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游东林书院】
听闻东林书院是以前的学习圣地,便想来瞧一瞧。盛春,天气阴凉,我来到了东林书院。
我乘地铁来到了东林广场,步行了一小段路,便来到了东林书院的正门。我跨过门槛,绕过屏风,映入眼帘的是见证了东林书院兴衰的石牌坊。这个石牌坊高大宏伟,可真像是西游记中的南天门啊!石牌坊正中间刻着“东林旧迹”四个醒目的大字。这个石牌坊可真精美啊!上面雕刻“丹凤朝阳”“二龙戏珠”“鲤鱼跃龙门”等精美的图案。石牌坊是东林书院的象征,它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见证了东林书院的兴衰。石牌坊两边种满了郁郁葱葱的大树,好像是威风凛凛的士兵在守卫着这里。
穿过石牌坊来到了泮池。这是一个小池塘,池上横跨着一座短短的桥,桥两边是两个小小的正方形池塘。池塘里有青翠的睡莲叶,好似是睡在河上的睡美人一般。看!水里还有鱼呢!这鱼直冒泡,好似在唱动听的歌曲。
沿着石路往前走,就来到了丽泽堂。来到丽泽堂边看到三个清秀工整的大字。小匾下面是一幅画,画上老师滔滔不绝地传道授业解惑,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老师讲的内容;有的神态专注,屏息细听,好像在仔细聆听老师讲的内容;有的一手捧书,一手持笔,正在奋笔疾书;有的微微侧首,窃窃私语,好像在与同伴讨论问题……丽泽堂的两边放着许多桌椅,默默中我仿佛看到顾宪成,高攀龙等各位学士在认真读书,我的耳边似乎能听到顾宪成的声音:“学问须大家商量,须有大家帮扶,方得手。并胆同心,细细参求,细细体会,未知的要与剖明,已知的要与印证,未能的要与体验,已能的要与保持。”
走出丽泽堂,往后走,就来到了东林书院最有名的——“依庸堂”。依庸堂的布局和丽泽堂很相似,它是作为古代东林大会之前举行讲学礼仪的地方。这里悬挂着名扬天下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乃是顾宪成所写。为什么他要把这幅对联挂在这儿?我想:顾宪成应该是激励学生不要死读书,要多多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分忧吧!
最后,我又参观了供奉佛祖的燕居庙,河流环绕的还心亭等等各种地方。啊!我再一次看向东林书院,它可真不愧是以前的学习圣地啊!
【篇二:春游畅想曲】
春光明媚,正是游园赏景的大好时光。在春意盎然的日子,我们都做好了准备,一起放飞积蓄已久的好心情。
走,我们去春游!
东林书院,又称龟山书院,位于无锡市繁华的市中心,宛如一位深藏在岁月深处的居士,安静而孤傲。“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语文书上的对联便悬挂在东林书院之内。
东林书院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园林。这座书院粉墙黛瓦,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穿过门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牌坊,上面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还题有“东林旧迹”。爸爸说,这是东林书院的标志和象征。
穿过牌坊,我们便可以走上石拱桥。桥下一群红色的锦鲤穿梭在池塘中,热闹欢腾。一路前行,我们来到了依庸堂。在这里,我们就能瞻仰到顾宪成的这副对联。东林书院里的每一间屋子都有着很美的名字,也是文人大家讲学的地方。
爸爸带我畅想了这次春游,教会了我很多课本外的知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一个有知识的少年!