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相关作文

【篇一:我的新名字】

今天刚刚上课,“果粒陈”就开始和我们聊起了名字,“果粒陈”这该不会是要当个算命大师吧?

聊着聊着,“果粒陈”说道:“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我的名字我做主,你们可以把自己的名字换一个。”听到这里,我的同桌赵敉也坐不住了,立马兴奋地扭着身子,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可赵金晨却低着头,愁眉苦脸的,跺着脚,一副很纠结的样子,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名字太好听,不想换了吧。我呢,用手指顶着脑袋,冥思苦想,一抬头,黑板上已经有新名字了,这下我可急了,但一急,脑子一转,有了,就叫“田舒悦”吧!我走上讲台,一笔一画地写出了我的新名字。

不一会儿,黑板上各种奇怪的名字诞生了:高渐君、周锦蓉、金灵心、赵樱……那么多奇葩的名字,让我们耳目一新!

接下来,我们开始介绍自己的新名字了。第一个上榜的是起钦彦:“我的新名字叫起钦颜,因为我希望自己像钦差大人一样,有时女汉子,有时小公主,生活像颜料一样五颜六色,成为一个不一样的我。”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了排山倒海的掌声。终于到我了:“我的新名字叫田舒悦,希望以后我的生活舒舒服服,每天开开心心。”我的新名字也赢得了雷明般的掌声。接下来是张凯涛上场了:“我的新名字叫张诚……”班上的淘气包高玉钓用笑声打断了他的话。可张凯涛冷笑一声:“因为我觉得自己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排山倒海的掌声再次没过了整个教室。

原来一个小小的名字里蕴含了那么多的道理。

【篇二:出头的椽子】

“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一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张扬的古训,千百年来一直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影响着国人。人们争先恐后地后退,掩盖自己,出头者轻则被口诛笔伐,重则被“枪打”。在“出头的椽子先烂”的舆论环境中,国人学会了大智若愚和明哲保身,于是众多椽子便不再出头了。

记得曾经看过的一篇古文中写道一匹年轻的千里马,在等待着伯乐来发现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有一天,钦差大臣奉命来民间寻找千里马。千里马找到钦差大臣,说:“我就是你要找的千里马啊!”钦差大臣让它跑一段路看看。千里马用力地向前跑去,但只跑了几步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你老了,不行了!”钦差大臣说完,转身离去。

一匹本来可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千里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待伯乐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它的资本和优势。在等待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才华消耗殆尽。即便最终等来了机会,自己却未必能够再胜任,岂不可惜?等待的结果更多的只能“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毛遂敢于自荐,终脱颖而出,锋芒毕露,抒写“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壮;海瑞冒死上书,直言不讳,痛陈弊端,终留芳百世,无悔其一生;拿破仑军事院校读书时就立誓做一名卓越的统帅,他骁勇善战、势不可挡的军队终横扫欧洲,所向披靡,他本人也一度比阿尔卑斯山还“高”。

人生如一条大河,我们都是那上面的浪花,何不像海瑞、拿破仑那样留下翻腾的痕迹?

群鹿中,走在最前面的鹿王为鹿群排清障碍;雁阵中,飞在最前面的头雁,为幼雁遮挡强大的气流;社会动荡之时,孟子掷地有声: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国家危难之际,顾炎武振臂一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铁屋子”中的人们昏睡之时,鲁迅呐喊: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拜金主义盛行时,陈光标高调行善,勇当中国行善第一人……鹿王勇挑责任担子,为族群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头雁不惧寒流,为幼崽保驾护航;孟子对自己充满自信;顾炎武以天下为己任;鲁迅拿起自己的优势武器作战唤醒沉睡的国人……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引领着大家!

第一棵凸显丛林的树才能更多地享受阳光,第一座高峰才能进入人类的记载。“出头的椽子先烂”,成了庸者自甘堕落的借口,成了弱者自暴自弃的理由;“出头的椽子先烂”,泯灭了多少人弄潮浪尖的希望,蒙蔽了多少颗渴望远行的心灵!

勇做出头的椽子吧,让别人看到你的与众不同。尽管易遭受风吹雨打,但正是因为你能经受住这种侵袭,才证明了你的意义与价值。

【篇三:黑暗了是因为不明亮】

那是一个个冷酷无情,猥琐腐朽的上层社会人民,他们都生活在一个又一个亮堂堂,富丽堂皇的屋子里,却没有把心照亮;那是一张张纯真无邪的脸颊,笑起来如绽放的花儿一般,惹人怜爱。

这个星期,学习了曹禺先生的日出,李石清,潘月亭的心狠手辣,在文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李石清烦恶的一句“哧”和一句“你以后不要再狗似的跟着我”的羞辱,“偷。偷。这有什么做不得”的无耻,等等,这是多么狠毒的话语啊。他们的冷笑,是如此的狰狞,犹如一个没有人性的野兽。而潘月亭打在黄省三胸口狠狠的一拳,是多么的无情啊。

同样的,钦差大臣一剧中,人人的阿谀奉承,无不令人憎恶。而我一项最深刻的,便是亚尔捷米·菲里波维奇的一句话“对于那些病人,该死的就算用再多的药物治疗,他最终还是会死;那不该死的,就算你不用药,他也会活着。”

相比之下,我更留恋的是孩子们的天真浪漫,因为他们的心灵是洁白的,没有一丝污迹,他们的话语是幽默的,不带有一丝杂质。

在网上看到一个简短的小视频,大概是一位两三岁的小孩打针的片段。只见他的大眼睛呆呆的盯着护士手上的针筒,或许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又或许是在酝酿着什么吧。而当针筒扎进他的胳膊时,迎来的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到最后连脸都“熟透”般的通红。我很喜欢小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开心就大笑,难过就嚎叫。他们从不遮掩自己的心情,一切都是那么原原本的流露。他们不懂什么人情世故,他们的心情不曾因为“金钱”,“利益”“名誉”“地位”而被污染。

现在的社会就是如此残酷,从小时候的纯净的白色,一点一点的因为各种的不好而被染黑,心中总是小心翼翼的隐藏着什么,为了“不好的”给别人牵着鼻子走。黑暗了是因为不明亮,经历多了,人们也慢慢蜕下纯洁无暇的皮。

【篇四:游西安】

暑假万里行大计继续。这一站我们到了千年古都——西安。大家都认为西安的特色是悠久的历史以及文化的沉淀,其实对于我这个南方来的小吃货,我更愿意品尝一下北方风味。

放下行李,我就迫不及待的催着妈妈去“医肚”。首先当然是名震天下的“肉夹馍”了。这肉夹馍一口咬下去,有点儿咸,又有点干,这和名小吃的称呼相差也太远了吧。不过,慢着,好有一种淡淡的香味。原来肉夹馍是属于那种耐吃型的美食,问了店主才知道,原来中间夹的肉是经过秘制加工而成,由于选料精细,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才使得肉夹馍浓郁醇香,独特风味。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叫做“中国汉堡”。

关于肉夹馍还有一段有趣的传闻,大家仔细想想,明明是上下两块面饼,夹着一块肉,应该叫“馍夹肉”才对,那为什么要叫肉夹馍呢。其实在西安,用当地方言来说“馍夹肉”,听起来很像“没加肉”,后来为了更好招徕顾客,大家就把它叫做“肉夹馍”了。

然后我们又吃了“西安凉皮”。刚端上来的时候,就感觉和四川的川北凉粉差不多。一口咬下去,酸酸的,辣辣的,还有很一些配菜,有花生、青瓜。吃下去冰凉冰凉的,但是因为比较辣,所以尽管是名小吃,但我也只能给出差评了。不过凉皮的一个小故事,倒是引起了我的兴趣,相传清代康熙年间,有个汉中人张某在河南当官。正好有个钦差大臣到河南视察,于是张某就用家乡的面皮简单招待。钦差大人一路吃喝,早觉胃口油腻,一尝面皮,感觉大不一样,于是就记住了制作方法。钦差回朝不久,张某就被提升为洛阳知府。因此,凉皮也就被老百姓戏称为“知府面皮”了。

吃完小吃,我们就去了西安事变博物馆,感受了80年前的那场“西安事变”;还去了秦始皇兵马俑,感受到了庄严的肃穆;去了杨贵妃洗澡的华清池……。西安不仅有各种美味的小吃,还有多姿多彩的文化气息。不愧是千年古都,历史沉淀丰厚,我还会再来的。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