挑衅的状态中。
后来二三年级时我开始着手写一些所谓的“小说”,而且隐私感极强,从不给那些男生看,写的时候也常常避着他们。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偷看,却一次次地被我逮住,后来看我买了一个漂亮本子认真写着,就说:“一定是她写给葛知博的情书!”这话在班里迅速播散,男生们各种起哄,就连某些女生也跟着一块儿胡说。我毫无疑问地再次被气哭了。我的闺蜜向来坚强刚硬,终于看不下去了,她拦住又要上楼告状的我,有些生气地冲我道:“不要忘记你真正喜欢谁!”看见周围人群异样的目光,她狠狠地瞪了回去:“一群思想龌龊的人,我说的又不是那种喜欢!”又扭头回来:“这件事你自己处理,不要去找老师。不然我就不跟你好了。记住,天下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说罢,拂袖而去。
我一愣。我真正喜欢谁?众所周知,我是诸葛孔明忠粉啊。
我忽然知道她想告诉我什么了。先生向来温厚与刚毅兼备,如水一般。先生向外人展示的永远是他坚强的一面,然水至清则无鱼,在他独处时也会表现出内心的脆弱。正因如此,先生才会成为封神的人物,在别人心中,他永远是那个镇定自若、运筹帷幄,能够为季汉人民再度播下太平春的诸葛丞相、诸葛军师。先生一生遇到的困境与刁难不少,但他能笑对坎坷,从容应对,云淡风轻之中压垮对手——舌战群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吧。那么,既然我是先生的粉丝,为什么不以先生作为榜样去提升自己呢?成天遇事就告状,就哭,像什么样子?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经这几年下来,我早已成为班中“老江湖”,当年欺负我的男生们,哪怕我不以班干部校干部的身份去压他们,他们也早已无法奈我何。现在他们比起我,太嫩了。
我的写作水平在提高,然而写作热情不减当年。我还清楚地记得,就在四五月份,我正励志写“长”篇,有一个课间我写到中途,广播通知全体大队干部开会,我忘记将本子收起来,本子一合就走人了。开完会回来,周围的男生以各种怪异的眼神看着我,我知道他们一定看过我写的文章了,得意一笑,并不理他们。后来还是同桌先开的口:“吴煜炀,你这写的东西也太狗血了吧?”我依旧得意一笑:“那是你们没看到前文。前文你们也看不见,在我手机上,老师不让带手机。而且我都说了不要看,不是我同好的人就是看不出味道的,你们偏要看,那是你们自找的,哪能怪我?”我悠然自得地整理学习用具,瞥他们一眼,个个堵得语塞。我说的是实话,我现在写的东西,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畴了。
我傲然一笑。男生们,不要太天真,我早就不是那个能让你们随便欺负的吴煜炀了。我会让你们知道,女子亦有英雄气,巾帼不输须眉!
【篇二:风来了】
我不太同意前文江南的风“有死耗子味”,故作。——序言
江南的风确实欠一份豪气,但它的细腻与温柔让它更有生机。
风来了,夹杂着春来了。它拂过田野,越过河流,滋润着每一寸土地,如同一位母亲似的呵护着江南。
风来了,夹杂着雨来了。它掠过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这厚厚的雨帘中苏醒过来。人们在如油的雨中撒下无数的麦种,如同飞舞的花瓣一般。
风来了,夹杂着阳光来了。它照耀着每一层土地,驱赶着那潮湿而阴冷的寒气。随之而来的是金子般的阳光与那温暖的空气。
风不可见,不可摸,不可闻,更不可吃。北方的风太张扬、太突兀;南方的风隐藏万物之中,在春之中,在雨之中,在阳光之中,更在人心中。(公众号:我们555666)
【篇三: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在社交媒体的兴起下,我们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碎片化。而想要去整合这些碎片就成了一个大难题。
我们可以经常的在公交车上,地铁上,看到许多的年轻人几乎全部低着头在看手机或者是iPad,他们不是刷朋友圈就是看微博,或是玩着游戏。然而在这段还所充裕的时间中,我们可以捧起一本书,静静地读起来,既可以陶冶你的情操又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岂不是一举两得?
而一些年轻人,在伤心难过的时候只会去网上去寻找慰藉,而这仅仅是一种形式,并不能带给你真正的所谓心灵上的安慰。这时何不去找找家人或看看书亦或是去外面散散步体验大自然也是好的。
作为一名学生,当父母要求你去看书的时候,去多人会以“知道了,等会就去”,“我现在没空,等我把作业做好”等理由来委婉拒绝,然而,一旦拒绝,就再也没有可能去读了。一些人买了一本新书很是高兴,但是,也仅仅是三分钟热度而已,没翻几页就合上,放在一个角落,只有当大扫除时,才会有意外的发现这本封面早已积满灰尘的那本“新书”。
阅读一本几百页的书固然是乏味的,对谁都是,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几个“碎片”的话,就可以方便很多。当我们早上起来时,那时是我们神志最为清楚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边吃着早饭一遍看个几页书;在等候公交和地铁时,拿出一本书看一看,也是极好的;放学后,当作业做完了,我们这是何不拿出一本书静静地观赏起来,而不是一味地盯着一部手机,疯狂往上面戳戳戳……这样一来的话,一本几百页的书被分成好几个碎片,这样读起来既轻松又不显乏味。
然而,这样“碎片化的阅读”也是有利有弊的。虽然这样阅读比较有效率,但是,当我们阅读完一次后,会隔个一两天再去读,这样可以是可以,只是对于前文的一些内容就会有些淡忘了,这样就变成了纯粹的“阅读”,只是去读完而已,并没有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对于某些人来说,这样子的阅读其实也干脆成为了他们逃避阅读的方法。他们会先随随便便看个几页,然后就放一旁,等什么时候有空了,再拿出来看,等到父母询问情况时,他们虽然只读了一点点,但也很有底气的说这是这是“碎片化阅读”,你们不懂,父母对此也是只能束手无策。
“碎片化阅读”固然是好的,但得看你们如何去用它,所以更重要的是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